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线战役 > 敌后战场 > 八路军抗战 > 八路军编制 > 综合资料 > 内容正文

百团大战时105个团沿革(4)
来源:抗日战争图书馆   2019-04-28 14:25:49

  冀察热辽挺进军平西军分区第7团

  冀察热辽挺进军平西军分区第9团

  冀察热辽挺进军平北军分区第10团

  冀察热辽挺进军冀东军分区第12团

  冀察热辽挺进军冀东军分区第13团

  冀察热辽挺进军平西军分区第7团

  1937年11月115师独立团3营营部率1营1连,2营两个连,3营1个连与地方抗日武装合编为晋察冀军区1分区3团,1938年春编入邓华支队挺进平西,1938年5月3团机关一部携2营(含原独立团3营营部一部和2营的两个连)与平西抗日武装合编为11支队33大队,1939年11月,冀热察挺进军十一支队二营和房涞涿游击大队合编为第七团。团部驻涞水紫石口村.1940年4月,第七团挺进平北,七团在矾山堡。1942年2月,冀热察挺进军番号撤销,第七团隶属晋察冀军区第十一军分区。1945年10月初,改称冀察(刘道生)纵队第7旅第19团,1946年7月,改称晋察冀野战军第2纵队第5旅第13团,驻扎在宣化大校场。1949年2月改称67军199师595团.1986年6月,改编为陆军第67集团军步兵第199师,595团, 1998年9月,济南军区第67集团军撤消,第67集团军第199摩托化步兵师595团转隶第26集团军建制。2003年11月30日,改编为摩步199旅某营2017年5月,整编为第80集团军合成第199旅某营

  冀察热辽挺进军平西军分区第9团

  9团前身为1935年12月由陕北红军 绥吴战斗团、米西游击师、清涧红四团合编的红二十八军。 1937年8月,红二十八军编为八路军一二0师三五八旅七一六团二营。9月28日改编为宋时轮支队又称雁北支队,1938年5月,在宛平县西部与邓华支队合编为八路军第四纵队(宋支队编为四纵队十二支队,下辖三十四大队、三十六大队和骑兵大队)。1939年11月,冀热察挺进军十二支队34、36大队和骑兵大队、平西游击队的一部分合编为第九团;团部驻涿县张坊1942年2月,冀热察挺进军番号撤销,第九团隶属晋察冀军区第十一军分区,1944年1月31日,第九团编入机动旅开赴延安。1944年4月,机动旅改编为教导第二旅,第九团隶属。8月改称陕甘宁边区留守兵团教导第2旅9团,1945年9月,教导第二旅抽调一团、五团、独立团三个团开赴东北、华北。10月教导第二旅留下的九团、三十四团和教导第一旅改编为教导旅。毛主席授予这支部队光荣称号“红星部”。从此“红星部”就成了教导旅的代号。教导二旅的九团、三十四团、骑兵团编为教导旅第二团,代号“前进”.1947年2月10日编入陕甘宁野战军仍为教导旅2团,3月16日改称西北野战兵团教导旅2团,7月31日改称西北野战军教导旅2团,10月11日编入新组建的西北野战军第6纵队仍为教导旅2团,1949年2月1日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军16师47团。1952年10月,16师部改编为空军第25师。1953年5月27日,十六师改番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农业建设第五师。第47团改称农5师13团。

  冀察热辽挺进军平北军分区第10团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在辽宁白乙化组建抗日游击队,1936年转移到绥远改编为抗日先锋队,1938年挺进冀东与冀东抗日联军合编为华北抗日联军,1939年11月,抗联和白化乙平西游击队的另一部分编为冀热察挺进军第十团,1940年4月,第十团挺进平北,十团在永定河以北。1942年2月,冀热察挺进军番号撤销,第10团隶属于晋察冀军区第12军分区,1945年10月初,改称冀察(刘道生)纵队第8旅第22团,1946年7月,冀察纵队第八旅番号撤销后,第22团、第24团合编为冀察军区独立第五旅,第22团改称13团,9月改称冀热察军区独立第5旅第13团,1947年10月上旬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冀察热辽军区独立第2师第4团,1948年3月随所在师编入新组建的东北野战军第11纵队为第32师第94团,同年11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8军第143师第427团。1950年11月,48军143师从广东曲江北上到辽宁省阜新改装为火箭炮兵,12月,143师师部改编为炮兵第2训练基地。1951年3月10日,炮兵第2训练基地改称炮兵第21师(火箭炮),第427团改编为火箭炮兵第201团。1951年7月入朝。1953年10月,从朝鲜回国进驻辽宁省阜新地区。1955年2月8日,炮兵第21师改称炮兵第11师,火箭炮兵201团归建炮九师,驻太湖边梅园, 1983年1月,划归陆1军建制。1985年9月,调归南京军区直属。1987年2月,划归南京军区司令部建制。1991年2月,转隶上海警备区。1992年11月,转隶陆军第1集团军建制。2017年4月18日,改编为第72集团军炮兵72旅某营.

  冀察热辽挺进军冀东军分区第12团

  1939年12月,在平西门头沟斋堂,以冀东大暴动后正式组成冀东第一支主力部队——八路军第4纵队苏[梅]陈[群]支队。12月扩编为冀热察挺进军第12团.1940年7月改称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冀东分区第12团,1944年7月改称冀热辽军区第16分区第12团,1945年1月,改编为冀热辽第16军分区第12团。8月中旬,第12团向东北挺进。9月5日,第12团进驻沈阳。下旬,第12团移驻本溪,冀热辽军区第16分区第12团扩编为冀热辽16军分区第21旅,团机关之一部及部队改称冀热辽16军分区第21旅第12团,1946年1月编入东北民主联军辽东第3纵队为第8旅第23团。同年7月13日改称东北民主联军辽东第3纵队第8师第23团,1948年1月改称东北野战军第3纵队第8师第23团.1948年11月17日,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0军第119师356团。1985年9月,改称陆军第40集团军步兵第119师第356团。1998年9月,改编为摩托化步兵第119旅某营.2017年整编为第79集团军合成119旅某营

  冀察热辽挺进军冀东军分区第13团

  13团的前身是以冀东大暴动武装为基础组建的包森支队,后改编为冀东13团,1945年挺进热河编入冀晋纵队(亦称赵尔陆纵队或热河纵队)第2旅为4团,1946年4月热2旅与冀中纵队1旅合编为独2旅,该团仍为4团,6月随所在旅改编为冀热辽军区独13旅37团,1947年8月随旅编入东北8纵队22师64团。1948年11月17日,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5军第133师397团。1952年8月,133师397团转隶第46军建制。1970年初,改番号为陆军第138师412团。1986年6月正式整编为陆军第26集团军步兵第138师412团。2003年9月,138师缩编为138旅某营。2017年整编为第80集团军合成第138旅某营。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