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世英1915年出生于河北曲阳县北养马村。1923年,田世英在北养马村小学读书,完小毕业后便走向社会。青年时期的田世英精明能干,勤奋好学,很快结识了曲阳一批进步青年,其中就有他的启蒙老师荀昌五。荀昌五是曲阳北管头村人,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任中共曲阳县委书记,建国后任林业部副部长。在荀昌五的帮助教育下,田世英阅读进步书籍,探求革命真理,逐渐走上了投身革命的道路,1938年,荀昌五介绍田世英入党,1939年转为中共正式党员。
抗日战争时期,田世英任河北省曲阳县燕赵区(第六区)区长。在田世英的带领下,辖区各村群众英勇顽强,持久抗战,他们挖通各村地道,利用地道战打击日本侵略者,还组织游击队捣毁鬼子在各村建立的炮楼,多次打击日寇的嚣张气焰,为曲阳抗战做出了积极贡献。
1941年4月,在抗战最艰苦的时期,聂荣臻、萧克率领晋察冀军民先后修建了自曲阳引大沙河水至新乐县北部的水渠,取名“抗战渠”,又称“荣臻渠”。“抗战渠”总长21公里,经流曲阳六、七、八区。施工开始后,六区区长田世英带领辖区民众,协同七、八区民众边抗战边挖渠,最终保证了大渠胜利竣工。
1944年5月,田世英调冀东行署,被任命为丰玉遵联合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田世英上任后,积极贯彻冀热边特委做出的关于秋季反“扫荡”部署,同时认真落实特委做出的《关于减租运动决定》,在全县普遍建立“农会”,开展减租减息与雇工增资,改善群众生活,进一步激发了群众的抗日热情,使丰玉遵联合县抗日政权更受群众拥护。
同年9月,日伪集结3万余兵力开始秋季大扫荡,在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下,丰玉遵军民迅速投入反“扫荡”斗争,拔除敌伪据点,开展地雷战,切断敌伪交通与电话线,散发与张贴动员伪军投降的传单标语,向敌伪据点喊话、打冷枪,迫使敌伪向各县城和大镇据点收缩,取得了秋季反扫荡的胜利。
抗战胜利后,冀东行署武清县政府(路北)成立。1946年3月,田世英被任命为武清县长。上任后田世英亲自带领工作组,深入武清县一些村庄发动群众,开展反奸清算、减租增资斗争,赢得群众信任。在领导大黄堡群众反奸清算取得胜利后,县长田世英了解到该村群众吃水很困难,立即帮助群众筹集资金,打了一眼64丈深的“洋井”,彻底解决了该村吃水难题。
1946年6月,国民党撕毁《停战协议》,露出假和平、真内战的狰狞面目,在全国各战场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作为武清县长,田世英对敌斗争坚决,工作大胆,临危不惧。坚决反击国民党对解放区的进攻。 6月15日上午9时,田世英和县委书记田进良,县委委员、社会部长兼公安局长孙剑如,县武委会主任翟华以及警卫员贺振国、铁成6人,骑自行车去慰问支援武清县的宝坻县支队,走到北靳庄时,被隐蔽在村北口的国民党军发现,随后双方发生激战。由于国民党军队人数众多、火力强大,田世英和县武委会主任翟华英勇牺牲。其余四人在毙伤敌8人后,子弹打光被俘英勇就义。
当日中午,宝坻县支队得到消息,立即赶到北靳庄村外与敌交战,当时纪宝清部也赶到增援。宝坁县支队发现敌人数量越来越多,即撤出战斗。国民党军因惧怕解放军主力部队赶到,连夜逃回武清县城。临走时敌人残忍地将田世英的头颅砍下,带回县城,悬挂在县城门楼上示众。
6月15日夜,武清县委带领武清县支队到北靳庄,将6位烈士的遗体运到宝坻县大口屯镇。7月4日《冀东日报》发表冀东第十四地委组织部部长孟广平题为《痛悼逝者》的文章,悼念田进良、田世英、孙剑如、翟华等6位烈士。7月13日,冀东第十四地委在宝坻县大口屯镇举行千人参加的追悼会,由县委敌工部副部长主持,县委组织部部长致悼词,武清县许多村干部和群众代表参加了追悼会。在追悼会上,干部群众纷纷表示,要继承烈士们的遗志,化悲痛为力量,将革命斗争进行到底。
全国解放后,田世英烈士安葬于唐山冀东烈士陵园。
(陈钊根据田世英烈士长女田芬娟、长子田燕南口述整理)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