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干,字直卿,1888年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县清泰都葛家山(今开慧乡)。李承干早年就读于湖南高等实业学堂。1906年,赴日本留学,加入了中国同盟会。辛亥革命爆发后,李承干毅然辍学回国,到武昌投军,在黄兴的战时指挥部工作。1912年,李承干再次东渡日本,入东京帝国大学电器机械科学习。1917年,李承干回国,任湖南省长公署实业科长兼技正、福州电气公司工场部部长。1920年,李承干任汉阳兵工厂电机课长兼兵工学校教官。1926年,李承干任九江兵工试验厂厂长。1927年北伐军攻克南京后,李承干任金陵制造局工务科长,潜心研究枪械、弹药制造。制造局改兵工厂后,李承干任厂长,他是我国兵工企业创始人之一。
上海“八·一三”抗战爆发后,南京吃紧,金陵兵工厂奉命迁往重庆。1938年3月1日,李承干租了两个小民营工厂将兵工厂复工,改为国民党兵工署第二十一兵工厂,李承干任厂长兼兵工署副署长。当时,国民党规定各兵工厂的职员都要加入国民党。他曾三上辞呈,宁愿不当厂长,也不愿加入国民党。
从1934年起,李承干主持改进光绪年间就开始生产的老产品水冷式马克沁重机枪,增加产量1倍多;1940年停造了原生产的启拉利轻机枪,改产捷克式轻机枪:1943年主持将汉阳式步枪改型为中正式步枪,改进宁造24年式马克沁水冷式重机关枪,提高了性能和零件的互换性;1944年主持试造120毫米迫击炮,重量仅有212.7公斤,比法国的同类型炮轻一半。他还主持改进了82毫米迫击炮弹仿造美式破甲枪榴弹。从1938年到1945年第二十一厂共生产中正式步枪8.65万支,汉式步枪20.6864万支,捷克式轻机枪9491挺,马克沁重机枪1.8068万挺,启拉利轻机枪342挺,82毫米迫击炮7611门,82毫米迫击炮弹321.2252万发,82黄磷弹17.17万颗,黄磷手榴弹31.15万颗,120迫击炮49门,120迫炮弹3288颗,TNT药包206.1334万个以及其他产品若干,此外,还修复了大批枪械,为此,李承干荣获国民政府嘉奖9次。李承干在兵工企业工作20年,由少将升至中将军衔。
抗战胜利后,李承干在重庆秘密加入共产党。他向兵工署建议兵工厂与钢铁厂合并的设想,希望兵工厂能兼作民作,有利民生。由于蒋介石悍然发动内战,他的和平建设憧憬化为泡影。1947年3月,李承干毅然辞去厂长职务以兵工署副署长身份赴美考察工业。1948年,李承干回国后,任南京永利化工公司协理兼厂厂长。南京解放前夕,李承干积极组织职工开展护厂保产斗争,拒绝将厂迁往台湾
1951年,李承千加入民主建国会,任该会中央常委。次年任国家预算委员会副主席。1954年,李承干任国家计量局首任局长。他还曾任第一、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人大预算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一、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等职。1959年1月,李承干在北京病逝,终年71岁。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