编者按:抗日战争是中华崛起、民族复兴的光辉转折点,在当今不断变化的国际政治格局中,重温这段历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用口述历史的方式将这段历史以鲜活的实例资料保留下来,让中华儿女牢记中华民族抵御侵略、奋勇抗争的历史,以及中国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的巨大牺牲和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能够增强民族凝聚力,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随着岁月的流逝,健在的抗战老兵(亲历者)人数在急剧减少,为了充实抗战研究史料,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历史,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抗日战争纪念网、抗日战争图书馆在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的支持下,与时间赛跑,开展《为抗战老兵记录历史》口述采集。广泛收集抗战资料,聆听他们的故事,记录他们的档案,再现他们的峥嵘岁月。抗战老兵的故事,我们的历史,值得铭记!
2024年12月31日《为抗战老兵记录历史》项目组团队前往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探望老兵白健彬,记录老兵白健彬的故事。
老兵简介:
白健彬,出生于1922年,四川广安人,现居四川乐山。小时候父亲和伯父都在杨森的部队任高官,家里生活较为富裕。4岁时跟随祖母到成都伯父家里居住,六七岁开始在川大附小读书,小学毕业回到广安看望母亲,随即在广安女中读初中,初中毕业又回到成都考取协进高中。1939年暑假期间,看到布告战干四团来绵阳招生,便和几位同学一起去报考并考取。同年9月经宝鸡到达西安,住在原东北大学的旧址,被编入战干四团第四期女生队1大队四队。
随即接受第一阶段军事训练,几个月后分科到政工科学习政治,1940年冬天毕业后准备奔赴前线,结果被四川军管区政治部来人要走,回到成都任军管区政治部第三科中尉干事。在成都附近负责抗战宣传、训练民兵、训练妇女战地救护等工作。
日本投降后结婚,不久因军管区解散而复员,被安排到资中县任教师,1947年回到广安女中任老师,1948年回家带孩子。1949年随丈夫到重庆,丈夫革大毕业后到涪陵荣军学校当老师,1953年因丈夫调到乐山荣校并跟随前往,1956年其到街道补习班任老师,1958年丈夫判刑五年,因身份问题自己也从街道辞职,只能靠拉板车养活子女维持生活,一直到1979年退休。丈夫1980年平反。(其丈夫1947年参加地下党领导的民革,1949年清乡后失去与地下党组织的联系。)
本次《为抗战老兵记录历史》项目组在四川采访老兵时,得到当地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的大力支持与帮助,特别感谢志愿者:补和平、 高建山、何彪、林开伦、马正群、裴源、小欣、杨为、钟伟。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