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日寇暴行 > 侵华细菌战和化学战 > 侵华细菌战研究 > 内容正文

常德细菌战发现者后人透露细节 为尸检几乎下跪
来源:网络摘编   2016-04-15 16:18:50

“1941年11月4日上午,日本人投了鼠疫病毒,下午,我父亲就得出诊断并发出警告。可谁又知道,他为了完成这份尸检,几乎向死者家属下跪。”前天谭家麟告诉记者,这次湖南常德赴日声援团中,他的身份是:当地首位发现细菌战的医生之子。

细节一:轰炸飞机投下谷麦

1941年,谭家麟只有8?岁,因为学校放假,他喜欢跟在担任常德广德医院副院长谭学华身后,到处看看。

11月4日,常德县城显得格外平静,谭家麟抬头向上看,天空大雾笼罩。突然,警报响了,日本飞机要来轰炸了。

但是那天,什么也没发生。一架九七式轻型飞机,飞临常德上空,没有像往常一样扔炸弹,而是从东南向西北飞行,沿途撒下一些破布、烂棉花、谷麦、黄豆等。“当时,父亲警觉地对我们说,千万不要碰飞机上丢下的任何东西。”谭家麟回忆说。

细节二:谭学华不是细菌专家

那天下午5点,空袭警报解除后,居民纷纷返城,清扫并焚烧空投垃圾,同时将一包垃圾送往当时常德唯一的一家医院———广德医院化验。时任广德医院院长的谭学华对空投物进行检查后,认为日军撒下的很可能是鼠疫杆菌。

“父亲每天看报纸,对浙江那边的情况非常熟悉。”谭家麟说,其实,父亲并不是一个细菌专家,只是一个临床医生。

第二天,谭学华在由常德县各个部门参与的联席会议上,最先发言陈述详情。

细节三:用兔子取代小白鼠

1941年11月4日下午,谭学华必须确认日本飞机投下的空投物的细菌种类。问题是,缺少营养剂,无法培养细菌;缺少小白鼠,没法动物实验……“当时情况太危急,父亲急中生智,抽取了当地感染血吸虫病患者的腹水,后者含蛋白质,能当细菌培养剂;再到外面街上,买了几只小白兔,充当实验动物,在以后几天的实验中基本确认,日本在常德实施了惨无人道的细菌战。

细节四:几乎向死者家属下跪

1941年11月10日,街道上出现了大量的死鼠。

11月12日,也就是日军空投鼠疫菌的第8天,魔鬼露出了狰狞的面目,常德第一例鼠疫患者出现了。家住关庙街的12岁幼女蔡桃儿因高烧寒颤送广德医院急诊。

当时,谭学华对其进行了检查,确诊为鼠疫。蔡桃儿13日上午因鼠疫导致心力衰竭死亡。谭学华对其尸体进行了解剖。通过对空投物的检查,尸体解剖,诊察鼠疫患者之后,谭学华确定:日本飞机撒布的的确是骇人听闻的鼠疫杆菌。

“常德当时的民俗中,尸检是大忌,但如果不能完成解剖,就不能确定细菌种类,为此,父亲几乎向家属下跪,最后他的诚意打动对方,后者答应尸检。”谭家麟说。此后,各方医学救援才纷纷赶到。(记者?徐哲)?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