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礽祺,字牖辅,号友孚,1887年出生于湖南省华容县胜峰乡东岭村。1910年,刘礽祺任县黄湖书院及县模范小学教员。1916年,刘礽祺弃教从戎,入湘军讲武堂学习。1920年9月,刘礽祺任河南督军徐州督办署参谋长,参加了第一次、第二次直奉战争。1924年,刘礽祺任冯玉祥、孙岳所组织的国民军第二军旅参谋长。1927年,国民革命军攻克南京,他被牵连下狱,四个月后获释并恢复军职。1928年,刘礽祺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十七军参谋长、副军长,驻河北遵化县。1930年4月,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三方合作反蒋,刘礽祺率独立第十旅加入反蒋行列。不久,刘礽祺听从蒋介石劝说,接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指挥,改任国民革命军第八十四师副师长。1936年10月28日,刘礽祺授少将军衔。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刘礽祺率部抗日,在山西大同北的长城独石口歼灭日伪军一个骑兵团,并将所俘日军官兵带到太原市游行示众,受到人民称赞。是年9月,日军占领大同后,向太原推进,刘与军长高桂滋率部在大同以北抗击日军,并配合八路军一一五师歼灭由山西灵丘向平型关进犯之敌,促成平型关大捷。1938年2月,朱婴奉董必武的指示回华容创办东山中学,刘礽祺欣然担任该校董事。
1941年1月16日,刘礽祺任第十七军副军长。同年5月初,日伪军10余万发动中条山战役。5月7日午夜,日军向第十七军防守的横岭关阵地发起进攻。次日,由于左翼和右翼防线连续被敌击破,第十七军被迫退守横垣大道以西山地。此时高桂滋带领第十七军军部自皋落南的柴家古垛村转移到夏县的架桑村,企图与第五集团军司令部取得联系,但因马村被日军占领而未成功。部队也被敌人冲散,高桂滋和刘礽祺等被垣曲县农民郑中义和郭玉臣遇见,将他们藏在石头圪塔村的一座天主教教堂中。六七天后被日军发觉,郑、郭二人又将他们转移到曲沃县藏身,以后被护送过铁路转到吉县,由此渡过黄河回到陕西。
1942年12月,刘礽祺任华潼师管区司令,负责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二军、第十七军等三个军的兵源补充事宜,有力地支援了前线抗日。1946年7月31日,刘礽祺任中将,后退役。刘礽祺晚年寄居在高桂滋家中,没有自己的房屋和家产,但他同情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1949年11月重庆解放前夕,胡宗南多次动员刘礽祺和高桂滋去台湾,他躲在市郊农村迎接解放,避开胡的纠缠。1951年,刘礽祺响应中共西北军政委员会的号召,到西安参加土地改革和思想改造运动。后应聘为陕西文史馆馆员。1964年2月29日,刘礽祺病逝于西安,终年77岁。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