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一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午后三点钟,皑皑的白雪点缀着终南山秀丽的景色,湘子河缓缓地流淌着。“欢迎!欢迎!”在王曲的旷野里,七分校万余学生排若整齐的行列,等候着于右任先生的驾临。
操场四外的麦田一片新绿,远远伸向无边茫茫的田野的尽处,起伏着婉蜒的山岗,尤其西天边际齐飞的寒雁,象是特别要给善写能文的于先生的阅兵场面描画出几笔诗意。
阅兵开始了,阅兵官的马队在军乐声中缓慢的进行着,于先生身着中式黑色大褂,长长的胡须、高高的额骨,显出他已秃白了头顶,但是两眼却炯炯有光,面庞和他那有名的长胡须一样,看去非常的清朗,在敌寇当前的今天,看见了我们的于先生,不由得追念起他在中国历史上的伟大功绩,而为之祝福长寿!
等到阅兵官的马队,越过了长长的行列,又慢慢地绕回阅兵台的时候,阅兵司令一声“集合!”几分钟之功夫,延伸差不多二里的长队,马上变成一个凹字队形,面向阔兵台肃立着。田野里恢复了宁静,一点声音也没有,阅兵台前儿盆盛开的菊花,在冷风中悄悄地散发着清香。于先生缓慢的声调,逐渐的拉大了有安慰、有鼓励、也有呼喊,我们听得清他每一个手。??
“……终南山,顶上白白的雪块,田野里绿绿的麦子,你们在这样的环境里,接受这样的新式教育……。
“同学们只要你们努力,将来一定可以成功……。
“胜利是必然要胜利的,但是要看怎样的去获取胜利,我们不可在任何条件之下使日本退兵,我们一定要把日本鬼子打出去……。
“抗战四年,这么人的损失要谁来赔偿?我们决不能轻易的让日本鬼子跑掉,这是我们每一个同志的责任!……”
于先生讲话的时候,用力地挥摆着他那不甚灵活的臂膀,语句是那么坚定而有力,象无数利刃似地刺着我们的心扉。最后,他拂着他那长长的胡须缓步走下司令台,进入汽车,在众目注视中,飞快地驰去了。但是他那简明而有力的训导,还在我们的脑海里不停的激荡着。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