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华,字玉生,1879年出生于湖南省益阳县十九乡(今益阳市泉交河乡)。杨振华自幼聪颖好学,爱行侠仗义。清末投身于清军,后受黄兴反清革命思想的熏陶,投身民主革命,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7月31日宋教仁、谭人凤等人在上海北四川路湖北小学校正式成立了中国同盟会中部总会。此时,声势浩大的保路运动席卷全国,两湖志士决定乘势发动武装起义,焦达峰遄返湖南筹划,在长沙落星田定忠客栈成立革命机关,委任陈作新负责运动军队。陈受命之后,与新军代表安定超、杨振华等人在小吴门外军路侧,组织“日新社”,门口悬挂“日新成衣社”招牌,以此作为联络军队的专门机关。
1911年10月22日,长沙光复,杨振华率部占领军火库,并受焦达峰之命率队接收抚台衙门,作为湖南都督府的办公地点。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杨振华任湖南都督府军械部长。不久,因参与平定长沙兵乱,获都督谭延闿信任,任湖南先锋水师统领,领兵5营,驻澧县、安乡、湘潭等地。后兼任湖南都督府高等顾问、模范水警学校总理等职,授陆军少将军衔。
1916年,杨振华率益阳矿警追随程潜开展驱汤(芗铭)运动,最终将汤芗铭赶出了湖南。大局安定,杨振华任湖南水警厅长、湘军第四师第二旅第三团团长、水警第二专署署长等职。1917年11月上旬,周则范响应孙中山领导的护法运动,率湖南第五区守备队2000多人起义,杨振华参加护法运动,任湘西援军第三路第三梯团团长,授陆军中将,隶属于湘西护法军总司令周则范指挥,曾率部在津市、漕县、公安与北洋军作战。
1919年,谭延闿、赵恒惕逼程潜离乡,周则范首先通电拥护谭延闿为湖南总司令,周之部下廖湘芸反对拥谭。周则范闻讯,派杨振华去见廖,提出合作,将廖部编为第四梯团,委廖为第四梯团团长。同年秋,廖湘芸起兵杀周则范,并视杨振华为周心腹,故假称新婚,在杨振华前往贺喜时将其捕杀于安化马辔市,杨振华终年40岁。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