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记者站郑丽华
通往萧山所前镇夏山埭村南部山区的路上,一块纪念碑非常触目。
这块刻着“鸣冤昭雪”的碑上,是1939年——1940年期间,因日军投放细菌弹,村里54名丧生村民的姓名。同时,这块碑也揭示了一段悲惨的历史、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萧山是浙江省最早遭受日军细菌战侵害的地区。
而发现这一秘密的孙娟,当时还是一名大学生,如今她已经是湘湖(白马湖)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在研究区域抗战史的过程中,孙娟无意间发现了侵华日军在萧山实施细菌战的线索。
省内首个细菌战受害区
2000年初,还是大四学生的孙娟,由于撰写毕业论文的需要,来到了萧山档案馆查找史实资料。
在浙江省档案馆馆藏的《萧山日报》中,孙娟看到:“同年(1939年)6月7日,日机在头蓬、南阳、靖江等地投掷白色絮状毒物,触及眼球者,眼球红肿,旋即头部肿胀,进入昏迷状态,直到死亡…… ”而《萧山县志》也有记载:1939年6月13日,日军出动飞机在义盛、靖江乡上空投下灭绝人性的细菌弹,不少乡民感染后,上吐下泻,四肢麻木,惨死在疫病中。
接连发现的资料证实了她的想法,早在1939年,日军就已经在萧山实施细菌战,那萧山是否是省内第一个受害区?孙娟继续利用空余的时间调查取证。
根据历史记载,1940年至1942年间,日军对宁波、金华一带,空投大批烈性传染病鼠疫和伤寒、霍乱、赤痢等菌物。从时间上推论,萧山明显早于宁波、金华,所以萧山很有可能是浙江省最早的日军细菌战侵害地。
记录保留下历史珍贵片段
在孙娟的调查报告——《日军在浙江萧山实施细菌战的罪行考》中,提及一位王才兴老人,原本住在萧山临浦镇塘郎孙村的两间小土房里,目前,老人因为烂脚、发烧而去世。据老人在世时的回忆,当时村里有五六个人得了烂脚病,都是日本人来了之后发生的,烂脚病折磨了老人六十多年。每月犯病一两次,一犯病就发烧,需要卧床休息,一星期下不了床。
为了揭露日军的罪行,临浦镇坂里朱村民自发收集整理了一份《坂里朱村细菌战部分受害者名单》,朱水标是30多位受害者中的一位。“那时村里30多个人得了脑膜炎,基本上都死了,我算是捡回了一条命来,就是一只眼睛看不见了。”因为视力不好,老人的日子过得很苦,主要靠种荸荠维持生计。
为验证材料的真实性,孙娟走遍了萧山的十多个镇村,深入受害区进行民间调查取证。通过“拼贴”受害老人的记忆碎片,查阅相关历史资料,几年前,她写出了一份近2万字的调查报告——《日军在浙江萧山实施细菌战的罪行考》,里面记录了这段不为人知的珍贵历史资料。
“我只能根据零星的线索走访,至今只找到了40余名受害人和知情者。而且由于条件有限,我只留下了少许的文字记录,并没有图片、视频等更详实、具体的现场资料,如今想起来,我很后悔。”孙娟说。让她更心痛的是,亲身经历过细菌战的老人一个个去世,一些珍贵的历史资料正在消失。
让她印象深刻的一位老人——夏泗友,是夏山埭村的老年协会会长,年轻时目睹过侵华日军进村后犯下的种种暴行。老人在世时,带领老年协会的老人们造访了50多户受害者家庭,记录了当年细菌战中60多个受害村民的遭遇,并为这些人竖碑“鸣冤昭雪”,让后人记住这些教训。如今,夏泗友老人已去世10年,他生前搜集的资料,除了那块碑文上的内容,其余已全部遗失。
为了给侵华日军细菌战中国受害者索赔诉讼原告团提供更多证据支持,孙娟还把自己搜集的第一手资料交到了中国受害者索赔诉讼原告团总代表王选手中。看了孙娟的调查报告,王选非常感动,鼓励她继续调查取证。
如今,孙娟经常在图书馆的湘湖讲堂,还有一些镇村、社区、学校开设讲座。就在昨天,她给河上镇的村民们讲述了细菌战的故事,用搜索到的大量历史图文资料和音像资料,给人们再现70多年前发生在萧山和中华大地的日军细菌战场景,让他们牢记那段不能忘却的历史。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