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端六,名杨冕,后易名超。1885年端午节后一日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县青山铺,其母为他取名端六。杨端六7岁入家塾读书。1900年,他的祖父和父亲在一个月内相继去世,家无恒产,杨端六考入了有奖学金的、由名儒皮鹿门(锡瑞)主持的善化学堂,次年,转学到完全免费的省城南师范馆。1903年,杨端六在长沙乡下(后到浏阳)当小学教员。1906年,杨端六留学日本,先入宏文学院学习中学课程和日文。1908年,杨端六得到清政府驻日本管理留学生机构的批准,补为官费生,旋考入东京正则英语学校,后来又转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冈山第六高等学校,秘密参加了孙中山、黄兴领导的中国同盟会。1911年10月,武昌起义。杨端六回国和同学们组成了“海军陆战队”,杨端六担任秘书长。
辛亥革命后,杨端六在《长沙时报》社担任撰述。1912年,杨端六任《民国日报》经理。这家报社既是一个反袁的言论基地,又是一个秘密的联络机关。在袁世凯派人刺杀了宋教仁以后,《民国日报》攻击袁氏不遗余力。不久,杨端六到了英国,进入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攻读货币银行专业。1920年,杨端六由英国回国,任《东方杂志》撰述,并在吴淞中国公学兼任经济学、会计学教授。1921年10月25日,杨端六担任了罗素在长沙的第一次演讲的翻译,讲题是《德国布尔什维克主义与世界政治》。杨端六自己也对长沙的听众讲了《社会与社会主义》、《同业组织问题》(即基尔特社会主义)和《介绍罗素其人与罗素一夕谈》3个专题。毛泽东还把端六的一次讲话记录了下来,用“杨端六讲,毛泽东记”的署名,登在1920年10月31日长沙《大公报》的第十版上。
1926年,杨端六任中央研究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并由杨杏佛的介绍,参加了国民党武汉大学成立后,杨端六先后担任教授兼经济系主任、法商学院院长和教务长等职务。1931年,钱昌照向蒋介石介绍胡适、钱端升、杨端六等23人分批为蒋讲课,杨端六从这时起认识了蒋介石。1933年11月2日,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第三厅厅长朱培德调任他职,杨端六继任厅长。1935年5月4日,第三厅改为审计厅,杨端六仍任厅长,并被授予上将军衔。1938年因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审计厅被裁撤杨端六仍回武汉大学教书。后来,杨端六被指定为参政员。1945年国民党召开“六大”,杨端六未曾出席,仍被选为国民党六届中央执行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杨端六仍任武汉大学经济系教授。20世纪50年代初期,杨端六曾被任命为中南军政委员会财政委员会委员。1956年,杨端六参加民革。1966年9月30日杨端六病逝,终年81岁。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