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曾说父亲是她的良师益友,说父亲不仅个人学习非常努力,对她的学习也非常关心,鼓励她学习马列理论时要独立思考。母亲在父亲的帮助下政治理论上更快地提高,工作上更加努力。这就是他们的相儒以沫几十年的政治基础。
繁昌战役紧张时,特别是峨山头的搏斗、塘口坝f战时,母亲带着后勤骡马、担子,带领当地群众和铜(陵)南(陵)繁(昌)三县妇女训练的同志,在敌人飞机扫射、轰炸下转移。
母亲时刻牢记父亲的话:“打仗哪有不牺牲的!”父亲那种为党为人民置生死于度外的精神鼓励着她英勇战斗。
母亲爱唱歌曲《繁昌之战》,年老时也常常唱,仅管她患了老年痴呆症,但这段记忆却清晰地烙在她的头脑里,永远不忘,
父亲去世后,作为党的老战士,为党的事业和子女的教育成长,母亲决定走访苏区,到父亲当年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拜访些与父亲并肩作战的父亲的老战友、老部下,共同回忆父亲的卓越功绩。我曾经请了10天假陪她去福建走走。
看到她能从父亲去世的悲痛中走出来,那样认真听老同志的座谈,我是既欣慰又感动。她不愧是“谭老板”的老伴。
父亲是一个严格要求自己的人,但他身体在革命战争时期又非常不好。母亲想方设法为他找些营 养品给他吃。母亲总要解释清楚这些营养品是用自己的钱买的,而不是用公家的经费买的,父亲才肯吃。其实父母亲不是吝啬的人。在到北京工作后,家里来了客人,母亲总是要请他们吃饭,而按她老家的规矩,几个荤菜都要有。那时家里孩子多,又能吃。工资没了,母亲经常就提前去预支下个月的一一些钱, 这也是我大了以后听工作人员讲才知道的。
我在单位升到副局级后,回到家才知道母亲和自己同级,十分不理解。后来我才知道,她在国家实行薪金制后,薪金.直没有变过。提薪时她直是让给 身边的工作人 员。她从不计较自己的级别待遇,-直到1984 年大调整时她才定为局级的。
母亲和父亲一样对部下和身边的工作人员都十分关心爱护。像司机老李得大病时,母亲马上安排他住院急救。他女儿一直尊敬我母亲。
母亲是一个克尽其职的机要秘书。解放后我听别人都称母亲为“葛秘书”,大了知道她是父亲的机要秘书。她不许孩子们乱动父亲的文件。我参加工作后在单位都可以看的《参考消息》在她那里也不让我看父亲的。她也很少和我们讲他们工作的事。
得知新四军研究会六师分会要出一本 新四军女兵的书,我很赞同和支持。可一提笔要写妈妈时,又觉得不好写。母亲在1994年1月31日去世后,我们查找到她本人原始档案中的自述,深感她是一名 普普通通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个为革命奉献生的平凡女人。
在新四军三支队, 母亲以忘我的革命热情、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发动群众,宣传抗日。与父亲结婚前,她是铜南繁地方妇女运动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至今老百姓还在怀念着她,纪念她。
1939年6月与父亲结婚后,母亲除了自己活跃在群众中发动群众、宣传抗日外,还要照顾体弱多病的老红军一我的父亲。这点是非常令我感动的,因为她懂得照顾好父亲也是革命工作。不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建设时期,她都守卫在父亲身边,充分发挥她学医的特长,保证自闽西- 路过来疾病缠身的父亲在担架上成功地指挥战斗。
她作为母亲也是尽职尽责,作为长女的我更有体会。在战争年代行军途中,她教我识字,到我9岁上学时,能跟上三年级的学习课程。她还常教育我:“你是老大,要带好弟弟妹妹。”让我学会了担当。在我们家为数不多的“家庭会议”上,妈妈会和父亲一起听我们的汇报, 要求我们好好学习,做一个合格的接班人。他们对工作人员的尊重和爱护也教育我学会与人相处。
我上了大学,入了党。妈妈高兴得不行,见人就夸我有出息。大点了我才体会到,做一个女革命者是多么不容易。
我出生40多天后,母亲带我去东路见过父亲后,就把我送走。虽说我是她的第一个孩子,但为了抗战的胜利,她毫不犹豫地把我送走,直到抗战胜利。
这就是我的母亲,一个平凡的无产阶级战士,一个普通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她无私奉献,追求革命理想,投身革命大潮。她的一生和祖国命运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她的光辉业绩会镌刻在中国革命的史册上,镌刻在我的心上。她的意志流淌在我的血液里,将代代相传。
(本文作于2014年6月,作者为葛慧敏的长女谭泾远,参照葛慧敏1994年2月3日原始档案写成)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