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1月4日《云南日报》为悼念唐淮源和中条山战役阵亡将士曾发表社论《哀痛悼忠魂》,社论中说:
回忆五年来之战史,如中条山之能坚守四年之久者有几?能以寡敌众,在械劣、粮缺、弹乏险恶之条件下屡挫敌锋,数度实施反扫荡而均获成功者有几?高级将领能身先士卒,杀身成仁者又有几?……
(唐)将军等之死,实为国家之无上损失。将军为国之干城,抗战之支柱。国家损此干城,抗战失此支柱,将增加抗日之困难,平添战争之阻碍,吾人为国惜才,更难禁为之一哭!”
唐淮源(1886-1941),字拂川,汉族,江川县人。为国民党陆军上将。早年参加云南“重九”起义,辛亥革命,北伐战争。抗战中,率部驻守山西省中条山,因陷敌重围,弹尽援绝,誓与中条山共存亡,壮烈以身殉国于山西省中条山县山之巅,是抗日战争中牺牲于战场上的国民党上将之一。
1886年,出生于江川县翠峰乡麻栗园村,未满周岁,父亲弃养(有亡故之说),唐母姚氏,外无叔伯之亲,内无斗米之蓄,佣于乡绅侯氏,苦节抚孤。稍长,伴侯氏子读,因聪明好学,事母至孝,深得塾师胡歧山怜爱,屡有资助。
1909年9月,乡试得中,赴昆明省试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被编入丙班二队,与朱德和同乡金汉鼎等为同学,相交甚厚,义结金兰。其间,加入同盟会。
1911年10月30日,参加云南“重九”起义。11月1日,参加辛亥革命。时云南扩充新军,下级军官十分缺乏,便从讲武堂学生中挑选优秀学生100余人编为特别班。唐淮源与朱德、金汉鼎等同被选入特别班,加紧训练,提前8个月于1911年11月毕业,派往军中,出任排长。
1915年11月,袁世凯复辟称帝,同年12月25日,云南首发讨袁护国,唐淮源随蔡锷将军率领的护国第一军于次年1月出师四川,与陈宦的北洋军作战,时担任副连长。战斗中,唐淮源足智多谋,屡建奇功,升任营长。
1918年,升任步兵第五团团长,旋调四川宜宾县任县长,颇有名声。继后,升任第十五混成旅旅长,参加靖国等役。
1922年初,滇军内讧,唐继尧回滇。3月10日,唐淮源与朱德、金汉鼎离滇。4月达重庆,投四川督军刘湘,6月,川军混战,唐、朱、金离渝赴沪,住上海孟渊旅社,不久移居苏州虎丘李鸿章祠。6月16日,晋见孙中山,后朱德赴欧学习,唐、金入粤参加北伐,始投于第三军,转战入江西。
1927年,唐淮源任国民党陆军学校南昌分校教育长。
1928年10月,国民党南京政府决定整编全国军队,唐淮源调任12师副师长兼35旅旅长。
1933年3月8日,升任十二师师长,督师赣皖甘宁。
1936年10月,任第三军副军长兼十二师师长。
1937年抗战爆发,升任第三军军长。唐淮源所部转战燕赵,挥师冀晋,参与冀西、晋东、晋南诸役,旧关杀敌,晋南肉搏,娘子关一带予敌重创。在华北战场上,率部抗日,屡挫顽敌。
1938年夏,唐淮源所率的第三军,奉命由东北战场转入晋南中条山作战。中条山为兵家必争之地。国民党为了保卫这一战略要地,调集了两个集团军7个整军,一个改编旅,一个游击队,约16万人防守中条山。唐淮源所部第三军,隶属第五集团军,为滇南健儿组成,守中条山中部闻喜、夏县以东区域。自同年十月始,协友军击败敌寇13次大规模的军事进攻,保卫了潼洛。每当前方情况险恶时,唐淮源总是亲自到前方去督战,挽回了许多危局。
1939年4月17日,母亲辞世。唐淮源明志誓死报国,抱定与中条山共存亡之决心。
1941年3月,率部驻守山西省中条山的唐淮源,在与日军的中条山之役的激战中,因双方势力悬殊,陷敌重围,弹尽援绝,誓与中条山共存亡。 是年55岁。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