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寇细菌部队--------1644部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占领东北建立“伪满洲国”的一支部队,名字叫1644是为了纪念清朝在1644年入关,其中名字隐含了日本人希望能象当年的清朝一样,可以顺利占领中国的愿望。 侵华日军在中国东北进行细菌战试验的“731部队”臭名昭著,已广为人知。然而,总部设在南京中山东路原南京陆军中央医院(现南京军区总医院和南京无线电厂)的日本“荣字第1644部队”,从1939年成立到日本战败,在南京活动了6年之久,一直不断从事细菌战研究和惨绝人寰的活体细菌试验,并在宁波、常德和浙赣进行了3次主要的细菌作战,残害了大量中国人。它是同时期建立的华北、华中和华南三大细菌战部队之一。但由于保密严格,对外公开名称又是“中支那防疫给水部”,其内幕至今鲜为人知。 侵华日军细菌部队的公开身份是某方面军或师团的防疫给水部队。在日本野战部队的系统中,每一个方面军均设有防疫给水部本部,每一个师团设有防疫给水部,另外,每个防疫给水本部还设有支部。从防疫给水部的规定条文来看,师团防疫给水部的任务主要有四项:一是防疫,二是给水,三是地区卫生状态调查,四是机器修理。方面军防疫给水部本部的任务除了上述任务之外,它还承担防疫与给水相关问题的调查与研究、为部队提供标准痘苗血清、防疫与给水的训练等。但是,在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日军为了适应长期作战,弥补兵力不足的需要,试图在必要时通过发动细菌战来打败中国军队。因此,日军防疫给水部队特别是方面军防疫给水部本部的职能在事实上发生了转化,它的主要功能已不再是为了防疫与治疗,研制细菌和承担对敌占区实施细菌作战的任务成为其主要功能。因此,挂在这些部队门口的某某防疫给水部名称,只是一块掩人耳目的招牌而已。
南京日军细菌试验基地 在侵华战争期间,侵华日军在中国的主力部队除关东军外,还有1938年2月在南京设立的华中派遣军(原为1937年11月成立的华中方面军,后撤并为中国派遣军),1940年2月在第21军基础上设立华南方面军。随着各个方面军的建立,各方面军的防疫给水部队也相继成立,关东军防疫给水部早在1936年8月就已成立;1938年2月,华北防疫给水部本部即北支甲字1855细菌部队在北平成立;1939年4月18日,华中防疫给水部本部即“荣字第1644部队”在南京中央陆军医院成立。对外公开叫“中支那防疫给水部”,实为南京日军细菌试验基地,是由日本细菌战犯石井四郎在1939年4月带领731部队的部分人员、设备来南京建立的。
荣字第1644部队 总部设在南京中山东路原南京陆军中央医院。大院内一幢4层楼的大楼是整个1644部队的心脏,细菌武器与毒气武器试验都在这里进行。日军当局与石井四郎对南京荣字第1644部附的细菌战研究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日军当局不仅为其配备了最好的营区、房屋、设备、物资,而且提供了超常的、充足的经费。“荣字第1644部队”总部机构主要有总务部、防疫科等7个部门。此外,在上海、苏州、常州、杭州、九江、南昌、安庆、汉口等地设立了12个分部,总部与各分部的工作人员总数达1500多人。荣字第1644部附的致命的生产工厂位于南京城东北角,在九华山下,太平门内,距其总部约1公里。同样是利用高墙、铁丝网、岗哨,守卫森严。为了伪装和隐蔽,该地对外伪称是“血清疫苗制造厂”,既没有任何标志也不准中国人进入。四周的居民都以为是一家制药厂。据有关资料研究表明,当时“荣字第1644部队”的细菌生产能力十分惊人。其第四任部队长在苏联伯力法庭审判时供认,当时有石井式培养器约200具,孵育室(容积5×5×3米)一所,管式营养液消毒器(直径1.5米,长25米)两具,孵育器约40—50具,蒸汽灭菌器40—50具,科哈式锅炉约40~50具。此外还有蒸馏营养液的大玻璃蒸馏器。利用全部生产设备时,每周期能制造出细菌十公斤。而在日军投降后,将南京这家细菌战剂生产厂尚存的细菌培养原料——琼脂、蛋白胨和牛肉膏等约数十吨运回上海江湾的国防医学院,竟装了十节火车厢,国防医学院又将这批原料转给上海生物制品所应用,据说用了十多年还未用完。可以说,要是没有荣字第1644部队的支持,侵华日军在华的三次细菌作战是很难完成的。
侵华罪行 培养霍乱、伤寒、鼠疫等致命细菌是“荣字第1644部队”的显著特点。731部队主要生产化学毒气,而1644部队则侧重霍乱、鼠疫等细菌生物试验,研究、生产大量鼠疫跳蚤是他们的特长,可以大规模培养致命细菌。 当年,1644部队除在动物身上做实验外,还进行了惨无人道的活人试验。活体的来源主要是战俘,当时大多数是从老虎桥监狱获得。战俘们一般是在深夜里被偷偷运来,向他们体内注射各种细菌,然后取出其体内的血液,最后将其杀害。在“荣字第1644部队”总部副楼的四层是关押受试者的地方,通常关押20到30人,人多时超过100人。受试者多是中国人,其中还有许多无辜的妇女儿童,少数其他国籍的人也被关押在这里。受试者完全被当成动物,日军则称他们为“原木”,即是细菌与毒素的实验材料。他们一旦被关进这里,就不可能活着出去。他们在试验中被折磨死去后,尸体还要被日军试验人员作解剖研究。
1993年6月,日本中央大学吉见义明教授在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图书馆内发现原日军支那派遣军参谋井本熊男日记,《井本日记》为我们研究1644部队和731部队共同进行细菌作战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资料。从《井本日记》中可以发现,日军在华中地区进行的细菌作战,从制定作战计划到具体实施,1644部队与731部队关系十分密切,而且1644部队因其同华中派遣军的直接联系而使在其中的角色显得十分重要。在华中地区所进行的三次大规模的细菌作战中,1940年和1942年浙赣地区细菌作战的主力是由731部队,1644部队给予积极配合,而在1941年的常德细菌战中,1644部队则充当了更为重要的角色。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