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纪念报道 > 投稿专栏 > 内容正文

军魂永生:滕县保卫战抗战胜利八十周年祭
来源:胡春雨   2025-03-21 14:22:41

  “国之大事,惟祀与戎”。祀是血脉传承,戎是保卫和平,从精神和肉身两大方面,支持着民族生命。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纪念活动,集中体现着这种深刻的文化内涵,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必将是今年全国性的重大纪念活动。三月十七日,是王铭章将军在滕县殉国八十七周年的纪念日,部分川军将领后人和社会各界人士,在滕州及将军故里四川新都,同时举办了隆重的公祭活动,祭奠先烈英灵,重温集体记忆,传承抗战精神,次第拉开了我省抗战胜利八十周年纪念活动的序幕。

▲滕州烈士陵园王铭章将军雕像

  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从浴火重生到伟大复兴的关键转折,不仅深刻影响了国家进程,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奠定了亚太乃至整个战后国际秩序。我们仍然生活在抗战胜利的成果之中,今天享有的民族独立与和平尊荣,正是那一代中国军民浴血奋战的结果。回首这场战争,是一个富有军国主义传统的现代化强国,与一个富有和平人道精神的前现代大国之间,展开的一场侵略与反侵略战争。这意味着中国人民赢得这场战争必将付出极为惨重的代价,但历史证明:正义终将战胜邪恶,公理终将战胜强权,和平与发展才是人类文明的出路。

  面对当时敌强我弱的严峻局面,中国军民利用广土众民的优势,确定了持久作战的方针,让侵略者一步步陷入广阔无垠的中国战场,粉碎了侵略者速战速胜的妄想,取得了战略和政略层面的胜利。战争初期,我国东部沿海地带暴露于日军优势力量的攻击之下。卢沟桥事变后,历经淞沪会战、忻口会战等大规模作战,中国军民以大无畏的精神进行了最坚决的抵抗,在付出惨重代价的同时予敌重大杀伤,为部署后期抗战创造了条件。平津和京沪先后失守后,日军企图沿津浦线南北对进,一举拿下战略重镇徐州,配合其沿江兵力围攻武汉,迫使中国政府投降,徐州会战由此爆发。此役的胜利,让台儿庄成为“中华民族扬威不屈之地”,面对极端艰难的局面,向全国全世界宣示了中国军民血战到底的坚决意志,具有重大的全局性意义。而王铭章将军指挥的滕县保卫战,乃其最光辉的序幕战,必将永垂史册。

  ▲滕县保卫战遗址抗战将领后人合影:左二张自忠将军孙张庆成、左三王麟团长孙女王愔、左四王铭章将军儿媳白光莲、左五卢济清将军孙王京

  会战前期,山东省主席韩复榘为保存实力弃守黄河天险,不仅导致我省大半沦陷,而且打乱了整个作战规划,第五战区形势危急。台儿庄地处扼守徐州的最后一道屏障,滕县和临沂譬如徐州的两个北大门,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大战一触即发。危急时刻,张自忠将军率领第五十九军协同友军,将南线之敌击退至淮河南岸,迫使日军放弃“南北夹击”改取“南守北攻”,企图从临沂和津浦线东西并举,向台儿庄进发。张自忠将军再度临危受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驰援临沂,与友军内外夹击击败了强大的板垣师团,不惜一切代价砍断了津浦线北段日军左臂。此时继续贪功冒进的矶谷师团,形成孤军深入之局,为我大军围歼日寇创造了有利态势。

  至此,津浦线上的滕县暴露于日军兵锋之下,王铭章将军率领他的川军将士,上演了抗日战争最悲壮的一幕——虽明知不敌,践行了“城亡与亡”的誓言,完成了阻敌三天的任务,直到用最后一滴血,谱写了威武不屈的抗战精神。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川军只有窳劣的步枪、大刀、手榴弹等近战武器,以及少量土制机关枪和迫击炮。而负责在津浦线正面迎敌的川军第二十二集团军,在晋东作战期间刚刚遭受重大伤亡,部队给养极为短缺,很多战士只能穿着草鞋在雪地行军。在曲折的战斗历程中,川军的声誉也一度饱受质疑。川军进驻鲁南后,以其军纪严明作风顽强,得到了鲁南人民的全力拥护,所谓“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留下了无数感人事迹,为川鲁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战斗情谊。在前期外围作战中,川军出动出击,巧妙展开流动作战,其中陈九章营长在小雪伏击日军,毙伤日军少将田岛荣次郎(一说中岛容吉),是为徐州会战其间斩获的敌军最高将领,日军始终讳莫如深。

▲滕县保卫战遗址公祭活动承办方枣庄四川商会合影

  三月十四日,滕县保卫战爆发。面对数倍于己的日军精锐部队,川军将士只能凭借冷兵器时代的古城墙,以血肉之躯抵抗大量敌机、坦克、重炮的轮番轰炸。小小的古城,落下了三万枚炮弹,一时化为焦土。而守城部队只有两三千人,在炮火中幸存的川军将士,凭着最后一口气一次次击退日军进攻,予敌大量杀伤。这是一场没有悬念的战争,如果说唯一的悬念,是川军将士在如此严酷的条件下,居然坚守了四天半,其战斗意志之顽强,也超出了日军的想象。八十七年后,我们依然无从理解,面对粉身碎骨的结局,我们的先辈是凭着什么样的勇气、爆发出什么样的力量,坚持了一场如此非对称的战争?但我们相信,当最后的最后关头到来,爆发出的,乃一个民族最顽强的生命意志,向全国全世界证明,已经组织起来的中国人民是不可征服的!我想当他们魂归大地的瞬间,心中应该不是绝望,而是把浴火重生的希望留给了我们。

  三月十七日,王铭章将军在最后的战斗中牺牲,一二二师参谋长赵渭滨、一二四师参谋长邹绍梦、七四零团团长王麟等多位将领也战死沙场。只有少量将士成功突围,冲出倭寇的截杀,余部一直战斗到十八日中午,直到全部牺牲。他们的任务从来不是打败敌人,而是为大军完成围歼日寇的部署赢得宝贵时间。其丰功伟绩,正如第五战区最高司令长官李宗仁将军所言,“若无滕县之苦守,焉有台儿庄之大捷?台儿庄之战果,实滕县先烈所造成也”。早在川军出川的时候,就立下了“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的誓言,也许在王铭章将军那代军人心中,“川军二十年内战之罪”才是心中最大的痛。也就不难理解,当他为国捐躯的那一刻,为什么高呼“我死在这里是很痛快的!”因为他和他的弟兄们,成就了不朽的军魂,从此为川军的荣誉,树立了永远的丰碑。

  ▲欢迎宴会部分抗战将领后人合影:左三卢济清将军孙王京,左五王铭章将军儿媳白光莲、左六赵渭滨参谋长孙女赵令蓉、左七钟郎华将军之子钟行表、左八王麟团长孙女王愔。

  如今八十七年过去了,抗战胜利已经八十周年,他们的后人分别在新都故里和滕州善国欢聚一堂。王铭章将军的儿媳、八十九岁高龄的白光莲阿姨,带着将军的孙女王艳梅女士,还有张自忠将军的孙子张庆成先生,王麟团长的孙女王愔大姐,以及几十位川军将领的后人,从全国各地赶赴滕州。笔者应邀撰写、恭读祭文,有幸与抗战将士的后人同行。在欢迎宴会上,一派安乐祥和的气氛,枣庄四川商会的赵小明会长在欢迎词中道出了对川军前辈的景仰、对身为四川人的自豪、对山东人民的深情。而我的眼睛却不由得有些湿润,因为这是一场战胜者的子孙为战胜者摆下的盛宴!我们依然继承着他们的血脉,捍卫着他们的成果,耕耘着他们的家园,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我们是抗日战争的战胜国。

  在欢迎宴会上,白阿姨拿出她多年来搜集的文献资料,其中有滕县保卫战前后的新闻报道,王铭章将军殉国后蒋介石、李宗仁等民国军政要员的题词,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有关的新闻报道。王铭章将军殉国后,国民政府举行了盛大的葬礼,成都十万人迎接灵柩入城,一缕英魂仍在身后激励着广大军民抗争到底。在历史记忆的恢复中,幸存参战老兵口述了将军最后的战斗历程,直至临终仍然交代“你们去吧,继续和敌人拼命!”将军殉国后,孙震军长悲痛万分,命令部下寻回将军的遗体。战士们最终凭借一枚刻着“王铭章印”的水晶章,在尸丛中辨认出将军的遗体。一九三八年四月,国民政府追赠王铭章陆军上将,一九八四年九月被追认为革命烈士,功垂竹帛,自有公论。

▲卢济清将军抗战胜利时的戎装照

  赵渭滨参谋长的孙女赵令蓉女士,带来了爷爷在前线写的家书以及林彪、叶剑英元帅的唁电等多份珍贵文物,捐赠给即将开馆的滕县保卫战纪念馆。拿出民政部二零一四年颁发的烈士证书,心情激动地说道:“捧着这张证书,我仿佛看到了爷爷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身影,这次捐赠对我来说,是一种传承也是责任的延续,爷爷用他的生命诠释了什么是爱国精神、什么是民族大义。”王京先生拿出了爷爷卢济清将军在抗战胜利时的照片,满脸自豪地说到:“爷爷是保定军校八期骑科毕业,滕县外围作战期间指挥了两下店战斗,获得国民政府四等宝鼎勋章。”我赶紧接过照片仔细端详:一身戎装,英俊的像电影明星,但英气中带着和气。我突然心中有些异样——是不是有些可惜了?他们分明是那个年代最优秀的中国人,如果赶上和平年代,完全可以成为科学家、企业家、艺术家,却只能出生入死,四海飘零。然而正是那个年代中国人民的伟大抗争,把天下、把太平、把未来留给了后人,让我们追随祖国的成长,成为可以成为的自己。

▲恭读祭文现场照片

  华夏所以为华夏,“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而“礼有五经,莫重于祭”。用今天的眼光看,里面承载着中国人的文化精神,彰显着中国人的精神面貌,无非以神圣而诗性的方式,阐扬着我们赖以生存发展的核心价值。次日在烈士陵园的公祭现场,笔者特意身着汉服,以示郑重,恭读祭文如下:

  惟黄帝四七廿二年仲春,岁在乙巳,是岁抗战胜利八十周年,川军后昆、各界志士,大会新都故里、滕州善国,敢以鲜花果酒,祭告故王将军铭章、滕县阵亡将士,敬礼川军英烈在天之灵。其辞曰:

  呜呼!川康锦绣,逶迤百万方里;逷矣西土,生齿六千万众。民殷国富,华夏天府。然以民国草创,九州幅裂,积贫积弱,蓄力未惶。于时倭奴乘衅,凭陵中国,未几抗战军兴,国府西迁。筑我丕基,恢复中原。悲夫海岱之国,首撄敌冲,千秋俎豆之邦,遍地兵燹。

  芦沟变起,鼎沸全川,危言蜀中父老,誓与宗社存亡。是岁九月,祖道出川,旌旗猎猎,大义薄天,步枪草履,慷慨纾难。之钟国士,怒发冲冠,率众一旅,驱驰禹甸。分当移孝作忠,何恤裹尸而还。西川义士,或赐死字旗于爱子,盖置生死度外久矣。

  义师东征,首战淞沪。连兵吴楚,疾斗滇越,挥戈中州,勇摧敌锋。战局方危,进据鲁南,伏击小雪,阵斩倭将。铭章孤军,晋东百战之余,死守滕县,奠定台庄之勋。川军三百余万,苦战八载;伤亡六十四万,骨岳血渊。手足同心,遗大投艰,国人佥曰,无川不军。

  川省父老,奋庸助战。斧凿万山,蜀道通天。尽发民夫,五百万众,挽崩石于峻阪,济阽危于中流。纵有敌机恣虐,宛转丘墟,犹且救死扶伤,疾作不息。鲁人忠勇,焦土抗战,十里扫雪,迎劳西师。情深义长,共克时艰。呜呼!烈矣,壮矣,勇矣!终得存亡继绝,金瓯复完。

  今逢太平,方用励精。仰惟前贤遗烈,护佑华夏复兴。

  颂曰:

  倭奴失心,肆彼豺狼。天府含弘,汉业栋梁。

  将士发奋,弓矢斯张。生为国士,没为国殇。

  同心纾难,运粮筹饷。饮冰茹檗,卫我家邦。

  八载血战,一朝受降。廓清海氛,九有重光。

  川军功烈,永世弗忘。魂归齐鲁,与国无疆。

  伏惟尚飨!

▲部分抗战将领及参会人员合影

  四川木子乐先生现代诗意译:

  黄帝纪元四七廿二年仲春,新都与滕州川军后昆及各界志士,以鲜花果酒祭奠川军阵亡将士,抗战胜利八十载记忆悠长。

  川康大地锦绣万里山川,西土遥远六千万儿女繁衍,曾是民殷国富的华夏家园,民国初建九州破碎不堪。

  倭趁机侵犯铁蹄践踏中原,为了完成长期抗战,国府西迁四川。海岱之国倭寇来犯战火蔓延,千秋礼义之邦陷入兵荒马乱。

  卢沟桥事变全川义愤填膺,四川父老誓与家国共存亡,九月川军出征义气冲天,步枪草履无畏奔赴前线。

  王铭章将军怒发冲冠,率壮士在华夏大地驰骋奋战,移孝作忠不惧马革裹尸而还。西川义士赐死字旗给爱子,生死早已置之度外忠心可鉴。

  义师东征首战淞沪,在吴楚滇越中州浴血,勇猛杀敌,毫不畏怯。

  战局危急时进据鲁南,小雪伏击斩落倭将,王铭章孤军死守滕县,历经晋东百战之余,奠定台儿庄大捷的典范。

  三百五十余万川军八年抗战,六十四万伤亡血流成渊,全国人民都说无川不成军,那是手足同心勇挑重担。

  川省父老全力支援,开山辟路让蜀道畅通天险。艰辛譬如峻岭间搬运巨石,拯救危局如中流砥柱一般。

  哪怕敌机肆虐家园成废墟,救死扶伤始终坚守信念,鲁人忠勇焦土抗战,十里扫雪迎接川军的到来。

  情谊深长共同熬过艰难,壮烈啊豪迈啊英勇无边,终于存亡继绝,版图重归完全。

  今太平岁月,吾辈当自强,缅怀先贤的壮烈,佑华夏复兴航线。

  在此我们献上颂词:

  忆当年,倭奴似豺狼,野心昭然,川军是家国的中坚。

  将士们奋起弯弓搭箭,活着是国之栋梁,逝去为国之英魂长眠,大家同心纾难。

  运粮筹饷历经千难万险,保卫家邦八年浴血奋战,迎来胜利九州重放光芒。

  川军的功绩万世流芳,生在四川,死在山东,英魂与国无疆。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