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日寇暴行 > 侵华细菌战和化学战 > 细菌战幸存者控诉 > 内容正文

最后的“烂脚病人”:在战火中幸存,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来源:浙江在线   2015-09-19 09:46:12

  

  即将到来的9月3日,是经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确立的首个“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尽管抗战硝烟已散去近70年,但正义与邪恶的较量远未结束。

  时至今日,近300名风烛残年的衢州老人,仍在强忍侵华日军细菌战的摧残与折磨。日军制造的病菌,使他们患上了腿部腐骨蚀肉、难以愈合的顽疾——“烂脚病”。

  这些伤口仍然流脓淌血的老者,虽在战火中幸存,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笼罩终身的“烂脚”,如同挥之不去的幽灵,使他们的人生陷于阴霾般的悲苦,只得绝望孤寂地慢慢逝去。

  活着,饱受煎熬;老去,死不瞑目——这是最后的细菌战受害者的现实状态。而随着他们的日渐消失,这段还未彻底清晰的真相或许就会被遗忘。

  “‘烂脚病’患者久病而贫,他们需要帮助。”2008年初,中国细菌战受害者联合会(筹)会长、浙江省政协委员王选女士曾在两会期间提交提案,呼吁对细菌战“烂脚病”受害者提供医疗救助。

  是年7月,浙江省民政厅、财政厅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城乡医疗救助工作的意见》(浙民低〔2008〕153号),明确“将二战期间因细菌战造成后遗症受害者的直接治疗费用纳入医疗救助范围”。2009年,柯城区作为全省试点,率先对细菌战受害者实施免费医疗救助。

  然而5年时光过后,柯城依旧是“孤独”的试点。对于绝大多数烂脚病患者而言,他们仍需在迟暮之年独自默默抗争细菌战梦魇。活着,饱受煎熬;老去,死不瞑目——这是衢州最后的细菌战受害者的现实状态。

  医生们的“抗战”

  战争的真相突然之间出现在他们面前,一切记忆都从那糜烂超过半世纪的伤疤里苏醒、复活……

  救护车疾驰在蜿蜒起伏的山路上,正是盛夏时节,葱茏的草木铺陈连绵的山岭,倏忽间路旁又奔涌着潺潺清流。面对窗外的诗意美景,柯城区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万少华却无心留恋,他的思绪早已飞向大山深处那些亟待疗伤的伤口。

  “作为医务人员,我们看过许多疾病,但是‘烂脚病’还是让我无比震撼。”万少华告诉《啸报》记者,5年前当他第一次走进烂脚病患者的家中,目睹那些血肉模糊的烂腿时,几乎无法面对。

  其时,省民政厅在柯城启动试点,对细菌战受害者实施免费医疗救助。万少华受命组建治疗小组,带领医护团队定期上门为细菌战“烂脚病”患者免费换药治疗。

  团队的成员都生于和平年代,对那场模糊的细菌战几乎没有概念。然而现在,战争的真相却突然之间出现在他们面前,一切记忆都从那糜烂超过半世纪的伤疤里苏醒、复活……

  至今,万少华仍清楚地记得,自己为柯城区华墅乡烂脚病患者朱土文初次治疗的情形。那是一间又臭又暗的屋子,老人躺在床上发出阵阵呻吟。

  忍住恶臭的万少华查看发现,老人的右腿几乎全部溃烂,蚂蚁苍蝇在血淋淋的创口横行,烂肉中分布着一条条细小的蛆虫,老人疼得窝成一团,床上满是血水。

  没有语言可以形容那种场景对心灵的撞击。万少华说当时自己突然如梦初醒,一种莫名的伤悲和使命感充满全身,“这么多年过去了,与日军细菌战部队的抗战,其实还在继续。”

  这是一场属于中国医生的“抗战”。

  5年间,柯城区人民医院“烂脚病”治疗小组先后救助了34名“烂脚病”患者,依据不同病情,为他们定制相应的医疗服务。

  “现在大部分患者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护理常识,能够自行完成上药和换药。”万少华坦言,目前的治疗对症状轻微的病人来说有一定效果,但对于创面较重的患者,已经遇到瓶颈。

  即便如此,柯城“烂脚病”患者依然是幸运的。迄今,他们依然是全省惟一享受政府医疗救助的细菌战受害者群体。

  长期以来,细菌战受害者的现状并不受主流关注。《啸报》记者调查走访发现,衢州“烂脚病”患者基本都为农民,因为贫穷和缺乏教育,他们往往选择沉默地饱尝苦痛,身心俱伤一言难尽。

  有些人在患病之初就惨然病逝,有些熬不住折磨选择自杀,有些迫于无奈只能截肢,有些不懂护理,甚至用草纸、香烟壳、扑克牌、破布包裹伤口,造成二次污染。龙游湖镇下童村84岁的“烂脚病”患者陈兰英,因为舍不得去诊所治疗,整日用野菊花叶覆盖创面,而与她同镇的细菌战受害者杨春莲,早于2002年春节期间便选择自己结束生命。生前,她的整条右腿从膝下到脚踝以上几乎烂穿了,透过腐肉能看到白森森的骨头。

 

  2011年7月,衢州职业技术学院10多名大学生利用假期走访“烂脚病人”,为他们送去关怀。王选表示,希望衢州能涌现出更多民间志愿者,为细菌战受害者提供帮助。

  李啸摄

  难以推开的试点

  “实行试点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铺开到面,是时候让‘烂脚病医疗救助’走出试点,走向全省了”。

  “只要还有受害者,进行救助都不算太迟。很多事无关早晚,而在于有没有开始和坚持。”过去近20年里,被媒体称为“孤独斗士”的王选始终忙于2件事:敦促日本政府承认发动细菌战的历史事实,同时帮助中国细菌战受害者得到更多救助。

  “关于那段历史,我们应该做什么。”这些年来,王选一直带领大学生、民间志愿者,甚至国际和平人士致力搜寻浙江地区的“烂脚病”的老人,进行口述史调查,修补历史记忆的黑洞。

  正是目睹了太多受害者日益病弱、凋零的凄凉晚景,当省民政厅的好消息传来后,王选和她的调查团队欣喜若狂。

  “一项社会福利在政策上涵盖二战战争受害者,在国情中是一个很大的突破。我们一群人前赴后继,国内海外,不知多少辛苦,总算水滴石穿……”然而不久后,王选意识到,一度寄予厚望的梦想破灭。

  2011年,距离柯城试点启动已过去2年,眼见有关部门丝毫没有推广的迹象,而与之配套的政策也因缺乏实施细则成了“一纸空文”,王选再也按捺不住。她在博客里疾呼:“实行试点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铺开到面,是时候让‘烂脚病医疗救助’走出试点,走向全省了”。

  遗憾的是,这一尴尬局面一直持续到现在。

  无奈的同时,王选也为原本有机会被改变的江山大陈乡14位烂脚病患者感到痛心。

  “他们从2008年开始受美国旧金山华侨资助治疗,3年下来有5人创口愈合,7人大幅度愈合,另外2名病情稳定,体质好转,可后来得知政府会救助后,华侨也停止了捐款。”话音落下,便是长长的唏嘘。

  到底是什么阻碍了救助细菌战受害者的进程?《啸报》记者就此问询了衢江、江山和龙游民政部门的多名官员,这些地区都曾是细菌战受害重灾区。

  江山民政局的工作人员透露,该局并没有掌握辖区细菌战受害者的状况。他表示,“烂脚病”救助属于“拓展救助”项目,在落实时需要考量当地的财政实力和实际状况。

  衢江区民政局的一位科长说,当地的贫困群体基本都纳入了医疗救助范围。在他看来,“实际被救助对象中应该覆盖了细菌战受害者”。

  龙游民政局的相关人员解释说,柯城试点启动后,民政部门曾要求各乡镇上报烂脚病患者名单,但后来没有报齐,此事便就此搁置。

  官员们闪烁其词的解释,在深谙其中症结的王选看来,无非就是2大原因:“经费掣肘”和“无人力推”。

  事实上,柯城区虽为浙江试点,但省里并未对救助经费进行专项单列拨款,这也意味着,如果要救助这些“烂脚”老人,就必须从有限定额的医疗救助资金中挤出钱来。

  另一个关键是,又有谁愿意主动关心这群沉默的“烂脚病”老人呢?柯城区民政局局长邱艳在接受《啸报》采访时直言不讳地说,柯城之所以成为试点,其实与自己父亲邱明轩的幕后推动有关。

  现年83岁的邱明轩曾任衢州市防疫站站长,上世纪90年代,邱明轩在撰写《衢州卫生志》时,发现1940至1946年间,衢州减少了近10万人口,而背后的原因则直指日军在衢实施的2次细菌战。

  彼时,衢州各县持续爆发了鼠疫、霍乱、伤寒、副伤寒、痢疾、疟疾、炭疽等可怕的传染病,百姓身陷人间地狱,死亡在无边无际地蔓延。

  曾在童年目睹这一惨剧的邱明轩,一直抱定信念,必须揭露和搞清这段真相。历时40多年,他陆续出版了3部细菌战史实专著,铭记了一座城市的悲怆记忆。

  2008年,得知省民政厅出台救助政策后,邱明轩提供调查数据,努力说服任柯城民政局长的女儿和时任衢州市卫生局副局长的女婿,让他们整合资源,为“烂脚病”老人提供免费治疗。特殊的机缘巧合,也注定了“柯城试点”的不可复制和难以普及。

  寻觅真正的解药

  现有资料显示,这或许是解放军部队医院首次参与救治日军细菌战受害者。

  出乎意料的是,就在众人为前途未卜的细菌战受害者救助事业叹息的时候,形单影只的“柯城试点”突然以另一种形式走出了衢州,并像王选所希望的那样“走向全省”。

  2013年10月,柯城区人民医院日军细菌战“烂脚病”换药小组事迹入选“感动浙江卫生”十大事例,成为全省卫生系统的典型。一时间,各种荣誉和奖状向万少华和他的团队奔涌而来。

  此后,万少华开始频繁出现在各场先进事迹报告会上,向更多人讲述“烂脚病”老人的故事和医护人员的心声。

  他没有想到,正是借助这种宣讲,给已经陷入瓶颈期的救助事业带来了转机与希望。

  “身为医务人员,我们愿为这些‘烂脚’老人在晚年过得更有尊严,尽自己的责任……”至今,占炳东仍清楚地记得万少华在报告会上说过的这句话。作为市疾控中心的中层干部,占炳东此前对衢州细菌战遗留“烂脚病”患者无太多了解。

  不过,长期从事疾控工作的职业习惯,让占炳东注意到一个现象——这些“烂脚病”无比顽固,即使创面暂时愈合,但往往还会复发。而这,恰是万少华团队的心头之痛。

  衢州和北京中关村的战略合作启动后,占炳东被派往北京对接首都医学科研机构。历经多方努力,最终促成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与衢州疾控中心达成合作关系。

  公开资料显示,军事医学科学院成立缘起,便是为了应对美军在朝鲜战场上实施的细菌战和毒气战。正是基于这种背景,在京工作期间,占炳东主动向相关专家介绍了衢州遭受日军细菌战史实和“烂脚病”老人的境遇。

  今年3月,军医科院领导和专家一行来衢与我市签订相关合作协议,其间,他们对衢州细菌战受害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

  “战后70多年,为何‘烂脚’还在复发?”占炳东透露,作为国内生物威胁防御领域的顶尖专家,军医科院的专家也很震惊,他们也想弄清导致“烂脚”难以愈合的真正病因是什么。

  事实上,过去由于医疗条件限制,衢州细菌战“烂脚病”患者并未进行开展病原学检查,诊断感染的方式通常采用流行病学调查,即医生根据发病的时间、地点,发病初期的病症,发病时周围人的情况,以及是否可能有病毒接触史进而综合判断。

  占炳东表示,目前,衢州疾控中心正在军医科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的技术支持下,对我市277名“烂脚病”老人的创口涂抹和血液标本进行检测,以求科学查证病原体组成。同时,军医科院附属307医院也准备选取2名衢州细菌战“烂脚病”患者进行免费治疗,尝试彻底攻克这一顽疾。

  《啸报》记者获悉,经过市疾控中心筛选,柯城九华乡的魏洪福和沟溪乡的巫双良有幸成为最终入选者,近期将赴京住院治疗,他们均于上世纪40年代开始“烂脚”。

  现有资料显示,这或许是解放军部队医院首次参与救治日军细菌战受害者。而这历史性的一刻,很可能扭转当下众多中国“烂脚病”老人的命运。

  不过,在一些从事细菌战调查的民间志愿者看来,他们在寄望军方医学科研取得突破的同时,也更期待着对细菌战受害者的医疗救助政策能早日真正落地。 “救助‘烂脚’,对GDP没有帮助,但难道所有事只在与GDP有关时,我们才做吗?”王选建议,当务之急是请省民政厅牵头召开卫生部门、爱心企业、民间志愿者等参加座谈会,商讨搭建政府主导、多方合力的救助模式。“目前,深圳安多福消毒高科技公司已免费为丽水的11名‘烂脚老人’提供免费试剂。如果配套措施允许,他们也愿意为衢州受害者提供帮助。”

  

  今年3月,军医科院领导和专家一行来衢与我市签订相关合作协议,其间他们对衢州细菌战受害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市卫生局网站图片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