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线战役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内容正文

中国共产党大量吸收知识分子的决定
来源:统战新语   2023-01-11 09:01:40

       七七事变,全国抗日战争爆发。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建立了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一时期,党的统一战线理论政策全面成熟并取得巨大成功,毛泽东提出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党的三大法宝著名论断。党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独立自主的原则,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在边区建立了“三三制”民主政权,为最终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成功坚持和发展,也进一步推动了各民主党派和爱国民主运动的发展,人民革命力量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巩固和壮大。

  “抢夺”知识分子

  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通过的政治决议明确指出:一切同情于反日反卖国贼的知识分子,不问他们过去是否是国民党员,或在国民党政府工作,都能享受苏维埃政府的优待……一切受日本帝国主义和卖国贼国民党政府所驱逐,轻视,与虐待的智识分子,……苏维埃给予以托庇的权利(一切这些人都可到苏区来)。一切革命的知识分子,……(不问他们的出身是地主,富农,或资本家),苏维埃给与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1939年12月1日,中共中央专门作出大量吸收知识分子的决定,批评一些地区和部门在执行知识分子政策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要求全党同志注意大量吸收知识分子参加党领导的军队、学校和政府工作,并把具备共产党员条件的人吸收入党。

  1939年12月10日,在陕甘宁边区第二次代表大会上,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陈云呼吁“抢夺”知识分子,指出:现在各方面都在抢知识分子,国民党在抢,我们也要抢,抢得慢了就没有了。为了更好地吸引知识分子,党还制定了“来则欢迎,去则欢送,再来再欢迎”的“来去自由”的政策。

  抗日战争期间到达根据地的文化界人士

  各级地方党组织和设在各地的八路军、新四军办事处、通讯处,认真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千方百计地把一批批知识分子送往延安等抗日根据地。1937年,为适应抗战培养干部的需要,党通知上海党组织调艾思奇和何干之到新创办的陕北公学任教。他们一行12人是第一批到延安的著名知识分子,受到热烈欢迎。1940年,在周恩来的关心下,张仲实和茅盾到达延安。据统计,仅由西安八路军办事处转介至延安的知识分子就有2万人左右。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原在北平、天津的一些曾留学欧美的学者,冲破重重关卡,辗转到了延安和其他抗日根据地。1940年初,延安已聚集了知识分子约4万人。一般来说,青年学生绝大部分先进入各类院校或培训班,经过学习培训后再分配工作。已学有所成的知识分子则直接分配工作。此时的延安以共产党人的坚定抗战和政治民主,成为吸引广大知识分子的灯塔。陈毅为此作诗道:“百年积弱叹华夏,八载干戈仗延安。试问九州谁作主?万众瞩目清凉山。”

  培养知识分子

  党在延安陆续创办一批学校,大力培养知识分子。抗日军政大学学员最初都是红军干部,随着大批知识分子来到延安,很多人在这里经过学习后奔赴前线。陕北公学成立于1937年9月,是统一战线的学校,只要不是汉奸亲日派,通过入学测验,都能入学,到1938年底就培养出6000多名干部。鲁迅艺术学院成立于1938年4月,为部队和地方培养了许多文艺工作者,不少人后来成为新中国文学艺术工作的骨干。例如留学法国归来的音乐家冼星海,到延安担任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他看到作家光未然满怀激情只用5天写成的《黄河大合唱》歌词后,也只用6天完成了谱曲。这首慷慨悲壮的音乐很快传遍全国,走向世界,在异常艰难的日子里极大地振奋了人心。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