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赴日劳工张树槐之妻,我丈夫去世时只有39岁。”从上周开始,为给对日索赔提供足够的证据支持,中国民间对日索赔的代表童增将自己收到的上万封抗战受害者控诉信陆续扫描上网,这项工作预计到今年3月份全部完成。记者随便从抗战受害者来信网页点开几封信,都是抗战受害者或其家属对日本侵略者的血泪控诉。“目前已经扫描了一千多封,估计全部扫描上网要在3月份。”童增的办公室里堆满了抗战受害者的来信,按省籍分开。
上个世纪90年代初,童增率先提出民间对日索赔的概念,在全国引起了轰动。各地的抗战受害者纷纷给他去信,控诉日本侵略者。“主要是1991年到1994年收到的,足有上万封。”童增从桌子下拖出一个大编织袋,称尚有数千封没有分类。
“现在大部分站出来对日索赔的劳工、慰安妇都是从这上万封信中挑选出来的。”童增说,“日本法院认为中国人没有对日索赔的主观要求,这些信完全可以粉碎这种谎言。”日本参与对日诉讼的主要成员小野寺利孝律师近日向中国人征集证据,以反驳近年来导致我国民间对日索赔连连失败的“诉讼时效已过”等理由。他认为这些信件可以证明中国人是在上世纪90年代后才知道自己有对日索赔的权利的。根据日本民法,在当事人不知情时,诉讼时效是停止的,到现在才十几年,远远没到诉讼时效的20年。
这些抗战受害者信件的上网公开,也引起了抗战史学界的关注。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理事何天义认为,这些信件是受害者的证言,真实记录了日本侵华的罪行,可以作为笔述历史,丰富抗战史料。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