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先俊,1882年出生于湖南省宁乡县道林。1904年留学日本,学习军事,两年后,以优异成绩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回国后先后在长沙、江苏镇江等处新军营任教习、管带等职。1911年4月27日,广州黄花岗起义。10月10日,武昌起义。革命形势席卷全国。新疆巡抚袁大化为了对抗革命势力,到处网罗人才,时刘先俊的舅父陶森甲为寿春镇总兵,与袁大化与交情,便将刘先俊推荐给袁大化,10月,刘先俊到达迪化,途中还结识了同去新疆任职的同乡易道造,一路上,刘先俊向易讲解革命道理,宣传革命思想,易大为折服,思想转为革命,后来刘先俊组织起义时,易道造慷慨捐资,成为迪化起义的中坚人物之一。
刘先俊来到迪化后,袁大化任为督练处教练官,刘辞而未受。他以城外观音寺为总部,召集万象春、张英杰等革命党人,组成起义的领导机关,商讨起义事宜,设立了攻击部、防卫部、机要部等指挥机关,购买枪弹,筹备军需钱粮。会议还决定革命党人分途运动,策反清军,刘先俊联络巡抚衙门卫队长王学斌,万象春联络骑兵第三营教官苏国良及各连军官,其他志士策反警官桂麟等等。
此时风传伊犁总兵志锐、新疆巡抚袁大化、皇族载润和陕甘总督长庚准备拥戴宣统帝西迁,以与革命党人抗衡,刘先俊决定于10月25日起义,不料起义风声泄露,10月20日,巡抚袁大化派兵搜捕,因革命党人及时藏匿,未损一人。刘先俊决定将起义推迟到11月10日。不料这个情报又被袁大化的爪牙张华龄侦知。11月9日,袁大化逮捕了义军骨干刘鼎坤。刘先俊带着张玉琪秘密奔赴古城,联络哥老会众300多人,重组起义领导机关,刘被推为元帅,下分九路,分别由刘海江、陈守堂、唐晓云、贺玉仙、喻少良、张兴怡等担任统领。不幸的是,起义计划再次泄露。12月20日,袁大化侦知起义领袖为刘先俊,袁宣布全城戒严,并命令马队营官刘雨沛逮捕刘先俊。28日,混进革命队伍的符西垣、肖炳南叛变,向袁大化供出了起义部署和起义名单,袁大化即按名单抓人,当天即有起义军第七路军统领唐晓云和第二路军统领陈光模被杀害,李寿南、陈菊芳等骨干被捕。在这关键时刻,刘先俊决定提前起义。当晚9时,刘先俊率革命志士100多人向巡抚衙门攻击,一举占领了协署。随后,刘先俊进攻抚署,遭到清军大队人马阻击。原先答应起义的卫队队长王学斌、马队教官苏国良见义军势力单薄,难以取胜,便将枪口对准义军,义军伤亡惨重。刘先俊率部转攻督练公所,又没有攻下。于是刘先俊果断改变起义计划,全力以赴直捣陆军炮队,敌炮队营军官邓玉山负隅顽抗,被义军击毙。因敌炮队反攻,义军不支,只得败退。转攻警察第一区,喻少良和贺玉仙率先发起冲锋,但内应桂麟背信弃义,加上警察第一区警卫森严,又未能攻克,最后义军退入协署固守。
此时,袁大化对义军扬言,放下武器,倒戈相向者,赏银100,但义军不为所动,誓与迪化共存亡。29日中午时分,袁大化命令协统王佩兰炮击协署,猛烈的炮火将协署夷为平地,义军几乎全部牺牲。刘先俊潜伏于刘猛将军祠后院,不久被韩启凤发现被捕。袁大化派人审讯刘先俊,刘先俊坚贞不屈,袁大化决定将其杀害,刘先俊临刑前高呼:“寄语袁抚,毋杀同胞,上天干怒!”说毕英勇就义,年仅29岁。刘先俊遗骨后来由刘先任护送回湘,其他烈士后来都被安葬在“湖牵义园”、“湘军义园”、“同善堂义园”等处。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