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日本投降 > 日本战犯 > 侵华日军部队 > 二战日寇陆军 > 综合资料 > 内容正文

抗日战争时期的侵华日军序列沿革【四】
来源:抗日战争图书馆   2018-12-26 14:38:28

  侵华日军师团序号解读

  日军师团按建立时间可分五个档次。

  自明治维新起日本大力学习西方,对体现民主人权的事物多不屑一顾,对军国主义的货色却是如蝇逐臭。在建军方面,普鲁士模式成为日军的楷模,师团制也是仿照德式建立。

  1888年,日本陆军将国内原有的六个按地域划分的镇台改称师团,序号从第1至第6,1891年为警卫皇宫又成立了近卫师团。师团编制采取两旅团、四步兵联队(相当于团)再加炮兵、辎重和骑兵联队,平时兵额1万人,战时足额则超过2万人。“日清战争”(中国称甲午战争)前成立的七个老牌师团,后来一直被日本陆军视为第一等部队,装备优先保障。

  从甲午战争起至日俄战争期间,日军成立了第7至第18师团。占领朝鲜后为弹压当地又建立了第19、第20师团。序号从7至20的师团,被日军视为二等师团。“大正裁军”时这类师团解散了四个,剩下10个同原有的一等师团共十七个,是日军战前的“常备师团”。

  战前日本财力有限不能多养兵,却要多训练兵员,为此陆军服役期仅两年,复员官兵称“在乡军人”编为预备役。各师团管区预备役人员每年按原建制集合训练一个月,并有库存装备,临战可迅速组成一个新师团。1937年侵华战争开始,日军的多数常备师团便立即由一变二(此外还恢复了裁撤的4个二等师团),至1938年陆军师团数发展为三十四个。这些新建的序号100之后的师团称“特设师团”,如第101师团、第114师团便是分别由第1师团、第14师团的预备役人员组建。在日军建制中,这类部队属第三等师团。

  随着侵华战争扩大,从1938年至1941年间日军主要采取从常备师团中抽一个精锐联队为基干再征集补充兵的方式,陆续组建了序号以20打头的新建师团、序号在30至40之后的“治安师团”、序号在50以后的“补充师团”。这类师团采取国际通用的“三联制”(师团内不设旅团直辖三个联队),兵额也只有1.4万人。序号从21至57的师团被视为第四等部队,不过因其军官出自常备部队,兵员也年轻,战斗力往往高于第三等师团。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感到已有的五十一个师团不够用,由混成旅团扩编或从老部队抽调骨干作基础,建立了大量“增设师团”,序号大都在60至100和120之后。这类师团在日军中属于第五类师团,缺乏重装备,兵员年龄少至16岁,老可至45岁,却因其军官、士官都有战斗经验尚能有效组织作战。至日本投降前,陆军作战师团(不含航空和战车等特种兵)达一百六十九个,增设师团成为军中主要成份。

  日军侵华时后方遇到广泛的游击战,感到重炮、汽车较多的师团不太适应“治安战”,便从各师团中抽调军官、士官为骨干组建了几十个独立混成旅团,直属各军。混成旅团下辖五个步兵大队,另有炮兵队(下辖三个中队)、通讯队、工兵队、辎重队,编制为4900人。这类部队重火器少,主要配备骡马,比较适合山地和轻便行动,从战斗力看另有特点。

 

  不同师团年龄构成也使战斗精神存在差异

  日军师团的不同组建方式,表现为不同部队年龄构成有很大差异,直接影响到战斗精神。

  从“日清战争”(甲午战争)直至战败投降前,严格受官方管制日本的新闻报道描绘其官兵负伤濒死时,都按一个套路称他们最后高呼“天皇陛下万岁!”战后日本进步史学家说这是欺骗性鼓动,而一些在战时治疗过成千上万伤兵的军医回忆的情况大致如此──

  真正垂死前高呼“天皇万岁”的,大多是军官和18岁至二十几岁的未婚青年士兵;

  战争后期补充到军队中16至17岁的“少年兵”,在医院中临死前一般是喊“妈妈”;

  战争开始至结束时动员的三四十岁的预备役兵和“国民兵”,伤重垂危时差不多都喃喃呼唤自己孩子的名字。

  笔者同经历过抗战全过程的父辈交谈,他们的体会是,开始捉到的少量日军俘虏以三十多岁的预备役兵居多,年轻日军负伤被俘后也往往自杀。在战争后期,捉“小鬼子”即少年补充兵容易,其战斗力和顽强性都差。笔者在日本时,同一些当年的日军官兵和史学家研讨时,他们也认为少年兵和重征的预备役兵往往战斗意志不强。从双方战争亲历者的回忆可看了一个共同点,日军战斗最凶悍的部队,还是主要由年轻现役士兵组成的第一等、第二等乃至部分第四等师团。

  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在回忆录中讲述1938年“武汉攻略战”时,印象最差的也是由三十多岁的预备役兵组成“特设师团”(序号100以后)。他说陪同皇族视察时,发现这些部队纪律和管理均差,如对防毒面具不认真保管而大量损坏(这也不自招地说明常施放毒气)。冈村最感惊异的,又是听说从东京征集的101师团的预备役兵中有浅草(市内黑社会猖獗处)的流氓头子,本中队军官对他居然像下人般打洗脚水。由日军头等部队第1、第6师团的预备役官兵组建起来的第101、第106师团,在进攻武汉时各师团中战斗力却最差。薛岳指挥的“万家岭”大捷是武汉保卫战中突出的一次胜仗,恰是重创了第106师团(据日军统计该部伤亡3000多人)。

  由复员多年的官兵再征集组建日军预备役师团战斗力差,重要原因是成员已拖家带口,不像年轻官兵那样愿意“到靖国神社相会”。日军又实行地域征集制,复员官兵长年一处生活,常有预备役军官在地方企业是预备役士兵下属的情况,重新征集后自然不敢实行常设师团或新部队那样以上欺下的苛刻管理。据国民党起义将领郭汝瑰回忆,他在日本参观过预备役部队演习时便发现,“胡子兵”们对军官很随便,远不像常备部队那样等级森严。

  “特设师团”虽战斗力弱一些,残害中国百姓却格外猖獗。冈村宁次回忆录中便说,预备役兵犯罪量最大,且多是强奸,其中34岁又是犯罪高峰,他的解释是老兵久历社会失去了“纯良”。其实日军成为犯罪集团,是传统的野蛮作风造就,战后日本有良知的作家也都说:“当兵三年,再老实的人也得变得像魔鬼一样”。年轻人进入这一染缸便难保“纯良”,老兵油子久历黑暗一面,肚子里的坏水和施暴花样自然会更多。

  日军统帅部通过实战,对序号在100以后的特设师团也很不满,在1939年还解散了几个。不过因预备役官兵多,组建这种师团速度快,1943年后因战局紧张还是建立了几十个。如关东军在1945年春天的师团番号达24个,其中20个是几个月前刚由预备役人员和新兵所组建的特设师团。首相铃木贯太郎认为其战斗力不如原来的8个常备师团,遇苏军进攻两个月都坚持不了。

 

  日本地域民风也影响各师团战斗力

  军人来自社会,看日军师团的战斗力除了序号,也要注意组建地域。近代日本军界为克服古代割据传统,联队长以上和参谋军官频繁轮换,大队长以下官兵仍属一地同乡。最早七个师团中从第1师团至第6师团按其征集地,分别称为东京、仙台、名古屋、大阪、广岛、熊本师团,各地民风和对其战斗力有着不小影响,其中贫困区域的师团更显得愚顽蛮悍。

  近卫师团由全国挑选精兵组建,不受地域风气影响。该部却养尊处优,1939年末进攻广西才上阵,后进攻新加坡并长期守备南洋,因受照顾未参加恶战,战斗力也未充分显现。

  1891年在东京组建的第1师团,是日军所建第一个师团,在朝鲜成欢同清军打响了第一枪。不过东京从江户时代起便是商业都会,民风不强悍,征兵多要到西面较贫困的长野县。该师团名声大,1936年后七年间在关东军内作为骨干却未打大战,仅派出过一个支队短期到察哈尔实战锻炼。1944年菲律宾告急,军部声称该让这个“阔少”上阵。该师团到莱特岛登陆后遇美军打击便损失大部,余部逃入丛林,接到投降令时只剩800名残兵。

  大阪是日本商业气氛最浓的城市,商贩出身的士兵精于算计多不甘心卖命,此地组建的第4师团从日俄战争起便因战绩不佳被称为“奸诈的商人师团”。1937年该部调到关东军,两年后到华中战场,战斗力并不算强。1942年该师团参加进攻菲律宾,后来到印尼和泰国担任警备直至投降,看来军部对使用这个“商人师团”也信心不大。

  在侵略中国和亚洲其他地区时最逞凶的一等师团,还是第2、第3、第5、第6师团。

  日本东北部自然条件差,民风强悍,在仙台组建的第2师团又较适应寒区气候。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时只有一个第2师团,能利用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在满洲横行。该师团随后成为日军三个摩托化步兵师团之一,长期在关东军编成内。1942年该师团进攻“瓜岛”,因海运断绝被称陷入“饿岛”(二者发音在日语中相同),官兵因伤病饿死亡大半,只撤出几千病号。第2师团在菲律宾重建后又赴缅甸战场,同中国远征军一战即败,战斗力降到反不如顽抗的第56师团,这说明日本武士的凶悍气焰往往要建筑在对手抵抗不力的基础之上。

  日军第3师团自“八一三”在上海登陆,直至最后在湖北投降,是中国抗战期间始终在华作战的唯一的第一等师团。第3师团组建地名古屋的民风不属强悍,其官兵的拼杀精神还逊于北九州矿工组成的第18师团等部,不过该部还一直算是华中日军的主力。

  日军第5师团可谓侵华战争中作战范围最广的部队,也是在关内作战的唯一的摩托化步兵师团。该师团攻南口、侵晋北、以一部迂回南京、打台儿庄、攻占广州、登陆钦州湾入侵广西,先后同中国七十个师交过战。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该师团又攻占新加坡,接着侵入印尼并一直驻于当地。组建第5师团的广岛,属日本的“中国”地区,自古为交兵之地,有武士传统且受天皇重视。战争结束前当地受到原子弹攻击,大概也算是恶有恶报!

  在南京大屠杀中血债最多的第6师团,组建于日本九州的熊本,该地贫困且民风嗜斗,男子往往以从军为出路。战前日本有一句自吹之辞:“天下日本兵第一,日本九州兵第一”。第6师团早在1928年便制造过济南大屠杀,从1937年在华登陆至1942年末调往南洋,该部主要在华中作战,凶悍为各师团之最。不过日本军部偏爱富庶地区的师团,对穷困地区的部队有所歧视,总让第6师团打恶仗,配给装备却不如其他一等师团。1943年该师团被调到最艰险的布干维尔岛,遭美澳军两年攻击封锁,残部逃入丛林靠野果为食。据终战时接受他们投降的澳军回忆,所看到的几千日军若不是眼珠还在转动,否则会以为都是些骷髅。

  存在决定意识,二次大战结束前弥漫全日本的军国主义氛围,是投身军营者大都成为凶神恶煞的根本原因,各地的民风差异并不能改变这一基本环境。最终铲除军国主义的土壤,才是根绝出现那些野蛮凶恶的侵略军的基本保证。

 

  “七七”事变后投入中国关内战场的日本陆军地面师团

  日本陆军地面师团是具有固定编制的基本战术兵团,师团之上的军、方面军、总军都是领率机关的番号,所辖部队依任务而配属。日本陆军在战争期间还组建了几种有固定编制但规模小于师团的野战兵团,包括独立混成旅团、混成旅团、独立步兵旅团、独立坦克旅团、机动旅团、海上机动旅团、骑兵旅团、警备旅团、独立警备队。除“战车师团”、“高射师团”、“飞行师团”外的“师团”为步兵、炮兵、骑兵(搜索)、工兵、辎重兵合成编制。按合成程度、员额的差异,战争前期的师团划分为四单位制、三单位制、两旅团制,战争后期的师团划分为甲、乙、丙、丁种。

  1933年5月长城抗战后至1937年“七七”事变前驻在关内的侵华日军主要是平津地区的日本中国驻屯军6000余人(作战部队是中国驻屯步兵旅团)、驻上海地区的日本海军第3舰队上海特别陆战队5000余人。“七七”事变爆发后,7月11日日本内阁正式通过向中国派兵的决定,意味着全面侵华战争的展开。当天,陆军教育总监香月清司中将被任命为中国驻屯军司令以接替病危的田代皖一郎,陆军第20师团同时奉命紧急动员开赴华北。自第20师团于1937年7月19日从朝鲜抵达天津,至1945年4月12日以在华日军部队编组第129、130、161师团,战争期间日本陆军投入中国关内战场共62个地面师团。本文按投入、编组时间顺序(同一年度内可能按战区或批次区分)分述各师团基本情况,并对几种常见中国资料中的讹误予以订正。

  1.第20师团(常设):1915年组建,1937年7月19日从朝鲜抵达天津加入中国驻屯军,参加7月28日南苑战斗;华北方面军成立后先后隶属第1军、直属方面军;1937年8、9月在平汉路北段作战,10月中旬沿正太路旧关、娘子关攻太原;1939年11月调回朝鲜军,在中国期间的师团长是川岸文三郎、牛島实常、七田一郎;日本战败投降时隶属南方军第18军在新几内亚向澳军缴械。

  2.第5师团(常设):1888年组建,1937年8月中旬自日本登陆大沽加入中国驻屯军,于昌平以南集结8月16日投入南口作战;后编入华北方面军,在平绥路东段作战攻占张家口、蔚县等地,9月下旬在平型关作战,10月上旬至忻口作战,11月8日攻占太原;1938年1月转用于青岛、胶济路;1938年3月参加徐州会战的临沂、台儿庄战斗;10月12日调入华南第21军,10月22日登陆珠江口攻占佛山;1939年9月自华北方面军转隶关东军;11月15日调回第21军参加桂南作战在钦州湾登陆,11月24日占领南宁,12月投入昆仑关争夺战;1941年11月调南方军第25军,在中国期间的师团长是板垣征四郎、安藤利吉、今村均、中村明人、松井太久郎(其中板垣征四郎列名“28个甲级战犯”);日本战败投降时隶属南方军第2军在南太平洋马鲁古群岛塞兰岛的比鲁向澳军缴械。(注:据[9]第198-199页,由陆军省次官桂太郎、参谋次长川上操六主持的日本陆军兵制与军备改革发生于1886-1889年,1888年废除东京、仙台、名古屋、大阪、广岛、熊本六镇台设置第1-6师团。资料[10]日军师团条目记载第1-20师团及近卫师团成立时间大部分是错的,例如第1-6师团显然不可能成立于改革前的1884年。)

  3.第6师团(常设):1888年组建,1937年8月中旬自日本登陆大沽加入中国驻屯军,于廊坊集结后部分兵力参加南口作战,8、9月在保定作战;转隶第10军于11月4日在金山卫以西登陆投入淞沪战场,11月13日在安亭、南翔地区作战,12月从南路攻打南京,是“南京大屠杀”凶犯之一,后进占芜湖;编入第11军于1938年7月参加武汉会战沿合肥、黄梅、黄陂、临湘攻击;1939年3月南昌会战担任西北方向阻击;9月18日始第1次长沙会战在中路作战;1939年冬季作战在鄂东南地区;1941年9、10月参加第2次长沙会战,1941年12月-1942年1月参加第3次长沙会战(此时已改为三单位制);1942年11月调往南太平洋隶属第8方面军第18军,在中国期间的师团长是谷寿夫、稻叶四郎、町尻量基、神田正种;日本战败投降时隶属第8方面军第17军在布干维尔岛向澳军缴械。首任师团长谷寿夫作为战犯于1947年在南京被处决。

  4.第10师团(常设):1898年组建,1937年8月中旬自日本本土登陆大沽于天津集结,后编入第2军,9月中、下旬在津浦路北段东路作战,占泊头、德县,11月上旬攻占临邑、商河,12月占济南;1938年1月占兖州;3月参加徐州会战在滕县、台儿庄、豫东作战;武汉会战时自合肥沿六安、潢川、信阳攻击;1939年8月调回日本,在中国期间的师团长是矶谷廉介、篠塚义男;1944年底调往第14方面军,菲律宾战役被击溃,残部在吕宋岛碧瑶以北山区向美军缴械。

  5.第14师团(常设):1905年组建,1937年9月上旬自日本到达塘沽编入第1军,在平汉路北段作战,10月攻占石家庄,11月在冀南邯郸及安阳作战;1938年5月徐州会战担任豫东兰封围攻;6月隶属第2军,1939年9月调回日本;在中国期间的师团长是土肥原賢二、井关隆昌(其中土肥原賢二列名“28个甲级战犯”);日本战败投降时隶属南方军帕劳地区集团在帕劳群岛向美军缴械。

  6.第16师团(常设):1905年组建,1937年9月11日从日本抵达天津,加入华北方面军第2军,9月中、下旬在津浦路北段西路作战;10月17日转隶上海派遣军,于淞沪会战末期登陆白茆口,攻击常熟方向,12月作为中路沿丹阳、汤山攻打南京,是“南京大屠杀”凶犯之一;1938年1月返回华北方面军第2军,5月徐州会战担任北路围攻及豫东作战;9月武汉会战在叶集方面作战;在第11军编成内参加1939年5月随枣会战之钟祥战斗;1939年7月调回日本,在中国期间的师团长是中島今朝吾、藤江恵輔;1941年11月编入南方军第14军;菲律宾战役时隶属第14方面军第35军,在莱特岛战败溃散。

  7.第108师团(特设):1937年8月26日在日本以第8师团预备役人员组建即编入华北方面军第2军,11月参加冀南作战攻占邢台;1939年11月调回日本,1940年2月21日撤编,历任师团长下元熊弥、谷口元治郎。(注:1944年7月12日在中国东北以第9独立守备队为基干另行组建关东军第108师团至战争结束。[5]第271页称1939年末复员撤销4个师团,显然将第108师团误列入。)

  8.第109师团(特设):1937年8月26日在日本本土以第9师团预备役人员组建,1937年9月11日抵达天津配属第2军,部分兵力参加津浦路北段东路作战,10月转向平汉路占邢台,部分参加太原会战;1938年1月部分兵力参加攻占周村、博山;1939年9月调回日本,1939年12月24日撤编,历任师团长山岡重厚、阿南惟几、酒井鎬次。(注:1944年5月22日以小笠原群岛父岛要塞守备队之混成第1、2旅团为基干另组建第109师团,其主力在硫磺岛战役中战败覆灭。)

  9.第3师团(常设):1888年组建,1937年8月23日自日本本土登陆吴淞、张华浜,编入上海派遣军,9月6日攻占宝山,11月4日突破苏州河;1938年5月徐州会战在蚌埠担任南路围攻;在第2军编成内1938年9月底参加武汉会战之潢川方向战斗;转隶第11军参加1939年5月随枣会战之随县作战,9月第1次长沙会战担任西路;1940年5月初枣宜会战担任右翼;1941年9、10月第2次长沙会战攻占株洲;1941年12月-1942年1月第3次长沙会战担任西路;1942年5月浙赣会战在南昌、临川作战;1942年12月改为三单位制;1943年5月参加鄂西会战宜都战斗;11月参加常德会战;1944年5-8月长衡会战担任东路;1944年9-11月参加桂柳会战,攻入贵州都匀附近;1945年4月18日列为中国派遣军直辖,5月从南宁退出广西经湖南北调,“八一五”时到达岳阳东北云溪一线,后转至镇江缴械投降;第3师团即“名古屋师团”是日本陆军常设师团,1937年8月侵入中国关内参战至战败投降经历中日战争全过程,历任师团长藤田进、山胁正隆、丰岛房太郎、高桥多贺二、山本三男、辰巳荣一。

  10.第11师团(常设):1898年组建,1937年8月23日自日本本土登陆川沙编入上海派遣军,9月在上海罗店作战,1938年1月调回国内,在中国期间的师团长是山室宗武;战争结束时属本土第2总军第15方面军第55军在高知县缴械。

  11.第9师团(常设):1898年组建,1937年10月初自日本本土到达吴淞编入上海派遣军,师团长吉住良輔,在蕴藻浜、大场一带作战,12月沿金坛攻打南京;1938年5月徐州会战在蒙城一线担任南路围攻;后编入第11军,1938年7月投入武汉会战赣西北方向;1939年6月调回日本;日本战败投降时隶属第10方面军在台湾新竹缴械。

  12.第13师团(特设):1937年8月在日本本土重组,1937年10月1日在吴淞口登陆,编入上海派遣军,在蕴藻浜、大场一带作战,12月夹江攻打南京;1938年2月攻占蚌埠地区,1938年5月徐州会战在蒙城一线担任南路围攻,5月13日占徐州;1938年6月编入第2军,武汉会战时自合肥沿霍山一线攻击;1938年12月因第2军司令部调回日本转隶第11军;参加1939年5月随枣会战,1939年9月第1次长沙会战在东路作战;1939年冬季作战在钟祥、京山地区;1940年5、6月枣宜会战担任左翼攻击宜昌;1941年10月在宜昌攻防作战以配合第2次长沙会战;1942年12月改为三单位制;1943年2月在监利、华容作战;1943年5月鄂西会战在宜都作战;1943年11月常德会战攻占常德;1944年5-8月长衡会战担任东路;1944年9-11月参加桂柳会战于1944年底攻占贵州独山,后回防广西宜山地区;1945年4月18日直属中国派遣军,6月从宜山地区退出广西开往华东,“八一五”前夕到达湖南衡阳、零陵一线,后随第11军转至江西湖口缴械投降;在中国战场战败投降的日军师团中,只有第13师团与第3师团是1937年参战的,对于重组的第13师团而言这也是它的全部历史,历任师团长荻洲立兵、田中静壹、内山英太郎、赤鹿理、吉田峰太郎。

  13.第101师团(特设):1937年9月1日在日本本土以第1师团预备役人员组建,1937年9月22日开始到达淞沪战场编入上海派遣军,在虹口方向作战;后隶第11军1939年3月18日在德安南发起攻击占领南昌,1939年11月调回日本,1940年3月撤编,历任师团长伊东政喜、斋藤弥平太。(注:[5]第271页称1939年末复员撤销4个师团,显然将第101师团误列。)

  14.第18师团(特设):1937年9月9日在日本本土重组,1937年11月4日登陆金山卫以东在第10军编成内参加淞沪会战,11月13日进占嘉善,12月攻打南京西南方向;后进占杭州;1938年10月12日调第21军登陆大亚湾,10月21日攻占广州;1940年1月桂南作战攻占宾阳;1941年4月登陆马尾攻陷福州,11月调南方军第25军;在中国期间的师团长是牛島贞雄、久纳诚一、百武晴吉、牟田口廉也;日本战败投降时隶属缅甸方面军第33军在泰缅边境向英军缴械。

  15.第114师团(特设):1937年10月12日在日本以第14师团预备役人员编组,历任师团长末松茂治、沼田徳重。1937年11月8日在金山卫登陆入列第10军参加淞沪会战,11月25日攻占长兴,12月攻打南京担任南路,是“南京大屠杀”凶犯之一;1938年2月转隶华北方面军,5月徐州会战参加北路围攻;1939年6-7月参加鲁南、鲁西作战,8月调回日本(此时师团长沼田徳重已因作战负伤不治而亡),1939年9月撤编。

  16.第26师团(三单位制):1937年7月11日日军参谋本部令关东军独立混成第1、第11旅团向中国关内开进,9月30日即以独立混成第11旅团为基干组建第26师团(1939年1月14另组建独立混成第11旅团),是日军第一个三单位制师团,在中国期间师团长是后宫淳、黒田重德、矢野音三郎、柴山兼四郎、佐伯文郎;1937年10月中旬进攻绥远,占归绥、包头,后编入驻蒙军;1944年7月调往菲律宾第14军,日本战败投降时隶属第14方面军第35军在莱特岛溃散。

  17.第106师团(特设):1938年5月15日在日本本土以第6师团预备役人员组建,编入第11军,1938年7月投入武汉会战在万家岭作战遭重创;1939年3月18日从德安南发起攻击南昌西;1939年9月第1次长沙会战在赣北方向作战;11月奉调回国,12月改变命令再编入华南第21军;1940年3月回国,5月撤编,历任师团长松浦淳六郎、中井良太郎。

  18.第110师团(特设):1938年6月16日在日本本土以第10师团预备役人员组建,1938年7月在塘沽登陆隶属华北方面军,驻防石家庄地区;1942年4月改为三单位制,1944年整编为乙种师团;3月隶属第12军,4、5月参加豫中作战;1945年3月参加老河口作战在豫西西峡口方向;历任师团长桑木崇明、饭沼守、林芳太郎、木村经广,“八一五”时从内乡、西峡口一线退缩至洛阳,日本战败投降时在洛阳缴械。(注:在资料[2]“师团特科部队”的记载第110师团的配属是“炮兵队?、骑兵第百十大队(1943年5月1日复员)、工兵队?、辎重兵第百十连队”,可确证第110师团降格为乙种师团,其具体时间及原因待考。但可以推测:第110师团因偶然因素长时间未有大的作战行动,其特科部队被抽作他用。12个侵华战争特设师团有5个调回日本后撤销,调往其他战场的3个师团与留在中国战场的4个师团中仅有第110师团降格为乙种师团。)

  19.第27师团(三单位制):1938年6月21日以中国驻屯混成旅团为基干组建,隶属第11军,历任师团长本间雅晴,富永信政、原田熊吉、竹下义晴、落合甚九郎;1938年9月由华北到达瑞昌参加武汉会战;1943年6月调往关东军;1944年2月自锦州调回华北方面军第12军;参加1944年4、5月豫中作战;调入第11军参加1944年5-8月长衡会战;1945年1、2月投入打通粤汉线南段作战,后转隶第23军,4月18日列为中国派遣军直辖,5月下旬从广州地区出发,攻击赣南三南地区(中国第7战区司令部驻地),尔后经赣州北上,“八一五”时抵达南昌附近,后转至无锡缴械投降。

  20.第116师团(特设):1938年5月15日在日本本土以第16师团预备役人员组建即编入华中派遣军,后隶第11军,1938年9月底投入武汉会战在阳罗地区作战;1939年3月参加南昌会战;在第13军编成内参加1939年冬季作战;1942年5月浙赣会战在富阳、建德方向作战;调回第11军参加1943年11月常德会战攻占常德;1944年5-8月长衡会战担任中路攻打衡阳;编入新成立的第20军参加1945年3月芷江作战,失败后退守宝庆地区;历任师团长清水喜重、篠原诚一郎、武内俊二郎、岩永汪、菱田元四郎,日本战败投降时在岳阳缴械。

  21.第15师团(特设):1938年4月4日在日本本土重组,1938年8月到达中国编入华中派遣军,后隶属第13军参加1942年5月浙赣会战攻占义乌、兰溪,作战期间师团长酒井直次中将被中国军队布设的地雷炸死;1943年9月11日调南方军第15军;在中国期间的师团长是岩松义雄、渡辺右文、熊谷敬一、酒井直次、山内正文;日本战败时直属第18方面军在泰国北碧向英军缴械投降。

  22.第17师团(特设):1938年4月4日在日本本土重组,7月到达中国编入华中派遣军,1939年9月隶属第13军担任南京、芜湖地区警备,后移防徐州、苏州等地;1943年6月17日调往南太平洋第8方面军;在中国期间的师团长是广野太吉、平林盛人、酒井康;日本战败投降时直属第8方面军在新不列颠岛拉包尔向澳军缴械。

  23.第21师团(三单位制):1938年4月4日在日本本土组建,8月中旬到达中国直属华北方面军;1941年5、6月中条山会战担任豫北方向围攻;1941年11月调南方军,在中国期间的师团长是鷲津鈆平、田中久一、三国直福。

  1944年11月桂柳会战期间,驻防越南北部的南方军第38军第21师团自谅山北上攻击至南宁以南地区与中国派遣军第11军第22师团会合;日本战败投降时第21师团隶属南方军第38军在河内向中国陆军第1方面军缴械。

  24.第22师团(三单位制):1938年4月4日在日本本土组建,7月到达中国直属华中派遣军;后隶属第13军参加1939年冬季作战;1942年5月浙赣会战在上虞、金华作战;曾调入第11军,在第23军序列参加1944年9-11月桂柳会战攻占南宁;1945年1月调南方军第18方面军,在中国期间的师团长是土桥一次、太田胜海、大城戸三治、磯田三郎、平田正判。资料[2]记载终战时第22师团直属南方军第18方面军,驻在地曼谷;1946年2月14日“中国战区日本陆军及海军陆战队缴械情形一览表”([3]第507-514页)记载第22师团在南方军第38军编成内向中国陆军第1方面军投降;中国陆军第1方面军参谋长马锳记述投降日军没有第22师团([7]第617-637页);资料[5]第281页“南方军的最终位置”中第22师团在南方军第18方面军第15军序列。

  25.第104师团(特设):1938年6月16日在日本本土以第4师团预备役人员组建编入关东军;1938年10月12日转隶华南第21军登陆大亚湾,攻占从化、广州北;后改隶第23军,1944年9-11月参加桂柳会战,自广东出击攻占梧州、柳州,后回防广东于1945年1、2月参加打通粤汉线南段作战;日本战败投降时在惠州缴械,历任师团长三宅俊雄、浜本喜三郎、菰田康一、铃木贞次、末藤知文。

  26.第32师团(警备三单位制):1939年2月7日在日本本土组建,1939年4月到达中国编入第13军,1942年5月浙赣会战在富阳地区作战;1944年4月调南方军第14军,在中国期间的师团长是木村兵太郎、井出鉄蔵、石井嘉穂(其中木村兵太郎列名“28个甲级战犯”);日本战败投降时隶属南方军第2军在马鲁古群岛哈马黑拉岛向澳军缴械。

  27.第33师团(警备三单位制):1939年2月7日在日本本土组建,3月到达中国编入第11军,1939年9月第1次长沙会战在鄂南长寿街方向作战;1939年冬季作战在赣北方向;1941年3月上高会战担任北路;后转隶华北方面军,1941年5、6月参加中条山会战;1941年11月调南方军第15军,在中国期间的师团长是甘粕重太郎、樱井省三;日本战败投降时直属缅甸方面军在泰缅边境向英军缴械。

  28.第34师团(警备三单位制):1939年2月7日在日本本土组建,3月到达中国编入华中派遣军第11军,历任师团长关龟治、大賀茂、秦彦三郎、伴健雄,1939年冬季作战在南昌方向;1941年3月上高会战担任中路;1942年5月浙赣会战在南昌、临川地区作战;1944年5-8月长衡会战担任中路,参加1944年9-11月桂柳会战,1945年4月18日列为中国派遣军直辖调往沪宁地区,5月初退出广西,6月6日从湖南新宁出发,经长沙、浏阳、万载、上高,“八一五”时到达安义至九江一线,“八一五”后奉命至浦镇缴械投降。

  29.第35师团(警备三单位制):1939年2月7日在日本本土组建,4月到达中国直属华北方面军,在中国期间的师团长是前田治、原田熊吉、重田徳松、坂西一良;1939年冬季作战在豫东方面;1940年5月在山西晋城“治安强化”作战中师团长前田治被击毙1941年5、6月参加中条山会战,10月从新乡南渡黄河攻占郑州;1944年3月调中太平洋第31军,日本战败投降时隶属南方军第2军在新几内亚西岸的索龙向澳军缴械。

  30.第36师团(警备三单位制):1939年2月7日在日本本土组建,4月到达中国编入华北方面军第1军,1941年5、6月参加中条山会战;1943年10月20日整编为海洋编制师团调南方军第19军,在中国期间的师团长是舞伝男、井关仭、岡本保之、田上八郎;日本战败投降时隶属南方军第2军在新几内亚西北的萨米向澳军缴械。

  31.第37师团(警备三单位制):1939年6月30日在日本本土组建,7月到达中国编入华北方面军第1军,1939年冬季作战在晋南方面;1941年5、6月参加中条山会战;在第12军序列参加1944年4、5月豫中作战,8月转隶第11军投入长衡会战、桂柳会战;1945年1月调南方军第38军,在中国期间的师团长是平田健吉、安达二十三、長野祐一郎、佐藤贤了(其中佐藤贤了列名“28个甲级战犯”);日本战败投降时隶属第38军在曼谷向英军缴械。

  32.第38师团(警备三单位制):1939年6月30日在日本本土组建,11月到达中国编入第21军,1942年1月调南方军第16军,在中国期间的师团长是藤井洋治、佐野忠义,日本战败投降时直属第8方面军在拉包尔向澳军缴械。

  33.第39师团(警备三单位制):1939年6月30日在日本本土组建,11月到达中国编入第11军;1940年5月枣宜会战担任中路;1943年5月鄂西会战宜都方向作战;1943年11月参加常德会战;后隶新成立的第34军于1945年3月参加老河口、襄樊作战;1945年6、7月调往关东军第3方面军第30军驻四平,日本战败投降时向苏军缴械;历任师团长村上啓作、澄田赉四郎、佐佐真之助。

  34.第40师团(警备三单位制):1939年6月30日在日本本土组建,历任师团长天谷直次郎、青木成一、宮川清三;1939年10月编入第11军,1941年9、10月参加第2次长沙会战,1941年12月-1942年1月第3次长沙会战东路作战,1943年2月监利、华容作战从临湘渡江攻击监利,1944年5-8月长衡会战担任西路攻击,编入新成立的第20军,1945年1、2月参加打通粤汉线南段作战,后编入第23军;6月17日列为中国派遣军直辖调往沪宁地区,从广州地区出发,攻击赣南三南地区(中国第7战区司令部驻地),尔后经赣州、遂川、万安、泰和、吉安、峡江,“八一五”时抵达南昌以南三江口附近,后转至芜湖缴械投降。

  35.第41师团(警备三单位制):1939年6月30日在日本本土组建,10月编入华北方面军第1军,1941年5、6月中条山会战绛县方向作战;1942年11月编入南太平洋第8方面军第17军,在中国期间的师团长是田辺盛武、清水規矩;日本战败投降时隶属南方军第18军在新几内亚东部基科里向澳军缴械。

  36.第4师团(常设):1888年组建,1940年7月自关东军调入中国派遣军第11军,改三单位制,参加1941年9、10月第2次长沙会战;1941年11月列为大本营直辖不久调往南方军,在中国期间师团长是北野宪造;日本战败投降时隶属南方军第18方面军第15军在泰国向英军缴械。

  37.近卫师团(常设):1891年组建,1940年7月登陆钦州湾入列第22军,1941年7月调南方军第25军,在中国期间师团长是饭田祥二郎、武藤章(其中武藤章列名“28个甲级战犯”);1943年6月1日改称近卫第2师团,日本战败投降时隶属南方军第7方面军第25军在苏门答腊岛棉兰向英军缴械。

  38.第48师团:1940年11月30日在海南岛以台湾混成旅团为基干组建,师团长中川广,12月编入华南方面军;1941年4月登陆马尾攻陷福州,8月调台湾军;日本战败投降时隶属南方军第7方面军第16军在小巽他群岛帝汶岛向英军缴械。

  39.第51师团:1940年7月10日在日本本土以第14师团留守部队为基干组建,1941年9月自关东军调入中国派遣军第23军;1942年11月编入南太平洋第8方面军,在中国期间师团长是李王垠、中野英光,日本战败投降时隶属南方军第18军在新几内亚向澳军缴械。

  40.第58师团(警备两旅团制):1942年2月2日在华北以独立混成第18旅团为基干组建,历任师团长下野一霍、毛利末广、川俣雄人,编入中国派遣军第11军驻湖北应城地区,1944年5-8月长衡会战攻打长沙、衡阳;1944年9-11月桂柳会战攻占桂林,后驻防桂林地区;“八一五”时退缩在广西全县,8月16日起迅速撤出广西沿祁阳、衡阳退到南昌、九江地区([6]2卷2册第91页),后在九江缴械投降。

  41.第59师团(警备两旅团制):1942年2月2日在华北以独立混成第10旅团为基干组建,历任师团长柳川悌、細川忠康、藤田茂,编入第12军担任济南地区警备,1945年6、7月调关东军;日本战败投降时隶属关东军第34军在朝鲜咸兴向苏军缴械。

  42.第60师团(警备两旅团制):1942年2月2日在华中以重组的独立混成第11旅团为基干组建,历任师团长小林信男、落合松二郎,编入第13军担任苏州地区警备,日本战败投降后在苏州缴械。

  43.第68师团(警备两旅团制):1942年2月2日在华中以独立混成第14旅团为基干组建,历任师团长中山惇、佐久间为人、堤三树男,编入第11军担任九江地区警备;1943年11月常德会战攻占常德;1944年5-8月长衡会战中路攻打长沙、衡阳;编入新成立的第20军参加1945年4-6月芷江作战,日本战败投降时在衡阳缴械。

  44.第69师团(警备两旅团制):1942年2月2日在华北以独立混成第16旅团为基干组建,历任师团长是井上贞卫、三浦忠次郎,编入华北方面军第1军驻临汾地区,1945年5月底转隶第13军,日本战败投降时在嘉定地区缴械。

  45.第70师团(警备两旅团制):1942年2月2日在华中以独立混成第20旅团为基干组建,师团长内田孝行,编入第13军担任宁波地区警备,1942年5月浙赣会战在金华方向作战;1944年6月为配合长衡会战自金华出击攻占衢州;后隶属第6军,远东战役发起后从嘉兴紧急北调到达蚌埠中止,日本战败投降时在蚌埠缴械。

  46.第61师团(三单位制):1943年3月13日在日本本土以独立第61步兵团为基干组建,师团长田中勤,4月编入中国派遣军第13军担任南京地区守备,日本战败投降时在上海缴械。(注:[1]第134页第61师团“在东京以独立步兵团为基干组建”,今依[2]补正为“独立第61步兵团”。)

  47.第62师团(警备两旅团制):1943年5月1日在华北以独立混成第4、6旅团为基干组建,编入华北方面军第1军驻山西榆次,1944年7月调台湾军第32军,在中国期间师团长是本乡义夫;1945年6月冲绳岛战役中覆灭。

  48.第63师团(警备两旅团制):1943年5月1日在华北以独立混成第15、6旅团为基干组建,直属华北方面军驻北平,组建“菊兵团”参加1944年4、5月豫中作战,1945年6、7月调关东军;日本战败投降时隶属关东军第3方面军第44军在沈阳向苏军缴械;历任师团长野副昌徳、岸川健一。

  49.第64师团(警备两旅团制):1943年5月1日在华中以独立混成第12旅团为基干组建,师团长船引正之,编入第13军驻扬州地区;后转隶新成立的第20军在1945年4-6月芷江作战时担任牵制,日本战败投降时在湖南湘阴缴械。

  50.第65师团(警备两旅团制):1943年5月1日在华中以独立混成第13旅团为基干组建,历任师团长太田米雄、坂口静夫、森茂树,编入第13军驻徐州地区,日本战败投降时在徐州地区缴械。

  51.第47师团(太平洋战争特设):1943年5月14日在日本本土以独立第67步兵团按三单位制组建,1944年12月自日本调中国派遣军第6方面军,在中国期间的师团长是渡辺洋;在第20军序列参加1945年4、5月芷江作战;6月紧急转调华北方面军第43军,“八一五”前夕从湖南湘潭到达济南附近,日本战败投降时在泰安缴械。(注:[1]第183页第47师团“1943年5月14日在日本本土以留守第57师团为基干编成”,今依[2]更正,事实上第57师团以留守第8师团为基干编成,直属本土第16方面军。)

  52.第114师团(两旅团制-丁种):1944年7月10日以独立步兵第3旅团为基干在山西另组(侵华战争特设第114师团于1939年9月撤编),隶属第1军驻临汾地区,1945年8月10日华北方面军命令其“迅速集结兵力向平津地区转移…主力8月20日前到达”([6]2卷2册第86页),第114师团计划于15日从临汾出发未遂;“八一五”后在平遥投降,历任师团长中代丰治郎、三浦三郎。

  53.第115师团(两旅团制-丁种):1944年7月10日在华北以以独立混成第7旅团组建,师团长杉浦英吉,编入第12军驻河南郾城地区;1945年3月攻入湖北老河口,6月25日奉命驰援西峡口;日本战败投降时从老河口及西峡口地区转至郾城缴械。

  54.第117师团(两旅团制-丁种):1944年7月10日在华北以独立步兵第4旅团为基干组建,师团长鈴木啓久,编入第12军驻新乡地区;1945年6、7月调关东军第3方面军第44军驻防大赉(今吉林大安),“八一五”后向苏军缴械投降。

  55.第118师团(两旅团制-丁种):1944年7月10日在山西以独立步兵第9旅团为基干组建,师团长内田銀之助,编入驻蒙军驻大同,1945年5月底调上海地区隶属第13军(参见[5]第251页,[1]未记载此项调动);8月12日紧急北调,“八一五”时部分兵力到达张家口与苏军外贝加尔方面军对阵,主力在天津附近,1945年10月6日在天津向美国海军第3两栖军缴械投降。(注:很多中国资料将“八一五”时第118师团列为驻蒙军属下如[1、2、4],不对。据[6]2卷2册第61-63页,远东战役发起后第118师团于8月12日紧急北调蒙疆,13日12时中国派遣军接东京命令急调一个军司令部两个师团到南满,当即决定第118师团改往南满。但13日晚蒙疆方面情报称苏蒙骑兵集群次日可到达张北,驻蒙军紧急要求派兵驰援。14日判明情况后第118师团在行进途中奉命开往张家口。于是停战时第118师团的态势是部分兵力在张家口主力在天津,第118师团投降前夕的隶属当然仍是第13军。)

  56.第131师团(丁种):1945年2月1日在华南由岩本支队改编,师团长小仓达次,编入第23军驻韶关,1945年6月17日列为中国派遣军直辖,沿粤汉线北调华东,“八一五”时到达岳阳以南长乐街,后奉命至安庆缴械投降。

  57.第132师团(丁种):1945年2月1日在华中组建,人员来源于第39师团、独立步兵第5、7、11、12旅团(据[11]第264页),师团长柳川悌,直属第6方面军驻湖北当阳,日本战败投降时在天门缴械。

  58.第133师团(丁种):1945年2月1日在华中组建,师团长野地嘉平,编入新调来华东的第6军担任杭州地区警备,日本战败投降时在杭州缴械。

  59.第129师团(丁种):1945年4月12日在华南以独立混成第19旅团为基干组建,师团长鵜泽尚信,编入第23军驻广东惠阳,日本战败投降时在东莞缴械。

  60.第130师团(丁种):1945年4月12日在华南以独立混成第19旅团为基干组建,师团长近藤新八,编入第23军驻广东汕头,日本战败投降时在顺德缴械。近藤新八列为战犯于1947年在广州被处决。

  61.第161师团(丁种):1945年4月12日在华中组建,师团长高桥茂寿庆,编入第13军担任上海地区警备,远东战役发起后紧急北调,“八一五”时中止于南京,日本战败投降时在南京缴械。(注:据[1]第194、196页:“该师团1945年4月以驻福州的独立混成第62旅团为基干编成”,但独立混成第62旅团直至“八一五”时仍在第6军序列,[2]未列第161师团的构成;又[1]第197页“独立混成第62旅团1945年2月25日以乙支队为基干在福州编成”,[5]第228页独立混成第62旅团“2月1日”,按独立混成旅团番号顺序该时间显然不对,依[2]独立混成第62旅团应是1944年7月10日编成;远东战役发起后第70、118、161师团紧急北调,驻防位置发生变化,一些资料如[1、4]对此未注明或有误。)

  62.战车第3师团:1942年6月24日在华北以骑兵集团改编组建,驻包头,在第12军序列内参加1944年4、5月豫中作战、1945年3-5月老河口地区作战,6月直属华北方面军转调华北,日本战败投降时在北平缴械,历任师团长西原一荣、山路秀男。

  日本陆军地面师团是具有固定编制的基本战术兵团,师团之上的军、方面军、总军都是领率机关的番号,所辖部队依任务而配属。日本陆军在战争期间还组建了几种有固定编制但规模小于师团的野战兵团,包括独立混成旅团、混成旅团、独立步兵旅团、独立坦克旅团、机动旅团、海上机动旅团、骑兵旅团、警备旅团、独立警备队。除“战车师团”、“高射师团”、“飞行师团”外的“师团”为步兵、炮兵、骑兵(搜索)、工兵、辎重兵合成编制。按合成程度、员额的差异,战争前期的师团划分为四单位制、三单位制、两旅团制,战争后期的师团划分为甲、乙、丙、丁种。

  1933年5月长城抗战后至1937年“七七”事变前驻在关内的侵华日军主要是平津地区的日本中国驻屯军6000余人(作战部队是中国驻屯步兵旅团)、驻上海地区的日本海军第3舰队上海特别陆战队5000余人。“七七”事变爆发后,7月11日日本内阁正式通过向中国派兵的决定,意味着全面侵华战争的展开。当天,陆军教育总监香月清司中将被任命为中国驻屯军司令以接替病危的田代皖一郎,陆军第20师团同时奉命紧急动员开赴华北。自第20师团于1937年7月19日从朝鲜抵达天津,至1945年4月12日以在华日军部队编组第129、130、161师团,战争期间日本陆军投入中国关内战场共62个地面师团。本文按投入、编组时间顺序(同一年度内可能按战区或批次区分)分述各师团基本情况,并对几种常见中国资料中的讹误予以订正。

  1.第20师团(常设):1915年组建,1937年7月19日从朝鲜抵达天津加入中国驻屯军,参加7月28日南苑战斗;华北方面军成立后先后隶属第1军、直属方面军;1937年8、9月在平汉路北段作战,10月中旬沿正太路旧关、娘子关攻太原;1939年11月调回朝鲜军,在中国期间的师团长是川岸文三郎、牛島实常、七田一郎;日本战败投降时隶属南方军第18军在新几内亚向澳军缴械。

  2.第5师团(常设):1888年组建,1937年8月中旬自日本登陆大沽加入中国驻屯军,于昌平以南集结8月16日投入南口作战;后编入华北方面军,在平绥路东段作战攻占张家口、蔚县等地,9月下旬在平型关作战,10月上旬至忻口作战,11月8日攻占太原;1938年1月转用于青岛、胶济路;1938年3月参加徐州会战的临沂、台儿庄战斗;10月12日调入华南第21军,10月22日登陆珠江口攻占佛山;1939年9月自华北方面军转隶关东军;11月15日调回第21军参加桂南作战在钦州湾登陆,11月24日占领南宁,12月投入昆仑关争夺战;1941年11月调南方军第25军,在中国期间的师团长是板垣征四郎、安藤利吉、今村均、中村明人、松井太久郎(其中板垣征四郎列名“28个甲级战犯”);日本战败投降时隶属南方军第2军在南太平洋马鲁古群岛塞兰岛的比鲁向澳军缴械。(注:据[9]第198-199页,由陆军省次官桂太郎、参谋次长川上操六主持的日本陆军兵制与军备改革发生于1886-1889年,1888年废除东京、仙台、名古屋、大阪、广岛、熊本六镇台设置第1-6师团。资料[10]日军师团条目记载第1-20师团及近卫师团成立时间大部分是错的,例如第1-6师团显然不可能成立于改革前的1884年。)

  3.第6师团(常设):1888年组建,1937年8月中旬自日本登陆大沽加入中国驻屯军,于廊坊集结后部分兵力参加南口作战,8、9月在保定作战;转隶第10军于11月4日在金山卫以西登陆投入淞沪战场,11月13日在安亭、南翔地区作战,12月从南路攻打南京,是“南京大屠杀”凶犯之一,后进占芜湖;编入第11军于1938年7月参加武汉会战沿合肥、黄梅、黄陂、临湘攻击;1939年3月南昌会战担任西北方向阻击;9月18日始第1次长沙会战在中路作战;1939年冬季作战在鄂东南地区;1941年9、10月参加第2次长沙会战,1941年12月-1942年1月参加第3次长沙会战(此时已改为三单位制);1942年11月调往南太平洋隶属第8方面军第18军,在中国期间的师团长是谷寿夫、稻叶四郎、町尻量基、神田正种;日本战败投降时隶属第8方面军第17军在布干维尔岛向澳军缴械。首任师团长谷寿夫作为战犯于1947年在南京被处决。

  4.第10师团(常设):1898年组建,1937年8月中旬自日本本土登陆大沽于天津集结,后编入第2军,9月中、下旬在津浦路北段东路作战,占泊头、德县,11月上旬攻占临邑、商河,12月占济南;1938年1月占兖州;3月参加徐州会战在滕县、台儿庄、豫东作战;武汉会战时自合肥沿六安、潢川、信阳攻击;1939年8月调回日本,在中国期间的师团长是矶谷廉介、篠塚义男;1944年底调往第14方面军,菲律宾战役被击溃,残部在吕宋岛碧瑶以北山区向美军缴械。

  5.第14师团(常设):1905年组建,1937年9月上旬自日本到达塘沽编入第1军,在平汉路北段作战,10月攻占石家庄,11月在冀南邯郸及安阳作战;1938年5月徐州会战担任豫东兰封围攻;6月隶属第2军,1939年9月调回日本;在中国期间的师团长是土肥原賢二、井关隆昌(其中土肥原賢二列名“28个甲级战犯”);日本战败投降时隶属南方军帕劳地区集团在帕劳群岛向美军缴械。

  6.第16师团(常设):1905年组建,1937年9月11日从日本抵达天津,加入华北方面军第2军,9月中、下旬在津浦路北段西路作战;10月17日转隶上海派遣军,于淞沪会战末期登陆白茆口,攻击常熟方向,12月作为中路沿丹阳、汤山攻打南京,是“南京大屠杀”凶犯之一;1938年1月返回华北方面军第2军,5月徐州会战担任北路围攻及豫东作战;9月武汉会战在叶集方面作战;在第11军编成内参加1939年5月随枣会战之钟祥战斗;1939年7月调回日本,在中国期间的师团长是中島今朝吾、藤江恵輔;1941年11月编入南方军第14军;菲律宾战役时隶属第14方面军第35军,在莱特岛战败溃散。

  7.第108师团(特设):1937年8月26日在日本以第8师团预备役人员组建即编入华北方面军第2军,11月参加冀南作战攻占邢台;1939年11月调回日本,1940年2月21日撤编,历任师团长下元熊弥、谷口元治郎。(注:1944年7月12日在中国东北以第9独立守备队为基干另行组建关东军第108师团至战争结束。[5]第271页称1939年末复员撤销4个师团,显然将第108师团误列入。)

  8.第109师团(特设):1937年8月26日在日本本土以第9师团预备役人员组建,1937年9月11日抵达天津配属第2军,部分兵力参加津浦路北段东路作战,10月转向平汉路占邢台,部分参加太原会战;1938年1月部分兵力参加攻占周村、博山;1939年9月调回日本,1939年12月24日撤编,历任师团长山岡重厚、阿南惟几、酒井鎬次。(注:1944年5月22日以小笠原群岛父岛要塞守备队之混成第1、2旅团为基干另组建第109师团,其主力在硫磺岛战役中战败覆灭。)

  9.第3师团(常设):1888年组建,1937年8月23日自日本本土登陆吴淞、张华浜,编入上海派遣军,9月6日攻占宝山,11月4日突破苏州河;1938年5月徐州会战在蚌埠担任南路围攻;在第2军编成内1938年9月底参加武汉会战之潢川方向战斗;转隶第11军参加1939年5月随枣会战之随县作战,9月第1次长沙会战担任西路;1940年5月初枣宜会战担任右翼;1941年9、10月第2次长沙会战攻占株洲;1941年12月-1942年1月第3次长沙会战担任西路;1942年5月浙赣会战在南昌、临川作战;1942年12月改为三单位制;1943年5月参加鄂西会战宜都战斗;11月参加常德会战;1944年5-8月长衡会战担任东路;1944年9-11月参加桂柳会战,攻入贵州都匀附近;1945年4月18日列为中国派遣军直辖,5月从南宁退出广西经湖南北调,“八一五”时到达岳阳东北云溪一线,后转至镇江缴械投降;第3师团即“名古屋师团”是日本陆军常设师团,1937年8月侵入中国关内参战至战败投降经历中日战争全过程,历任师团长藤田进、山胁正隆、丰岛房太郎、高桥多贺二、山本三男、辰巳荣一。

  10.第11师团(常设):1898年组建,1937年8月23日自日本本土登陆川沙编入上海派遣军,9月在上海罗店作战,1938年1月调回国内,在中国期间的师团长是山室宗武;战争结束时属本土第2总军第15方面军第55军在高知县缴械。

  11.第9师团(常设):1898年组建,1937年10月初自日本本土到达吴淞编入上海派遣军,师团长吉住良輔,在蕴藻浜、大场一带作战,12月沿金坛攻打南京;1938年5月徐州会战在蒙城一线担任南路围攻;后编入第11军,1938年7月投入武汉会战赣西北方向;1939年6月调回日本;日本战败投降时隶属第10方面军在台湾新竹缴械。

  12.第13师团(特设):1937年8月在日本本土重组,1937年10月1日在吴淞口登陆,编入上海派遣军,在蕴藻浜、大场一带作战,12月夹江攻打南京;1938年2月攻占蚌埠地区,1938年5月徐州会战在蒙城一线担任南路围攻,5月13日占徐州;1938年6月编入第2军,武汉会战时自合肥沿霍山一线攻击;1938年12月因第2军司令部调回日本转隶第11军;参加1939年5月随枣会战,1939年9月第1次长沙会战在东路作战;1939年冬季作战在钟祥、京山地区;1940年5、6月枣宜会战担任左翼攻击宜昌;1941年10月在宜昌攻防作战以配合第2次长沙会战;1942年12月改为三单位制;1943年2月在监利、华容作战;1943年5月鄂西会战在宜都作战;1943年11月常德会战攻占常德;1944年5-8月长衡会战担任东路;1944年9-11月参加桂柳会战于1944年底攻占贵州独山,后回防广西宜山地区;1945年4月18日直属中国派遣军,6月从宜山地区退出广西开往华东,“八一五”前夕到达湖南衡阳、零陵一线,后随第11军转至江西湖口缴械投降;在中国战场战败投降的日军师团中,只有第13师团与第3师团是1937年参战的,对于重组的第13师团而言这也是它的全部历史,历任师团长荻洲立兵、田中静壹、内山英太郎、赤鹿理、吉田峰太郎。

  13.第101师团(特设):1937年9月1日在日本本土以第1师团预备役人员组建,1937年9月22日开始到达淞沪战场编入上海派遣军,在虹口方向作战;后隶第11军1939年3月18日在德安南发起攻击占领南昌,1939年11月调回日本,1940年3月撤编,历任师团长伊东政喜、斋藤弥平太。(注:[5]第271页称1939年末复员撤销4个师团,显然将第101师团误列。)

  14.第18师团(特设):1937年9月9日在日本本土重组,1937年11月4日登陆金山卫以东在第10军编成内参加淞沪会战,11月13日进占嘉善,12月攻打南京西南方向;后进占杭州;1938年10月12日调第21军登陆大亚湾,10月21日攻占广州;1940年1月桂南作战攻占宾阳;1941年4月登陆马尾攻陷福州,11月调南方军第25军;在中国期间的师团长是牛島贞雄、久纳诚一、百武晴吉、牟田口廉也;日本战败投降时隶属缅甸方面军第33军在泰缅边境向英军缴械。

  15.第114师团(特设):1937年10月12日在日本以第14师团预备役人员编组,历任师团长末松茂治、沼田徳重。1937年11月8日在金山卫登陆入列第10军参加淞沪会战,11月25日攻占长兴,12月攻打南京担任南路,是“南京大屠杀”凶犯之一;1938年2月转隶华北方面军,5月徐州会战参加北路围攻;1939年6-7月参加鲁南、鲁西作战,8月调回日本(此时师团长沼田徳重已因作战负伤不治而亡),1939年9月撤编。

  16.第26师团(三单位制):1937年7月11日日军参谋本部令关东军独立混成第1、第11旅团向中国关内开进,9月30日即以独立混成第11旅团为基干组建第26师团(1939年1月14另组建独立混成第11旅团),是日军第一个三单位制师团,在中国期间师团长是后宫淳、黒田重德、矢野音三郎、柴山兼四郎、佐伯文郎;1937年10月中旬进攻绥远,占归绥、包头,后编入驻蒙军;1944年7月调往菲律宾第14军,日本战败投降时隶属第14方面军第35军在莱特岛溃散。

  17.第106师团(特设):1938年5月15日在日本本土以第6师团预备役人员组建,编入第11军,1938年7月投入武汉会战在万家岭作战遭重创;1939年3月18日从德安南发起攻击南昌西;1939年9月第1次长沙会战在赣北方向作战;11月奉调回国,12月改变命令再编入华南第21军;1940年3月回国,5月撤编,历任师团长松浦淳六郎、中井良太郎。

  18.第110师团(特设):1938年6月16日在日本本土以第10师团预备役人员组建,1938年7月在塘沽登陆隶属华北方面军,驻防石家庄地区;1942年4月改为三单位制,1944年整编为乙种师团;3月隶属第12军,4、5月参加豫中作战;1945年3月参加老河口作战在豫西西峡口方向;历任师团长桑木崇明、饭沼守、林芳太郎、木村经广,“八一五”时从内乡、西峡口一线退缩至洛阳,日本战败投降时在洛阳缴械。(注:在资料[2]“师团特科部队”的记载第110师团的配属是“炮兵队?、骑兵第百十大队(1943年5月1日复员)、工兵队?、辎重兵第百十连队”,可确证第110师团降格为乙种师团,其具体时间及原因待考。但可以推测:第110师团因偶然因素长时间未有大的作战行动,其特科部队被抽作他用。12个侵华战争特设师团有5个调回日本后撤销,调往其他战场的3个师团与留在中国战场的4个师团中仅有第110师团降格为乙种师团。)

  19.第27师团(三单位制):1938年6月21日以中国驻屯混成旅团为基干组建,隶属第11军,历任师团长本间雅晴,富永信政、原田熊吉、竹下义晴、落合甚九郎;1938年9月由华北到达瑞昌参加武汉会战;1943年6月调往关东军;1944年2月自锦州调回华北方面军第12军;参加1944年4、5月豫中作战;调入第11军参加1944年5-8月长衡会战;1945年1、2月投入打通粤汉线南段作战,后转隶第23军,4月18日列为中国派遣军直辖,5月下旬从广州地区出发,攻击赣南三南地区(中国第7战区司令部驻地),尔后经赣州北上,“八一五”时抵达南昌附近,后转至无锡缴械投降。

  20.第116师团(特设):1938年5月15日在日本本土以第16师团预备役人员组建即编入华中派遣军,后隶第11军,1938年9月底投入武汉会战在阳罗地区作战;1939年3月参加南昌会战;在第13军编成内参加1939年冬季作战;1942年5月浙赣会战在富阳、建德方向作战;调回第11军参加1943年11月常德会战攻占常德;1944年5-8月长衡会战担任中路攻打衡阳;编入新成立的第20军参加1945年3月芷江作战,失败后退守宝庆地区;历任师团长清水喜重、篠原诚一郎、武内俊二郎、岩永汪、菱田元四郎,日本战败投降时在岳阳缴械。

  21.第15师团(特设):1938年4月4日在日本本土重组,1938年8月到达中国编入华中派遣军,后隶属第13军参加1942年5月浙赣会战攻占义乌、兰溪,作战期间师团长酒井直次中将被中国军队布设的地雷炸死;1943年9月11日调南方军第15军;在中国期间的师团长是岩松义雄、渡辺右文、熊谷敬一、酒井直次、山内正文;日本战败时直属第18方面军在泰国北碧向英军缴械投降。

  22.第17师团(特设):1938年4月4日在日本本土重组,7月到达中国编入华中派遣军,1939年9月隶属第13军担任南京、芜湖地区警备,后移防徐州、苏州等地;1943年6月17日调往南太平洋第8方面军;在中国期间的师团长是广野太吉、平林盛人、酒井康;日本战败投降时直属第8方面军在新不列颠岛拉包尔向澳军缴械。

  23.第21师团(三单位制):1938年4月4日在日本本土组建,8月中旬到达中国直属华北方面军;1941年5、6月中条山会战担任豫北方向围攻;1941年11月调南方军,在中国期间的师团长是鷲津鈆平、田中久一、三国直福。

  1944年11月桂柳会战期间,驻防越南北部的南方军第38军第21师团自谅山北上攻击至南宁以南地区与中国派遣军第11军第22师团会合;日本战败投降时第21师团隶属南方军第38军在河内向中国陆军第1方面军缴械。

  24.第22师团(三单位制):1938年4月4日在日本本土组建,7月到达中国直属华中派遣军;后隶属第13军参加1939年冬季作战;1942年5月浙赣会战在上虞、金华作战;曾调入第11军,在第23军序列参加1944年9-11月桂柳会战攻占南宁;1945年1月调南方军第18方面军,在中国期间的师团长是土桥一次、太田胜海、大城戸三治、磯田三郎、平田正判。资料[2]记载终战时第22师团直属南方军第18方面军,驻在地曼谷;1946年2月14日“中国战区日本陆军及海军陆战队缴械情形一览表”([3]第507-514页)记载第22师团在南方军第38军编成内向中国陆军第1方面军投降;中国陆军第1方面军参谋长马锳记述投降日军没有第22师团([7]第617-637页);资料[5]第281页“南方军的最终位置”中第22师团在南方军第18方面军第15军序列。

  25.第104师团(特设):1938年6月16日在日本本土以第4师团预备役人员组建编入关东军;1938年10月12日转隶华南第21军登陆大亚湾,攻占从化、广州北;后改隶第23军,1944年9-11月参加桂柳会战,自广东出击攻占梧州、柳州,后回防广东于1945年1、2月参加打通粤汉线南段作战;日本战败投降时在惠州缴械,历任师团长三宅俊雄、浜本喜三郎、菰田康一、铃木贞次、末藤知文。

  26.第32师团(警备三单位制):1939年2月7日在日本本土组建,1939年4月到达中国编入第13军,1942年5月浙赣会战在富阳地区作战;1944年4月调南方军第14军,在中国期间的师团长是木村兵太郎、井出鉄蔵、石井嘉穂(其中木村兵太郎列名“28个甲级战犯”);日本战败投降时隶属南方军第2军在马鲁古群岛哈马黑拉岛向澳军缴械。

  27.第33师团(警备三单位制):1939年2月7日在日本本土组建,3月到达中国编入第11军,1939年9月第1次长沙会战在鄂南长寿街方向作战;1939年冬季作战在赣北方向;1941年3月上高会战担任北路;后转隶华北方面军,1941年5、6月参加中条山会战;1941年11月调南方军第15军,在中国期间的师团长是甘粕重太郎、樱井省三;日本战败投降时直属缅甸方面军在泰缅边境向英军缴械。

  28.第34师团(警备三单位制):1939年2月7日在日本本土组建,3月到达中国编入华中派遣军第11军,历任师团长关龟治、大賀茂、秦彦三郎、伴健雄,1939年冬季作战在南昌方向;1941年3月上高会战担任中路;1942年5月浙赣会战在南昌、临川地区作战;1944年5-8月长衡会战担任中路,参加1944年9-11月桂柳会战,1945年4月18日列为中国派遣军直辖调往沪宁地区,5月初退出广西,6月6日从湖南新宁出发,经长沙、浏阳、万载、上高,“八一五”时到达安义至九江一线,“八一五”后奉命至浦镇缴械投降。

  29.第35师团(警备三单位制):1939年2月7日在日本本土组建,4月到达中国直属华北方面军,在中国期间的师团长是前田治、原田熊吉、重田徳松、坂西一良;1939年冬季作战在豫东方面;1940年5月在山西晋城“治安强化”作战中师团长前田治被击毙1941年5、6月参加中条山会战,10月从新乡南渡黄河攻占郑州;1944年3月调中太平洋第31军,日本战败投降时隶属南方军第2军在新几内亚西岸的索龙向澳军缴械。

  30.第36师团(警备三单位制):1939年2月7日在日本本土组建,4月到达中国编入华北方面军第1军,1941年5、6月参加中条山会战;1943年10月20日整编为海洋编制师团调南方军第19军,在中国期间的师团长是舞伝男、井关仭、岡本保之、田上八郎;日本战败投降时隶属南方军第2军在新几内亚西北的萨米向澳军缴械。

  31.第37师团(警备三单位制):1939年6月30日在日本本土组建,7月到达中国编入华北方面军第1军,1939年冬季作战在晋南方面;1941年5、6月参加中条山会战;在第12军序列参加1944年4、5月豫中作战,8月转隶第11军投入长衡会战、桂柳会战;1945年1月调南方军第38军,在中国期间的师团长是平田健吉、安达二十三、長野祐一郎、佐藤贤了(其中佐藤贤了列名“28个甲级战犯”);日本战败投降时隶属第38军在曼谷向英军缴械。

  32.第38师团(警备三单位制):1939年6月30日在日本本土组建,11月到达中国编入第21军,1942年1月调南方军第16军,在中国期间的师团长是藤井洋治、佐野忠义,日本战败投降时直属第8方面军在拉包尔向澳军缴械。

  33.第39师团(警备三单位制):1939年6月30日在日本本土组建,11月到达中国编入第11军;1940年5月枣宜会战担任中路;1943年5月鄂西会战宜都方向作战;1943年11月参加常德会战;后隶新成立的第34军于1945年3月参加老河口、襄樊作战;1945年6、7月调往关东军第3方面军第30军驻四平,日本战败投降时向苏军缴械;历任师团长村上啓作、澄田赉四郎、佐佐真之助。

  34.第40师团(警备三单位制):1939年6月30日在日本本土组建,历任师团长天谷直次郎、青木成一、宮川清三;1939年10月编入第11军,1941年9、10月参加第2次长沙会战,1941年12月-1942年1月第3次长沙会战东路作战,1943年2月监利、华容作战从临湘渡江攻击监利,1944年5-8月长衡会战担任西路攻击,编入新成立的第20军,1945年1、2月参加打通粤汉线南段作战,后编入第23军;6月17日列为中国派遣军直辖调往沪宁地区,从广州地区出发,攻击赣南三南地区(中国第7战区司令部驻地),尔后经赣州、遂川、万安、泰和、吉安、峡江,“八一五”时抵达南昌以南三江口附近,后转至芜湖缴械投降。

  35.第41师团(警备三单位制):1939年6月30日在日本本土组建,10月编入华北方面军第1军,1941年5、6月中条山会战绛县方向作战;1942年11月编入南太平洋第8方面军第17军,在中国期间的师团长是田辺盛武、清水規矩;日本战败投降时隶属南方军第18军在新几内亚东部基科里向澳军缴械。

  36.第4师团(常设):1888年组建,1940年7月自关东军调入中国派遣军第11军,改三单位制,参加1941年9、10月第2次长沙会战;1941年11月列为大本营直辖不久调往南方军,在中国期间师团长是北野宪造;日本战败投降时隶属南方军第18方面军第15军在泰国向英军缴械。

  37.近卫师团(常设):1891年组建,1940年7月登陆钦州湾入列第22军,1941年7月调南方军第25军,在中国期间师团长是饭田祥二郎、武藤章(其中武藤章列名“28个甲级战犯”);1943年6月1日改称近卫第2师团,日本战败投降时隶属南方军第7方面军第25军在苏门答腊岛棉兰向英军缴械。

  38.第48师团:1940年11月30日在海南岛以台湾混成旅团为基干组建,师团长中川广,12月编入华南方面军;1941年4月登陆马尾攻陷福州,8月调台湾军;日本战败投降时隶属南方军第7方面军第16军在小巽他群岛帝汶岛向英军缴械。

  39.第51师团:1940年7月10日在日本本土以第14师团留守部队为基干组建,1941年9月自关东军调入中国派遣军第23军;1942年11月编入南太平洋第8方面军,在中国期间师团长是李王垠、中野英光,日本战败投降时隶属南方军第18军在新几内亚向澳军缴械。

  40.第58师团(警备两旅团制):1942年2月2日在华北以独立混成第18旅团为基干组建,历任师团长下野一霍、毛利末广、川俣雄人,编入中国派遣军第11军驻湖北应城地区,1944年5-8月长衡会战攻打长沙、衡阳;1944年9-11月桂柳会战攻占桂林,后驻防桂林地区;“八一五”时退缩在广西全县,8月16日起迅速撤出广西沿祁阳、衡阳退到南昌、九江地区([6]2卷2册第91页),后在九江缴械投降。

  41.第59师团(警备两旅团制):1942年2月2日在华北以独立混成第10旅团为基干组建,历任师团长柳川悌、細川忠康、藤田茂,编入第12军担任济南地区警备,1945年6、7月调关东军;日本战败投降时隶属关东军第34军在朝鲜咸兴向苏军缴械。

  42.第60师团(警备两旅团制):1942年2月2日在华中以重组的独立混成第11旅团为基干组建,历任师团长小林信男、落合松二郎,编入第13军担任苏州地区警备,日本战败投降后在苏州缴械。

  43.第68师团(警备两旅团制):1942年2月2日在华中以独立混成第14旅团为基干组建,历任师团长中山惇、佐久间为人、堤三树男,编入第11军担任九江地区警备;1943年11月常德会战攻占常德;1944年5-8月长衡会战中路攻打长沙、衡阳;编入新成立的第20军参加1945年4-6月芷江作战,日本战败投降时在衡阳缴械。

  44.第69师团(警备两旅团制):1942年2月2日在华北以独立混成第16旅团为基干组建,历任师团长是井上贞卫、三浦忠次郎,编入华北方面军第1军驻临汾地区,1945年5月底转隶第13军,日本战败投降时在嘉定地区缴械。

  45.第70师团(警备两旅团制):1942年2月2日在华中以独立混成第20旅团为基干组建,师团长内田孝行,编入第13军担任宁波地区警备,1942年5月浙赣会战在金华方向作战;1944年6月为配合长衡会战自金华出击攻占衢州;后隶属第6军,远东战役发起后从嘉兴紧急北调到达蚌埠中止,日本战败投降时在蚌埠缴械。

  46.第61师团(三单位制):1943年3月13日在日本本土以独立第61步兵团为基干组建,师团长田中勤,4月编入中国派遣军第13军担任南京地区守备,日本战败投降时在上海缴械。(注:[1]第134页第61师团“在东京以独立步兵团为基干组建”,今依[2]补正为“独立第61步兵团”。)

  47.第62师团(警备两旅团制):1943年5月1日在华北以独立混成第4、6旅团为基干组建,编入华北方面军第1军驻山西榆次,1944年7月调台湾军第32军,在中国期间师团长是本乡义夫;1945年6月冲绳岛战役中覆灭。

  48.第63师团(警备两旅团制):1943年5月1日在华北以独立混成第15、6旅团为基干组建,直属华北方面军驻北平,组建“菊兵团”参加1944年4、5月豫中作战,1945年6、7月调关东军;日本战败投降时隶属关东军第3方面军第44军在沈阳向苏军缴械;历任师团长野副昌徳、岸川健一。

  49.第64师团(警备两旅团制):1943年5月1日在华中以独立混成第12旅团为基干组建,师团长船引正之,编入第13军驻扬州地区;后转隶新成立的第20军在1945年4-6月芷江作战时担任牵制,日本战败投降时在湖南湘阴缴械。

  50.第65师团(警备两旅团制):1943年5月1日在华中以独立混成第13旅团为基干组建,历任师团长太田米雄、坂口静夫、森茂树,编入第13军驻徐州地区,日本战败投降时在徐州地区缴械。

  51.第47师团(太平洋战争特设):1943年5月14日在日本本土以独立第67步兵团按三单位制组建,1944年12月自日本调中国派遣军第6方面军,在中国期间的师团长是渡辺洋;在第20军序列参加1945年4、5月芷江作战;6月紧急转调华北方面军第43军,“八一五”前夕从湖南湘潭到达济南附近,日本战败投降时在泰安缴械。(注:[1]第183页第47师团“1943年5月14日在日本本土以留守第57师团为基干编成”,今依[2]更正,事实上第57师团以留守第8师团为基干编成,直属本土第16方面军。)

  52.第114师团(两旅团制-丁种):1944年7月10日以独立步兵第3旅团为基干在山西另组(侵华战争特设第114师团于1939年9月撤编),隶属第1军驻临汾地区,1945年8月10日华北方面军命令其“迅速集结兵力向平津地区转移…主力8月20日前到达”([6]2卷2册第86页),第114师团计划于15日从临汾出发未遂;“八一五”后在平遥投降,历任师团长中代丰治郎、三浦三郎。

  53.第115师团(两旅团制-丁种):1944年7月10日在华北以以独立混成第7旅团组建,师团长杉浦英吉,编入第12军驻河南郾城地区;1945年3月攻入湖北老河口,6月25日奉命驰援西峡口;日本战败投降时从老河口及西峡口地区转至郾城缴械。

  54.第117师团(两旅团制-丁种):1944年7月10日在华北以独立步兵第4旅团为基干组建,师团长鈴木啓久,编入第12军驻新乡地区;1945年6、7月调关东军第3方面军第44军驻防大赉(今吉林大安),“八一五”后向苏军缴械投降。

  55.第118师团(两旅团制-丁种):1944年7月10日在山西以独立步兵第9旅团为基干组建,师团长内田銀之助,编入驻蒙军驻大同,1945年5月底调上海地区隶属第13军(参见[5]第251页,[1]未记载此项调动);8月12日紧急北调,“八一五”时部分兵力到达张家口与苏军外贝加尔方面军对阵,主力在天津附近,1945年10月6日在天津向美国海军第3两栖军缴械投降。(注:很多中国资料将“八一五”时第118师团列为驻蒙军属下如[1、2、4],不对。据[6]2卷2册第61-63页,远东战役发起后第118师团于8月12日紧急北调蒙疆,13日12时中国派遣军接东京命令急调一个军司令部两个师团到南满,当即决定第118师团改往南满。但13日晚蒙疆方面情报称苏蒙骑兵集群次日可到达张北,驻蒙军紧急要求派兵驰援。14日判明情况后第118师团在行进途中奉命开往张家口。于是停战时第118师团的态势是部分兵力在张家口主力在天津,第118师团投降前夕的隶属当然仍是第13军。)

  56.第131师团(丁种):1945年2月1日在华南由岩本支队改编,师团长小仓达次,编入第23军驻韶关,1945年6月17日列为中国派遣军直辖,沿粤汉线北调华东,“八一五”时到达岳阳以南长乐街,后奉命至安庆缴械投降。

  57.第132师团(丁种):1945年2月1日在华中组建,人员来源于第39师团、独立步兵第5、7、11、12旅团(据[11]第264页),师团长柳川悌,直属第6方面军驻湖北当阳,日本战败投降时在天门缴械。

  58.第133师团(丁种):1945年2月1日在华中组建,师团长野地嘉平,编入新调来华东的第6军担任杭州地区警备,日本战败投降时在杭州缴械。

  59.第129师团(丁种):1945年4月12日在华南以独立混成第19旅团为基干组建,师团长鵜泽尚信,编入第23军驻广东惠阳,日本战败投降时在东莞缴械。

  60.第130师团(丁种):1945年4月12日在华南以独立混成第19旅团为基干组建,师团长近藤新八,编入第23军驻广东汕头,日本战败投降时在顺德缴械。近藤新八列为战犯于1947年在广州被处决。

  61.第161师团(丁种):1945年4月12日在华中组建,师团长高桥茂寿庆,编入第13军担任上海地区警备,远东战役发起后紧急北调,“八一五”时中止于南京,日本战败投降时在南京缴械。(注:据[1]第194、196页:“该师团1945年4月以驻福州的独立混成第62旅团为基干编成”,但独立混成第62旅团直至“八一五”时仍在第6军序列,[2]未列第161师团的构成;又[1]第197页“独立混成第62旅团1945年2月25日以乙支队为基干在福州编成”,[5]第228页独立混成第62旅团“2月1日”,按独立混成旅团番号顺序该时间显然不对,依[2]独立混成第62旅团应是1944年7月10日编成;远东战役发起后第70、118、161师团紧急北调,驻防位置发生变化,一些资料如[1、4]对此未注明或有误。)

  62.战车第3师团:1942年6月24日在华北以骑兵集团改编组建,驻包头,在第12军序列内参加1944年4、5月豫中作战、1945年3-5月老河口地区作战,6月直属华北方面军转调华北,日本战败投降时在北平缴械,历任师团长西原一荣、山路秀男。

  投入中国关内战场的日本陆军师团按年度的异动情况

  1937年——调入第20、5、6、10、14、16、108、109、3、11、9、13、101、18、114师团,组建第26师团,共16个师团;

  1938年——调入第106、110、116、15、17、21、22、104师团,组建第27师团,调出第11师团,共增加8个师团;

  1939年——调入第32、33、34、35、36、37、38、39、40、41师团,调出第20、10、14、16、109、9、101、114师团,合计增加2个师团;

  1940年——调入第4师团、近卫师团,组建第48师团,调出第108、106师团,合计增加1个师团;

  1941年——调入第51师团,调出第5、18、21、33、4、近卫、48师团,合计减少6个师团;

  1942年——组建第58、59、60、68、69、70师团与战车第3师团,调出第6、38、41、51师团,合计增加3个师团;

  1943年——调入第61师团,组建62、63、64、65师团,调出第15、17、36师团,合计增加2个师团;

  1944年——调入第47师团,组建114、115、117、118师团,调出第26、32、35、62师团,合计增加1个师团;

  1945年——组建131、132、133、129、130、161师团,调出第22、37、39、59、63、117师团。

  投入中国关内战场的日本陆军地面师团按其构成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11个战前常设师团(共有17个);

  (2)12个侵华战争特设师团(全部);

  (3)1个太平洋战争特设师团第47师团(共有3个);

  (4)首批三单位制师团第26、21、22师团(共有4个);

  (5)以中国驻屯混成旅团为基干组建的第27师团和以台湾混成旅团为基干组建的第48师团;

  (6)1939年2月、6月,按警备任务在本土编组的10个三单位制师团(全部);

  (7)以常设师团留守人员组建的第51师团(1940、1941年两批共7个);

  (8)1942年2月、1943年5月,由在华独立混成旅团扩编的10个警备两旅团制(丙种)师团;

  (9)以驻本土独立第61步兵团为基干组建的第61师团;

  (10)1944年7月、1945年2-4月,由在华的独立步兵旅团或其他人员扩编的10个丁种师团;

  (11)1个战车师团(共有4个)。

  日本战败投降时中国派遣军属下共有26个师团:第3、13、27、47、104、116师团6个甲种师团,第34、40、61、110师团4个乙种师团,第58、60、64、65、68、69、70师团7个丙种师团,第114、115、118、129、130、131、132、133、161师团9个丁种师团;以及战车第3师团。

  “七七”事变后在中国关内滇西战场作战的日本陆军部队不属于中国派遣军系统,主力是1940年7月10日在日本以第12师团留守部队为基干组建的第56师团,历任师团长渡边正夫、松山祐三。第56师团在南方军第15军序列参加缅甸战役,于1942年4、5月攻占云南畹町至怒江西岸地区,后驻防该区。1944年4月隶属缅甸方面军第33军,5月-次年1月滇西会战在中国军队攻击下溃败,残部退回缅甸。另有缅甸方面军所属第2、18、49、53师团一部于1944年8月后投入滇西会战,失败后退回缅甸。资料[1、5]研究“侵华日军”却未及滇西战场显然是一大疏忽。

  日本陆军在“七七事变”前有17个师团,战争期间组建(含重组、另组,例如第108、109、114师团)156个师团(不含战车师团、高射师团),总计173个师团。但驻防本土的第1总军与第2总军统辖的53个师团中有1945年2月、4月、5月分3次编组的40个师团完全没有作战经历(1945年前编组的师团也可能没有作战经历),则投入中国关内战场的62个师团(含第56师团)占总计133个师团的百分之四十七。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