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第一人民医院会议室内,陈荣星告诉记者:“我母亲腿上的伤口从8岁一直烂到81岁,家人到处给她找方子、看医院,就从来也没有看好过。听说有上海专家前来,我和姐夫专门陪同母亲赶来问诊。”他一边说一边帮母亲解开右腿上的纱布,一道伤口结着黄色的疤痕,出现在记者眼前。
创伤难愈
81岁的吕妹妹小时候住金华市七里畈。
1942年4月,侵华日军沿浙赣铁路发起浙赣战役,进攻金华、衢州和丽水。吕家附近的金华机场是日寇的首要目标。无奈,吕妹妹和哥哥只得逃到金华东部的雅畈村,到外婆家避难。
提起当年的逃难经历,吕妹妹还记得日本军官骑着高头大马,日本兵扛着上了雪亮刺刀的长枪,路上有不少被打死的老百姓,农民家里的鸡鸭牛羊和粮食被抢光。不幸的是,兄妹俩在山上逃难的过程中,被树枝划破了腿。从此,患上了令人痛苦不堪的“烂脚病”。
陈荣星说:“我母亲年轻时下水田干活,蚂蝗就叮在她脚部的伤口上。后来,有了隔水的水田袜,蚂蝗不叮了,但由于伤口不透气烂得更厉害。我舅舅几年前去世时,烂脚的伤口上还有虫子在爬。”
资料显示,在浙赣战役中,侵华日军曾经大量施放细菌武器和化学武器。上海交通大学东京审判中心特约研究员王选说,当时日军731部队、荣字1644部队等细菌战部队频频出没前线。而日本最高法院在2007年作出的一份终审裁决中,承认了日军在浙江、湖南等地实施细菌战的事实。
在金华市婺城区第一人民医院,上海瑞金医院烧伤研究所所长、上海市创面修复研究中心主任陆树良和同事查看了吕妹妹等20多位“烂脚病人”的伤口状况。随后他告诉记者,由于当时的医疗条件太差,这些病人的伤口没有得到及时医治,导致创面愈合失控。
救助工作
一些医务工作者向“烂脚病人”伸出援手。
2009年起,衢州市柯城区民政和卫生部门启动了医疗救助试点,柯城区人民医院为39名“烂脚病人”累计换药近2000次。至今,换下来的医疗垃圾就有1吨多重。但是,救助团队的万少华医生感到时不我待,因为39名“烂脚病人”中已经有17名告别了这个世界。
2014年下半年,在王选等人努力下,金华、丽水等地有20多位病人前往上海第九人民医院、上海中西医结合医院和上海浦南医院接受创面修复治疗,部分病人的创口已治愈,但有些病人的情况出现了反复。
病人李仲民的伤口原有起色,但在这次检查中,医生惊讶地发现,不知为何,他竟然在伤口处贴上了塑料纸,以及超市的广告纸,再缠上纱布,当医生揭开这些乱七八糟的包扎物后,浓重的臭味扑鼻而来。
“创面修复是‘小病房、大门诊’,对病人来说,日常护理更为重要。”陆树良说,“在上世纪90年代,我国就创面愈合研究设立了1个国家自然基金重大项目和3个“9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形成了科研队伍,积累了治疗经验。“这些工作使得我们对伤口愈合的机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一些过去不能治疗的创面现在可以治疗,但这些技术仍需很好推广。”
陆树良说,去年赴沪治疗是“烂脚病人”治疗的第一阶段工作,今年要启动第二阶段,就是要把前期经验推广到基层医疗机构,病人年事已高,如果能在当地治愈,就能减少他们的旅途辛劳和家人的陪护成本。
期待援助
根据会诊结果,上海创面修复研究中心在婺城区第一人民医院设立了治疗点,选派两名年轻医生定期为“烂脚病人”提供巡诊服务,修复研究中心还为他们配备了智能眼镜,可以联合后方专家进行联合会诊。接下来,修复研究中心还会考虑在衢州和丽水设立治疗点。
得知这一消息,丽水市中心医院创面修复中心的李健医生非常兴奋。他告诉记者,医院近年在接诊丽水当地的“烂脚病人”。这次医院专门派他赶到金华,就是希望能与上海的专家团队建立合作关系,为这些饱受战争创伤的老人减轻痛苦。
万少华说,由于伤口久治不愈,“烂脚病人”大多失去了信心和耐心。同时,他们内心充满自卑感,因此,他们最愿接受的救助方式是“上门服务”。上海专业团队在基层设立治疗点的计划与他多年来的希望不谋而合。
但是,由谁来承担后续的治疗费用呢?
全国创面修复专科联盟办公室主任陆伟雄说,目前的治疗费用一部分由医院承担,另一部分由“王正国创伤医学发展基金会”捐助,基金会是由创伤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正国捐资成立的,希望能有更多的社会资金加入。
中国工程院院士付小兵认为,零星的治疗可以依靠慈善捐助,而全面医治这些“烂脚病”患者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这就需要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出台针对性的救助政策。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