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燊,字乐谷,自号抱蜀子。1864年出生于湖南省衡山县(今衡东县白莲乡)。出生那年恰逢甲子,邻里长者预言:“此子长大,必有出息。”其先祖由江西迁来衡东定居,其祖父奎照投军广西,得军功保举同知,其父熙亦官至知州。向燊年幼时颖悟过人,12岁读完《四书》、《五经》,稍长至湘潭求学,受业于王闿运门下,对《毛诗》典籍颇为精通,善书法,早年法钟元常(繇),丰腴莹厚,继仿李仲璇,用功至深,尤多异趣。篆写盂鼎,方拙入古。藏有敦煌唐画佛,为世所宝。书法遒劲有力,与谭延闿齐名。
1904年春,向燊赴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学习,并由此结识了孙中山、黄兴、陈天华等民主革命志士,受他们的影响,民主革命意识与日俱增。1905年,同盟会成立,向燊毅然加入。1906年,向燊毕业回国,任衡州府中学堂和南路实业学堂监督。他倡导新学,名声大噪。1909年,湖南成立谘议局,向燊被选为议员。和谭延闿一道,试图通过议会,兴利除弊,做出一些对人民有益的事情。1910年,向燊与族人向首谦等自筹资金,以“相尚以道,惟德化人”为宗旨,创办了尚德小学,为当地培养人才。
1911年初,衡山喻明震出任甘肃藩司,函邀同乡陈贞瑞赴甘任职。陈贞瑞与向燊友善,邀向同行。1911年夏,向燊与陈贞瑞一同抵甘,喻明震推荐向燊为巩(陇南)、秦(天水)、阶(武都)地区道台,道台公署设在秦州。不久革命党人黄钺抵达兰州,他以故人之子身份拜见陕甘总督长庚(黄钺父黄万里随左宗棠去新疆平定阿古柏叛乱时与长庚共事),长庚命他为甘肃督练公所总参议。黄钺利用这个合法地位,组织“大同会”暗中特色革命同志,发展革命势力。他秘密与革命党人周昆、陈贞瑞商讨革命策略,经陈贞瑞介绍,与向燊取得联系。
1911年10月22日,陕西革命党人在张凤翔、钱鼎领导下宣布独立,一举光复西安,陕西独立。长庚立即在甘肃组织“东征军”,开赴陕西,企图扑灭革命烈火。同时命令黄铽率兵一部去秦州布防,配合东征军作战。12月,黄钺率500士兵抵秦州,并与向燊密商起义。向燊向黄钺介绍了秦州的地形、衙门的分布,仓库所在地,城防军驻扎处等情况,并表示:“义军入城,城防军决不抵抗,并配合起义。”
1912年3月初,甘肃清军攻陕,西安革命形势岌岌可危,黄钺决定起义。3月10日晚,黄钺以所部士兵2000多人,兵分三路,向秦州城内既定目标进攻,黄钺率40多人赴道台公署,署门大开,向燊着军装,率僚属整队迎接革命军。11日晨,黄钺、向燊宣布起义成功,并设都督府于原道台署,公推黄钺为临时军政府都督,向燊为副都督。
1912年6月,临时军政府被袁世凯逼令解散,黄钺等人解甲南归,向燊在秦州处理善后事务,继续统领军政府部队,仍任秦巩阶道台。后来袁世凯任命赵惟熙为甘肃都督,赵系前清官僚,除了悬挂新国旗外,其余一切体制照旧,向燊极为不满,曾于1912年12月4日向黄钺写信陈述甘肃情况,并写就如何治理甘肃的条议13条通过黄钺上交给国务院。
1915年底,袁世凯谋求称帝,拉拢革命党人拥戴和劝进,向燊不齿袁世凯的为人,辞去道台职务,回湖南老家,继续开办白莲尚德小学,并任校长。1916年,向燊出任湖南省财政厅长。1918年,向燊弃官回乡,后隐居上海,以卖画为生。1928年,向燊病逝,葬攸县小集湾田,谭延闿为其撰写墓志铭。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