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129师 > 内容正文

八路军129师的来历
来源:梦幻之风 百家号   2018-12-25 14:14:42

  红四方面军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1927年黄麻起义后成立的红7军,黄麻起义失败后余部后发展为红11军31师。加上在六霍起义和商南起义中诞生的红32、33师改编成红1军。1930年,红15军与红1军合并成红4军,军长为邝继勋,政委曾中生,参谋长徐向前。

  1931年10月底,由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红4军(辖10、11、12师)、红25军(辖73、74、75师)组建成立红四方面军(亦称红4军团)。11月7日,在湖北省黄安县(现为红安县)七里坪镇建立,徐向前任总指挥,陈昌浩任政委,刘士奇任政治部主任,实际领导权由张国焘控制。

  红4军军长徐向前(兼),政委陈昌浩(兼);红25军军长邝继勋,政委为王平章。原红4军军部改为红四方面军总部,两军所辖各师归总部直接指挥。时为中国共产党控制下仅次于中央红军的军事力量。不久,又建立红9军(辖25、27师),全军共有6个师,总兵力30000余人。

  1931年12月下旬,红四方面军攻克鄂东重镇黄安获重大胜利后,《红色中华》报道中即称红四方面军为“红军第4军团”。史载此时在鄂豫皖苏区活动和取得上述战绩的红军非红四方面军莫属,故红4军团即是红四方面军无疑。

  1932年7月开始,国民党军队以30万人的兵力,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发起围剿,这是第四次反“围剿”战争的一部分。10月12日,红四方面军主力离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除留下74、75师及各独立部队编成红25军由沈泽民负责坚持游击战之外,军部和主力10、11、12、73师及少共国际团共20000余人转战陕西南部,取消各军番号。途中减员5000余人。

  1932年12月,红四方面军转移到位于四川、陕西边界的通江县,在四川省通江县建立了川陕革命根据地总指挥部。

  1933年7月,红四方面军击败川军的三路围攻,力量迅速发展,遂将所辖四个师升格为军,依次改编为红4军、红9军(军长何畏、政委詹才芳、副军长许世友、参谋长王学礼、政治部主任王新亭)、红30军(军长余天云、政委李先念,辖88、89、90师)、红31军(军长王树声、政委张广才,辖91、92、93师),又将川东游击队改编为红33军(军长王维舟、政委杨克明、副军长罗南辉,辖97、98、99师),共辖五个军,总兵力达50000人。

  1933年10月至1934年8月,红四方面军再一次击败以刘湘为首的川军的六路围攻,歼灭大量川军部队,并缴获众多武器等物资,大大充实了红四方面军的实力,使川陕革命根据地到达顶峰时期。此时,红四方面军辖五个军十一个师三十二个团约80000人。

  1935年1月22日,长征途中的中共中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电令红四方面军“实行向嘉陵江以西进攻”,策应中央红军作战。接电后,红四方面军在广元县旺苍坝召开紧急会议,决定迅速打造船只,解决渡江工具;收缩东线部队,主动出击陕南,调动敌人北移,创造渡江条件。红四方面军随即发动广昭战役,意图开辟川甘边根据地,战役受阻。

  1935年3月29日至4月21日,红四方面军发起了强渡嘉陵江战役,歼灭川军近万人,占领嘉陵江以西大片地区。随后,红四方面军放弃川陕苏区,部队及撤出的苏区地方干部共计10万人西进,夺取茂县、理番县、松潘等地,开始长征。

  1935年6月18日,红四方面军一部在四川懋功与红一方面军会师。6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懋功县两河口召开常委会议,决定统一领导指挥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张国焘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徐向前、陈昌浩任中革军委委员,原川陕苏区的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历史结束。

  1935年8月,两军混编共同北上,红四方面军主力和中共中央军委为左路军。不久,张国焘率左路军穿过松潘草地到达阿坝后,拒绝继续北上,南下再过草地,希望能在西康创建根据地,但屡遭挫折,部队损失严重。

  1936年6月,红四方面军与长征到达甘孜地区的红2、6军团会师。7月2日,根据党中央的指示,红2、6军团正式编成红二方面军。红军总部决定将红32军编入红二方面军建制。这时,张国焘在党中央的耐心争取和红二、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的强烈要求下,同意北上同中央红军会合。7月初,红二、四方面军编成左、中、右三路纵队北进。左路纵队,由红4军(10、11师)、红30军(88师)、红二方面军组成,由贺龙率领,7月3日从甘孜地区出发;中央纵队,由红4军(12师、独立师)、红9军、红31军93师和红四方面军总部组成,由徐向前率领,7月2日从炉霍地区出动;右路纵队,由红5军、红31军91师组成,由董振堂率领,7月10日从绥靖(大金)、崇化地区出动,负责后卫。7月27日,中央批准红二、四方面军组成西北局,张国焘任书记,任弼时任副书记。

  1936年10月,红四方面军同红一方面军在会宁地区胜利会师。12月2日,朱德、张国焘率红军总部到达保安同党中央及中革军委会合。此时,红4军、红31军于“西安事变”后向东开进,于1937年1月到达三原、淳化地区。

  1936年10月下旬,红四方面军总部率红5、9、30军及骑兵师共21800余人,根据党中央和中革军委的指示西渡黄河。11月10日,中革军委电令授予渡河部队“西路军”称号,指示组成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并指定陈昌浩为军政委员会主席,徐向前为副主席,统一指挥西路军的作战行动。由于敌人的强大和处境的恶劣,虽经半年的征战厮杀,付出了重大牺牲,到1937年4月,西路军终遭失败,余部的一部800多人由李先念等率领转战祁连山,在中央代表陈云的接应下,至新疆后返延安;另一部900余人在王树声、李聚奎等率领下分散游击绕回陕北。

  1937年8月,红四方面军余部近20000人和红29军等整编为八路军129师。刘伯承任师长,徐向前任副师长。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