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抗日战争图书馆 > 《湖湘三千国民党将领》 > 内容正文

彭诗圭
来源:无湘不成军的博客   2018-12-17 11:39:00

  彭诗圭,字复白,1899年10月出生于湖南省湘乡市月山乡洲上湾。童年好学上进,熟读四书五经,为乡邻所称许。1911年,彭诗圭入湘乡县东山高等学校读书,1913年,考入省立长沙甲种工业学校学习。求学期间,目睹军阀混战,列强蚕食,国人面临亡国灭种之灾,认定惟有中山先生的政策和主张方能救国救民,立志投笔从戎,于1918年入衡阳镇守使署当兵,参加护法联军,与北洋军作战。1922年,彭诗圭入湘军讲武堂第一期步兵科学习,毕业后任湖南陆军排长、连长,参加了谭赵战争。1923年,彭诗圭随军入粤,参加讨伐陈炯明之役。1924年,彭诗圭奉调广东韶关湘军讲武堂(即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官学校,后合并为黄埔军校),先后担任第二、三、四、五期教官、学生队队附、队长、大队长。1926年,彭诗圭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军第五师中校团参谋长,参加北伐战争,随部攻克吉安、南昌,升任师参谋长,随军光复南京。

  1929年,彭诗圭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军第一旅第二团上校团长。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彭诗圭率部参加开封、十字河、朱仙镇之役,以一团兵力击溃敌军一个师,获颁奖金10万。1932年春,彭诗圭任国民革命军第五十师第一四八旅上校副旅长。1933年,彭诗圭任少将旅长。1934年夏,彭诗圭入南京中央军校高等教育班第三期受训。1935年7月,彭诗圭考入陆军大学第十三期学习,后奉令回原部任职。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第五十师第一四八旅暂留后方担任粤汉铁路宜章至岳阳段的护路任务。1938年3月台儿庄会战开始,第五十师奉命增援徐州战场。彭诗圭适母丧回籍,受命后移孝作忠,迅即率部奔赴台儿庄前线,参加战斗。据守运河岔河镇至禹王山阵地,率部突入湖山、锅山敌阵,进行夜袭、巷战,击溃敌军,夺回戴庄,统帅部为其颁发三等宝鼎勋章及奖金5万,并任命其为代理师长。同年4月,日军大量增援反扑,直逼邳县。彭诗圭率部与日军苦战兼旬,始终坚守阵地,阻滞其进军。5月上旬,汤恩伯率部由徐州向皖北撤退,彭诗圭奉命担当掩护任务,坚持战斗至15日才率部撤退,一周后抵安徽境内,遭到日军投弹扫射围击,副师长彭璋牺牲,各部均损失惨重。彭诗圭在血泊中重新集结部队反击日军,激战后终突出重围。且撤退途中仍时有敌军胶着,彭诗圭积极采取军民结合、虚实互用的方法,指挥分段阻敌,率部且战且撤,由安徽经河南等地,于8月初撤抵预定目标湖北咸宁,圆满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完整保全了第五十师建制,部队整编后归属陈诚部。另外在撤退途中,遇战场各部之落伍伤病散兵万余人壅塞重要道路。为清理行军路线及使同胞免遭日军杀害,彭诗圭就地整编,派员指挥,也将其一并随师撤抵湖北咸宁。同年秋,彭诗圭任军政部少将部附。1944年夏,日军入侵湘乡,彭诗圭被借调任第七十三军少将高参,协助彭位仁抗击日军。抗战胜利后,彭诗圭仍被调回军政部。

  1946年,彭诗圭入中央训练团将官班受训。因不满蒋介石发动内战、排斥异己的行为,曾赴中山陵祭拜国父,对蒋介石专制独裁加以谴责,祷告不能追随完成革命大业之宏愿。 1947年春,因反对内战涂炭生灵,彭诗圭拒就鲁南某整编师师长之职,并申请退役还乡。同年6月退役,回乡过着农耕生活。11月21日,彭诗圭被国民政府铨叙部授予陆军少将军衔。1949年春,彭诗圭应陈明仁之邀出任第七十一军少将高参兼长沙警备司令部湘乡军警稽查处长,积极配合、参与湖南和平解放进程。同年8月4日,彭诗圭率部在湘乡起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彭诗圭奉命入湖南军政大学学习,却因故耽误了入学时机。后加入以运送军粮为主业的“济安运输公司”工作。1951年8月25日,彭诗圭因被人诬告私藏手枪两支而被湘乡县公安局逮捕并判处死刑,终年52岁。1985年8月31日,湘乡市人民政府为彭诗圭平反,恢复名誉。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