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黄埔军校 > 追忆黄埔 > 内容正文

笔耕不辍 老有所为——记黄埔军校同学会先进会员杨承箕
来源:黄埔军校同学会网   2020-07-16 09:23:25

  杨承箕,1920年生,云南砚山县人,黄埔军校十六期防化兵科毕业。抗战时,参加过宜昌战役等。1949年12月起义,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任云南军政委员会作战组参谋,参加了昆明保卫战。杨承箕同学现为云南黄埔军校同学会砚山联络组组长。

  一

  杨承箕同学1954年转业后,负责创建了国有砚山第二建设公司,设计并完成了砚山邮电大楼及城子山公园长寿楼等砚山县主要工程。其后,试制无烟煤成功,在全县推广,并首创节能烟灶及各种烤炉,掀起了全县节能改灶运动。1980年底,杨承箕带领公司率先在砚山进行国企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1985年该公司被评为省级先进单位,受到了省政府表彰;杨承箕在砚山县是第一个被国家评定为建筑工程师职称的人。

  杨承箕同学喜爱地方历史研究和传统诗词,虽耄耋之年,仍笔耕不辍。他爱学习、善思考,勤动笔,曾任州、县政协委员,文史资料特约撰稿员,州、县文联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等。他积极发挥特长,为地方文化建设作贡献,其创作的作品曾在省、州、县等有关刊物发表,并多次获奖。在毛主席诞辰100周年之际,其创作的律诗一首《缅怀毛泽东》、词一阕《忆秦娥·合作协商治沧桑》入选了《政协委员诗词选》;其撰写的《论中法战争击毙孤拔争议的见解和临洮大捷主要功臣“都督府”陆春近期史载何以名落孙山?》一文在北京《当代专家学者优秀论文集》发表后,得到了省、州、县地方志部门和文化部门的充分肯定和表扬;现位于砚山郊外的陆春故居,经杨承箕执笔申报后列为县重点文化保护单位;2002年,砚山文联编辑出版了砚山县第一部个人专辑《杨承箕诗词集》,该书荣获中华诗联学会、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会、中国老年文化研究会共同评审的“中华诗联优秀成果奖”,杨承箕同学被授予“老有所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其所写的《发展先进文化 继承古代诗词的优良传统》一文入选中共中央党校《理论前沿》杂志所编的《三个代表的理论与实践》丛书第三卷;《唐范相争的时代背景——兼论党的爱国统一战线政策》选入《中国新时期人文科学优秀成果精选》下册,并荣获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人文科学研究所授予的一等奖。杨本人也先后入编《当代文化艺术名人大典》、《优秀复转军人辞典》、《中国老年光彩人生》、《砚山城建志》等。

  二

  作为黄埔同学会砚山联络组负责人,杨承箕同学还积极联络海外同学,帮助当地台属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他曾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为台属杨泽仙索回被侵占地基。由于工作突出,他先后被砚山县委评为“统一战线先进个人”、省黄埔同学会“优秀会员”。他经常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与同学们侃侃而谈,他认为:发展不是关起门来发展,发展必须融入世界,当然包括祖国统一在内,祖国统一才是最大的发展,我们每个同学都必须有促进祖国统一的思维,要为促进祖国统一做力所能及的事。他与巴西黄埔同学杨新熙、台湾中华黄埔协会会长连行键夫妇等人保持着长期联系。

  2005年,杨承箕同学先后撰写了《反分裂国家法颁布的震慑与效应》、《论“寄希望于台湾人民”》、《连宋访问大陆是顺应历史潮流,民心驱动》等多篇文章寄给台湾同学,向他们宣传祖国大陆的方针政策,希望他们为两岸的共同发展和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获得了台湾同学的认可。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作为抗战老兵,他撰写了《吸取胜利的经验和教训,真正认识和应对侵略者》一文在《云南政协报》上发表。2006年,杨承箕同学又写了《跨海再握手》一文寄给台北同学。

  位卑未敢忘忧国。作为一个普通的黄埔同学,杨承箕同学牢记“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积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为促进祖国统一作贡献,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的表扬,在广大黄埔同学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作者:云埔)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