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华式,字锡成(城),1882年出生于湖南省新化县大同团(今新邵县岱水桥乡)。年少家庭贫寒,后以种茶致富,刘华式聪明好学,成绩优异,1905年被清政府选派赴日本留学,就读于海军学校,为第一期留日海军学生。辛亥革命爆发后,刘华式回到上海参加革命。
1912年南北议和后,北京政府任命刘冠雄为海军总长,刘主张“资历第一”,对于留日海军人员,认为资历不够,不予重视。在黄兴等人的坚持下,刘华式于9月6日任海军部军务司司长,对海军制度的研究、建立与改进,很有建树。1913年1月17日,刘华式授海军中校。1914年5月25日,刘华式晋升海军上校。1916年2月6日,刘华式任海军部参事,7月7日,刘华式调任海军部视察。1917年8月6日,刘华式当选战时国防事务委员会海军委员。11月15日,兼任海军地方捕获审检厅评事。1919年11月25日,刘华式被北京政府授予二等文虎勋章、海军少将衔。1922年8月,刘华式赴东北,任东北保安司令长官公署航警处课长、东北海防舰队海事编译局局长,撰述、翻译了《日俄海战史》等许多珍贵的资料。1927年8月6日,刘华式任北京陆海军大元帅府军事部海军署参事。1929年3月27日,刘华式任陆军编遣委员会海军编遣区办事处(主任杨树庄未到职,由陈季良代理)总务局局长。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刘华式回乡隐居。他热心于地方公益事业,在西冲通往筱溪的丛山途中建一茶亭,名“慈惠亭”,供来往者休息;他首创了“复民学校”,免费供贫穷子弟上学。他还捐资修乡道、桥梁与饮水井,逢年关或荒年,开仓赈济,每户施谷一斗或一斛。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刘华式作为开明士绅受到人民政府的保护。1950年3月,刘华式去台湾。1955年10月,刘华式病逝,终年73岁,葬台北阳明山第一公墓。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