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专题栏目 > 交流与反省 > 内容正文

告诉大家我们党是怎么走过来的
来源:共产党员网   2021-11-17 14:24:37

  娄山关红军战斗纪念碑。

  遵义会议陈列馆内展出的《忆秦娥·娄山关》。

  红军一渡赤水的主要渡口之一——元厚渡口。

  红色是历史文化名城遵义的基因,从1935年到2021年,时光流逝,遵义会议精神光彩依然。一代代人来到这里参观拜谒,接受革命精神洗礼;一批批人从这里出发,将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2015年6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遵义会议会址和遵义会议陈列馆参观。总书记指出,要给大家好好讲,告诉大家我们党是怎么走过来的。

  英雄的精神芬芳馥郁

  “爷爷是我的榜样,从他身上,我看到了老红军的优秀品质。”说起爷爷,孔霞充满自豪。

  孔霞的爷爷孔宪权是遵义会议纪念馆第一任馆长。1930年,孔宪权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是红一方面军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的传令排长、十二团作战参谋。战斗中孔宪权身上多处中弹,留在当地老乡家养伤。1952年,孔宪权参加遵义会议纪念馆建馆筹备工作,之后成为纪念馆馆长,也是首任讲解员。

  作为新中国最早建立的一批革命纪念馆之一,遵义会议纪念馆既无经验参考,又无样板模仿,想要建好,难度可想而知。贵州山多路陡,交通不便,翻山越岭搜集红色历史文物,艰辛自不待言。尽管困难重重,孔宪权还是和其他工作人员完成了44个县(市)及川南、滇东北5县的征集采访任务,征集文物1200余件。“爷爷当年曾中弹受伤,行动十分不便。贵州阴天湿冷,会诱发伤口剧痛,可他从不叫苦。无论是下乡搜集历史文物,还是在馆里接待做讲解,他都非常热情。”孔霞说,“这种不畏困难、履行责任的精神深深地影响了我,让我在耳濡目染间,对红色精神有了更多理解。”孔霞多年来一直积极投身红色文化传播,在遵义会议纪念馆做义务讲解,到学校开设选修课,“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遵义会议、了解爷爷那代人的拼搏精神,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这里是‘四渡赤水’一渡的渡口,我给大家讲讲当年发生的事情。”在遵义市元厚镇,当了30多年义务讲解员的肖义伍正在为游人讲述红军四渡赤水的故事。今年70岁的肖义伍曾是元厚镇桂圆林村老支书。1935年1月,红一军团成功一渡赤水,肖义伍的舅妈聂永珍冒着生命危险救下了两名红军伤员。从小被舅妈的事迹和红军故事深深感染的肖义伍,在舅妈年事已高、行动不便之后,秉持着让红色故事代代相传的想法,接过舅妈的接力棒,成为赤水河畔的一名宣讲员。从此,无论听众多少,他都热情认真、悉心讲述。近年来,元厚镇组建了以“红色宣讲进万家”为主题、以肖义伍为队长的红色宣讲队,目前已发展到几百人规模。“我要讲好英雄的故事,让大家了解他们、记住他们!”肖义伍说。

  83岁的党支部生机勃勃

  赤水河蜿蜒浩荡,穿过习水县隆兴镇,流经一个林木繁茂、古朴美丽的小山村——淋滩村。沿村路前行,在驿站旁边,可见一幢木质古旧的老民宅,前面立着一方黑石碑,刻着“淋滩红军党支部旧址”几个大字。“这是老红军宋加通的家,也是一处红军党支部的旧址。这个党支部从1938年5月成立那天起,一直延续到今天”,淋滩村党支部书记赵伟介绍。

  淋滩村曾是中央红军二渡和四渡赤水的一个重要渡口。当年,宋加通等红军战士因作战负伤,无法跟随部队前进,被乡亲们救下,留在村里养伤,心中一直记挂着和组织恢复联系。1938年5月,在中共古蔺县地下党组织的联络与帮助下,宋加通等几位红军党员接上了组织关系,在淋滩村成立红军地下党支部,地点就设在宋加通的家里。

  历经80余年薪火相继,这个建立于烽火年代的党支部愈发生机勃勃。曾经“荒山秃岭乱石坡,经济萧条路坎坷”的淋滩村,而今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村史馆和村口的休闲健身广场远近知名。全村10个村民组,有党员43人,以村民组为单元,设置了基层社会治理网格。村委会实行开放型一站式办公,保证村民有事及时处理、及时反馈。村里定期开设红色课堂,向大家宣讲政策理论、民生事项,并将党课讲堂搬到红色遗址,让党员干部重回革命现场,感悟初心使命。

  淋滩村不仅有红色精神,更有红色资源。近年来,淋滩村党支部带领群众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实施红色旅游党小组“薪火传”项目,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充分挖掘淋滩“红色+古色”的旅游资源。同时,当地还立足甘蔗资源和古法制糖的技艺传承,进行红糖产业深加工,提高产业收入。“90后”赵伟坚定地表示:“了解淋滩红军党支部的历史后,我更清楚肩上担子分量,唯有加油干,带领全村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才不辜负红色淋滩的使命传承。”

  让红色文化深植广播

  在遵义会议陈列馆,一个戴着红领巾、身穿红色讲解服的小女孩,正为游客介绍遵义会议的历史故事。清晰的表达、自信的神态、对红色历史的信手拈来,让人很难相信这是一名五年级的小学生。她叫张瑞凝,是遵义会议纪念馆的一名“小小红色义务宣讲员”。“通过讲解,我对革命前辈的故事有了更深的理解。”小姑娘说。像张瑞凝这样的“小小红色义务宣讲员”,在遵义还有数百名。让红色文化种子植根心间,就要在学校加强红色历史教育。除了“小小红色义务宣讲员”活动外,遵义市将“长征故事进校园”活动与“新时代好少年”等主题教育融为一体,通过寻访“红色足迹”等形式营造学习红色文化氛围。全市大中小学校组建“红色艺术团”,开展讲红色故事、演长征故事等校园文化活动,推动红色文化在校园中传播。

  走进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旅游区,宽阔的胜利广场上,生动的浮雕呈现着鲜活的革命历史场面;一条玻璃栈道悬浮上空,连接起辽阔的娄山关风景,给人壮美的观览体验。景区工作人员介绍,这里常年人气不减,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络绎不绝。近年来,遵义市重点突出红色旅游特色,重点建设遵义会议旅游区等五大红色旅游精品景区(点)。从2015年到2020年,遵义市红色旅游累计接待1.95亿人次。电视剧《伟大的转折》、电影《遵义会议》、舞台剧《伟大转折》等反映红色精神的文艺作品,为遵义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目光。“将红色资源与旅游项目充分融合,不仅提升了地方经济,还吸引更多的人来了解遵义会议,传扬红色精神。”遵义市长征学学会会长曾祥铣说。

  实事求是,砥砺奋进,红色文化播撒进人的心中,化为巨大的内生动力。新中国成立以来,在遵义会议精神激励下,在遵义各级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奋斗下,遵义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近年来,遵义市立足实际,修建“组组通”公路,实施精准扶贫政策,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乡村找到了致富新路,城市有了经济抓手和新的增长点,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与日俱增,历史文化名城遵义正在书写时代发展的新篇章。

  【党史撷英】遵义会议会址确认记

  遵义老城,子尹路96号,坐落着一幢青瓦灰砖砌就的两层小楼,这是人们所熟知的遵义会议会址。据介绍,新中国成立后,寻找和认定会址颇费周折,用了4年时间。

  1951年,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30周年,中共遵义地委、遵义地区专员公署成立了遵义会议纪念委员会筹委会,决定筹建遵义会议纪念馆,于是组织人员着手寻找和确认会址。

  当时,一些群众回忆说,遵义老城杨柳街的天主堂可能是遵义会议开会的会址。随后,经筹委会初步认定,“遵义会议地址”的牌子被挂了上去。

  这个由法国传教士兴建于1867年的天主教堂,真的是大家要寻找的会址吗?

  1954年1月,北京中国革命博物馆筹备机构致函中共遵义市委称:“在某个文件上查出,1935年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是在遵义旧城一个军阀柏辉章(当时为师长)的公馆内召开的。”

  会址弄错了?

  有关部门赶紧将“柏公馆”的照片、地图等报送中国革命博物馆,请其加以鉴定。

  1954年8月,杨尚昆同志电告贵州省委:“遵义会议是在黔军阀柏辉章的房子里召开的。”这一线索与中国革命博物馆的说法相互印证。

  据遵义会议纪念馆原副馆长、研究员费侃如介绍, 1954年11月,经文化部批复,原本设在“柏公馆”里面的遵义地区公安处搬走,“遵义会议地址”的牌子挂到了“柏公馆”的正门上。

  1955年10月,会址经初步维修筹展,开始对内部开放。直至1957年7月1日,才正式定名遵义会议会址对外开放。

  1958年11月3日,邓小平同志来到遵义会议会址。当走过二楼东过道小客厅时, 邓小平同志环视着厅内的长桌、椅子、挂钟、壁柜和彩色玻璃窗,对陪同的同志说:“会议就是在这里开的。”并指着里侧的角落说:“我就坐在那里。”

  从会址出来,邓小平同志一行又来到遵义天主堂。他们发现,这里实际上是当年的红军总政治部驻地。

  【党史撷英】一个陶坛与两枚铜钱

  在遵义市四渡赤水纪念馆里,有这样一套“组合”文物——一个陶坛,两枚铜钱(见图。曹行燕摄)。陶坛是土陶,外形已经破损,坛体用篾条绑着。两枚铜钱保存完好,铜钱的一面刻着“四川铜币”的字样。这套文物,是2003年赵奇志老人捐给纪念馆的。而说起这套文物,背后有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

  1935年2月,红军在贵州二渡赤水转移时,经过二郎坝。二郎坝是遵义一个有20多户人家的小村子,赵老汉是二郎坝的村民。这一天,赵老汉忽然听见急促的叩门声。循声过去,赵老汉悄悄地打开门,敲门的是途经这里的红军战士,他们想向赵老汉借一口锅烧水。赵老汉把屋头的吊锅拿出来,又叫家人帮着红军战士们烧火。此时天色已晚,气候已寒,红军战士们准备在坝上过夜。“到屋头睡吧,外面冷呀。”赵老汉请战士们到屋里休息。可红军战士们说部队有纪律,婉拒了赵老汉的好意。

  第二天一早,红军战士把锅还给赵老汉时,发现赵老汉家的水缸里没有水了,便主动提议去帮他挑一担水来,拎起桶奔向河边。挑水回来时,战士将门推开,却听“咣”的一声,原来是战士推门时不小心,将旁边的一个坛子碰倒磕破。赵老汉说没关系,不过是一个空坛子。可红军战士执意表示,打坏东西一定要赔,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红布包,一层层打开,露出两枚铜钱,“我们只有这些钱了,如果不够的话,将来我们一定补上。”

  红军离开后,赵老汉握着这两枚铜钱对儿子赵奇志说:“这是仁义的队伍呀,你去拿篾条把这个坛子框起来,破坛子咱也要,不要丢了,这是个念想。”

  很多年过去,这个用篾条绑起的坛子和两枚铜钱,静静地安放在四渡赤水纪念馆里,引来人们注视的目光。这是红军队伍纪律严明、一心为民的真实写照。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