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线战役 > 敌后战场 > 八路军抗战 > 重大战役 > 内容正文

沁源围困战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综合   2018-10-18 20:57:24

  沁源围困战,又称沁源战役,是中国抗日战争中,中日双方在山西省长治市沁源县发生的交战。如后扫荡太岳抗日根据地北部后,留置部队于沁源及周边地区,沁源地方武装和民兵在八路军太岳军区主力一部配合下,在山西省沁源地区对日军进行的围困战。在八路军的不断骚扰下不断收缩阵地,最后被迫退出。沁源围困战是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创造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典型缩影,曾受到中共党中央和时任中央政治局主席毛泽东的高度评价。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太岳军区一部在地方武装和民兵配合下,对日伪军占领的沁源县城进行长期围困的作战行动。

  1942年10月,日军对太岳抗日根据地北部地区进行“扫荡”,并修筑安泽至沁源、沁县至沁源、临汾至屯留公路。日军行动受挫后,于11月中旬,将主力撤离,但留置第69师1个营及部分伪军,据守沁源县城及周围阎寨、中峪店、交口等11个据点,企图分割太岳抗日根据地。中共太岳区委和八路军第129师太岳军区决定,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下,依靠广大群众,广泛开展群众性的游击战争,实行长期围困,打破日军的企图。随即由中共沁源县委与太岳军区决死第1旅第38团共同组成围困作战指挥部,统一组织力量,展开围困斗争。指挥部及时动员从日军侵占的11个据点内转移出来的居民,以及离日军据点5公里以内和运输线2~3公里以内村庄的居民全部迁出疏散,实行空舍清野,先后转移出来的群众达1.5万多人,使日伪军无法就地取给,难以组织伪“维持会”。同时,决死第1旅以第38团和第25、第59团各一部为骨干,与县、区地方武装和民兵相结合,组成13个游击集团,在围困斗争指挥部统一指挥下,各游击集团对日伪军广泛开展麻雀战、狙击战、地雷战、伏击战和破击战, 昼夜袭扰,持续3个月,使日伪军伤亡不断增加,交通不断遭破坏,补给日益困难。

  1943年1月,日军以第36师1个营接替沁源防务。换防后,日军放弃9个外围据点,专守沁源县城关和交口两个据点,并抢修沁源至沁县的公路,力图依托沁县进行补给。围困作战指挥部继续开展群众性游击战,在日军侵占的点线周围,遍布地雷,不断给日伪军以杀伤。同时,组织群众在武装掩护下抢耕、抢种,并利用夜暗摸进日军据点及附近村庄搬运粮食,先后夺回粮食7000余担。8月,日军又以第62师的1个营接替沁源的防务。沁源军民愈战愈强,一面战斗,一面生产。全县无一村建立伪“维持会”,无一人投降。被围日军则两易防务,3次收缩阵地,被迫龟缩在约0.1平方公里的山头上。晟后,不得不于1945年4月11日,在驻沁县日军干余人的接应逃离。在两年半的围困战中,共歼日伪军8000余人,创造了群众性长期围困战的范例。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