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黄埔军校 > 追忆黄埔 > 内容正文

李文华:从泰山脚下走出的黄埔炮兵军官
来源:李文华口述 高林整理   2020-05-28 15:30:55

  李文华,1914年12月25日出生,现年101岁。1935年,考入南京炮兵学校受训,后被保送到炮校下级干部训练班。1938年至1940年,就读中央军校炮校代训第16期,曾任国军炮10团上尉连长、突击总队炮兵连长、第8军少校副营长等职,曾赴卢沟桥配属二十九路军执行任务等。解放后,定居贵阳。

  家乡在泰安

  李文华出生在泰山脚下泰安县城郊凤台村,兄弟姐妹四人,在家里排行老大,两个弟弟,一个妹妹。当时家境较好,父亲李培伦为兖州邮政局职员,因此能供李文华在兖州一直上学到高小毕业,后又转回老家泰安萃英中学(现泰安一中)读高中。就读萃英中学期间,常和同学一起登泰山,在那里度过了难忘的青春岁月,留下了许多有趣的经历,更领略了家乡的秀美风光和“五岳之首”的雄奇壮美。

  从当年投笔从戎考入南京炮校离开家乡,到如今已整整80载光阴,但对于家乡的牵挂和眷念却时时萦绕在心头,解放后也数次回到自己的生养之地。2012年,98岁高龄的李文华最近一次回到山东泰安,还在家人陪同下,自己徒步再次登上泰山峰顶。

  原名李中仁

  李文华原名叫李中仁,1935年进入南京炮校受训后,编入国民党重炮兵团,开始了自己的从军生涯。三个月后成为一名一等兵,不久,又升为炮10团的上等兵。

  一次,在操场集合升旗,官兵列好队后,时任炮10团团长的彭孟缉亲自到场点名,彭孟缉为国民党炮兵指挥官,黄埔5期毕业,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曾任台军参谋总长。当彭孟缉念到李中仁的名字时,立即停顿了一下。彭孟缉因见该名字与桂系军队长官李宗仁名字相近,并说重名不好,就叫他改名。人事科干部随后通知李中仁,要求他自己重新另起三个名字,再由部队从中选择一个名字登记入档。从此以后,李中仁就一直改名叫李文华。

  三次进炮校受训 十四载炮兵生涯

  在泰安萃英中学就读期间,青年学生们听闻了日本人在济南制造的“五三惨案”和屠杀中国军民的罪行,纷纷立志从军报国。

  1935年2月,恰逢南京炮兵学校到山东泰安招生,正在上高三的李文华毅然投笔从戎,成为重炮兵团(该团是国民党第一个机械化重炮团,后改番号为炮10团)的一名炮兵,当时炮是从德国购买,重炮口径15公分,射程达15000公尺。从此,李文华正式进入南京炮兵学校受训两年,起初被分配学习通讯,后调整为瞄准手。期间主要学习普通科学包括微积分、三角几何等科目,术科课程则包括炮兵操典、步兵操典、射击、观测、通讯、兵器等。每天一操二课,晚上补习普通科学,周六上午擦洗武器,下午整理内务,周日上午测试单杠木马等,学习训练紧张而严格。随着“七七事变”爆发,自己担任炮10团2营4连炮长,并离开南京北上,承担驻守卢沟桥任务。

  1938年,作为炮10团炮兵的李文华,因在江西九江执行任务时表现突出,被部队推荐到炮校下级干部培训班学习,这是他第二次进入炮校受训。当时日军已占领南京,炮校也迁址湖南零陵办学。

  1938年下半年,李文华本应在炮校下级干部培训班学习一年半时间,由于中央军校炮科招生,虽学习期未满,又由炮10团推荐并考入中央军校炮校代训16期。这样,李文华第三次进入炮校受训,正式成为黄埔军校第16期炮科20总队学生,并在零陵继续学习。长沙大火后,学校往广西迁址。日军继续南侵,1938年11月下旬,炮校学生经广西柳州、河池、南丹等地长途徒步行军,学校迁址到贵州都匀继续办学。1940年秋,16期炮校代训学生队正式毕业,李文华回到炮10团3营8连任见习官,半年后,担任排长,驻湖南沅凌等地。此后,李文华一直在国民党炮兵部队,解放前担任炮兵少校副营长等职。

  抗战八年 从华北到滇缅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炮10团分赴抗日各战场,第1营赴上海,第2营赴卢沟桥配属第29路军,第3营赴潼关配属第1军。李文华当时担任炮10团2营4连炮长,部队从南京乘火车到邢台,后改用汽车拉炮,进而驻守卢沟桥。不久,卢沟桥失守,李文华所在部队在邢台待命。淞沪会战爆发,便调回于苏州一带驻防并阻击日军。随着日军侵入,部队回撤至南京浦口一带。不久,南京失守,部队撤至湖北武昌。

  1938年,李文华随部队又从武昌乘轮船到达江西九江要塞驻防,当时有运送弹药的船抛锚在江边下沉,日军发现后多次派飞机轰炸。为了防止日军再次轰炸,连队派李文华率3个战士到附近的轮船上拉响汽笛以便把敌机引开,当他爬上轮船拉响汽笛不久,日军数架水上飞机便起飞轰炸,炸弹像雨点般倾泻到船上,李文华和战士只有顺势匍匐在轮船上。虽然成功完成任务,但同去的三个士兵均不幸遇难,只有拉响汽笛的李文华幸运生还。由于这次出色完成任务,李文华被送到了炮校下级干部培训班学习。

  1940年,从中央军校炮校代训第16期毕业的李文华,再次回到炮10团3营8连任见习官,半年后,担任排长。先后住湖南沅陵、郴州等地,负责训练炮兵。不久,部队开赴昆仑关参加广西会战,李文华则调入驻湖南祁阳的突进总队山炮连任连长,负责训练任务,突击总队由英国政府提议成立,主要为中国编训部队,归李默庵将军指挥。后来英军撤回印度,英军突进总队编练合作计划也基本结束,李文华又回到炮10团3营。

  1944年,炮10团随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部进驻保山支援滇西作战,配属各军师,在滇缅反攻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期间,李文华还经保山远赴缅甸密支那,承担接收并运送美国提供的两门榴弹重炮等任务,之后返回南京。后来,李文华随部队驻安徽休宁、浙江杭州等地,直至抗战胜利。

  为14航空队运输物资 零陵遇美国慰问团演出

  1943年,李文华在炮10团3营担任连副,部队驻湖南,除执行自身任务外,还为当时驻湖南的美军第14航空队(飞虎队)服务。李文华因多次为其运输战略物资任务,与驻湖南的第14航空队飞行员颇为熟悉。

  当时,美航空队的飞机有P38、P40、B24、B25等机型,航空队正执行着轰炸汉口等地的任务。一次,部队派李文华带两辆汽车为驻扎在零陵飞机场的美第14航空队运送炮弹等物资,他们安全抵达后,便到航空队驻地休息,正好遇到美国慰问团在此慰问演出,航空队飞行员十分热情,便邀请一同前往航空队招待所礼堂,与美军飞行员一起观看演出,当时演出的有喜剧、歌舞等很多节目,印象深刻。由于抗战期间形势严峻、任务繁重,如此观看演出,就显得弥足珍贵。

  花果园里住着的百岁黄埔老人

  抗战结束后,李文华随部队驻连云港。解放战争期间,所在部队被打败,后撤到云南元江等地,解放军部队进入云南后,李文华所在部队向陈赓部队投诚。解放后,李文华离开部队准备返回老家山东,途径贵阳时闻家乡大旱,于是决定暂留贵阳。后来,军管会分配他到了运输公司马车队做库房保管员、马车队调度员等,不久被人诬告偷盗国家物资并以反革命罪入狱,虽后来平反,但未能再回到运输队。此后,李文华便靠开小店等自谋营生,并长期在贵阳定居下来。

  李老身体很好,耳聪目明,思维清晰,90多岁高龄时还坚持自己开小卖铺。后来,在家人的竭力劝说下,李老才放下了自己的店铺,安心在家颐养天年。

  如今,101岁的李文华老人和自己家人住在贵阳市新建的花果园小区里。日常生活中,他养成了早睡早起的习惯,每天读书看报看电视一样都不少,尤其喜欢看中央电视台13频道节目,对有关抗战的电视剧和书籍更是偏爱有加。李老从不吸烟,偶尔少量饮酒,喜食鱼肉。李老现在坚持运动,每天都从30多层楼的家里下楼到小区散步活动。这些年,作为历经八年全面抗战的百岁黄埔老人,他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曾多次采访报道。

  谈及百余年的风雨历程和坎坷人生,李文华老人脸上挂满慈祥笑容,对于自己的过去总是平静述说、娓娓道来。也许,如此豁达乐观、恬淡自然的心境,正是对百岁健康人生的最好诠释。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