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纪念报道 > 投稿专栏 > 内容正文

令日伪胆寒的庄科民兵
来源:薛宪章   2025-04-22 10:18:08

  河北省邢台市东南部有个县,叫临西县,临西县有个不起眼的小村,叫庄科村。庄科村位于临西镇与下堡寺镇的接合部,邯临公路从该村通过。村子不大八十年前可是个抗战名村呢。

  抗战时期,临西县属山东省原临清县管辖,是其县城以西部分。那时,庄科民兵组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积极开展对敌斗争。庄科在临西镇高村的西面,相距仅十华里。但有西部广大根据地作依托,该村民兵相当活跃。当时在临清城西提起庄科村民兵,抗日军民人人赞扬,日伪敌特个个心惊胆寒。从今天起我们就讲讲庄科村民兵的英勇事迹。

  (一)成立抗日组织,积极参与抗战

  1940年麦收过后不久,临清日伪军为了侵占临清城西广大地区,结合威县、邱县、馆陶之敌,以我下堡寺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进行合击扫荡。当时我冀南抗日部队没有正面反击,分别迂回到敌后待命出击,至夜晚,威县、邱县、馆陶之敌在毫无收获的情况下,疲惫不堪地分别缩回各自的老窝。唯临清之敌八九百人,当夜住在下堡寺北部西高尔庄村,准备在这里安据点,妄图把我临西广大抗日根据地变为敌占区。就在这天晚上十二点左右,我冀南抗日部队突然从四面八方合围而来,突破多层岗哨直插村内,主要用手榴弹连续投向日伪军驻地,炸的日伪军鬼哭狼嚎,许多日伪军还未出被窝就被炸死炸伤,死伤非常惨重。至拂晓,我冀南抗日部队一齐退出阵地,分赴各自休整地点。

  天明后,这股敌人吃了败仗拉着死尸、伤号慌忙向南折东逃窜,至下午三四点钟,突然由张堂折向北,窜向高村,连夜在高村周围村庄抓夫,抢挖围村壕、打土围子、伐枣树头做鹿寨,紧接着临清日伪军又增援了部分兵力、弹药给养。从此就在高村安下了一个面对我临西西部广大抗日根据地前沿阵地的大据点。

  庄科村早在1939年就建立了我地下党支部、抗日乡镇政府,并先后组建了农救会、青救会、妇救会和自卫队、模范班等一些群众组织,有一个好的基础。不过那个时候,全村没有一支枪。日伪在县城,离敌又远,群众组织的任务,主要是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学习宣传革命的理论、抗日的道理,为便于我抗日军民攻防进退带头挖路沟、拆房垛、协助乡镇政府征收公粮、做军鞋,部队来了帮助站岗放哨等。

  自从高村安下据点后,敌人住在眼皮底下,人们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为了护村保家减少损失,发展壮大民兵组织就成了当时的紧迫而又严重的任务了。经当时党支部研究决定,首先充实扩大"青抗先"(“青年抗日先锋队”的简称)、"模范班"两个民兵组织。一是决定以党员吴文元同志为首的发展、充实一批有抗日要求的学生和青年组成"青抗先",主要担负白天站岗放哨、监视高村敌人的动向,一旦发现敌人出来,立即鸣锣示警保护群众外逃的任务。因为这批青少年大多数是学生,不是主要劳动力,这时期又不能坐在学校里念书,便白天一边轮流站岗放哨,一边读书学习。二是决定以党员吴崇山同志为首的发展一批有觉悟的青壮年组成"模范班"作为民兵骨干,并每人发了一支红缨枪,或大马刀.有的还自做了木制模型手枪,配上枪套挂上红绸子以示真手枪。主要任务是担负夜间站岗放哨、监视高村敌人,一旦发现敌人出来扫荡,立即鸣锣让群众及时外逃的任务。这两个组织成立后,在监视高村敌人出外抢夺、保护群众生命财产上起了不少作用,全村群众都很满意,并且多次受到县、区武装部门的表扬。

  (二)伏击战,缴获一支“独眼龙”

  虽然民兵抗日热情很高,但没有武器只有躲避敌人减少损失,不能直接打击敌人。所以,搞到枪支便成为当时党支部和所有"青抗先"、"模范班"成员的迫切要求,可是当时村上很穷,无力购买枪支。在乡镇政府与群众代表讨论后,只能出少部分钱买了一批手榴弹(约四十枚)。所有"青抗先"、"模范班"成员每人配发两枚,枪支还买不起。后来,碰到一个偶然的机会,据伪村长报告,伪乡兵汪七夜间从王路寨西去催粮,路过庄科村。党支部感到是个好机会,决定派模范班长吴崇山同志带领班员崔某,去村西路沟内埋伏,截获伪乡兵枪支,结果把这个伪乡兵携带的一支独眼龙手枪(也叫瘸巴子)缴获过来了,虽不是好枪,但从此庄科民兵总算第一次有了一支快枪,民兵的士气更高涨起来。大约事隔三天,高村敌人得知庄科民兵截获了伪乡兵一支枪很恼火,想对庄科村报复一下。于是在一天的上午,约30名伪区队出高村直奔庄科而来,当这股敌人走到庄科东边周楼村东时,被庄科民兵在周楼村南窑上放哨的同志看到了,立即向敌人方向投掷了两枚手榴弹。正巧这天有我抗日十二区中队的三位游击队员来庄科催缴公粮,听到手榴弹的爆炸声后,立即带领庄科民兵冲向前去,赶到周楼村边,看到敌人已到周楼村东头,便连放了三支排子枪,又投了三枚手榴弹,结果高村敌人不知我方兵力大小,吓得立即逃回高村据点。这次小战,首战告捷大鼓士气,全村群众非常高兴,并说:"光怕不行,必须拿起武器斗争才能保卫自己。"同时也认识到日本鬼子和伪军也不过是只纸老虎。

  (三)探敌情、撒传单,震慑日伪军

  高村据点刚安下不久,庄科党支部接到县委的一个指示,叫设法派人打入高村村内,了解一下高村据点,除深壕围墙、鹿寨以外,村内是否还有其他防御工事和暗堡,并送来一些传单,大意是抗战必胜鬼子必败,动员伪军"身在曹营心在汉"一类的内容,叫散发到高村据点内。经党支部研究确定由支部书记吴文祥同志带领组宣委员薛宪章、崔东海、模范班长吴崇山、模范班员吴艮山五人,以出工为高村据点修筑围墙为名,混入村民中寻机执行。具体分工是:吴文祥、薛宪章负责带领全体民工与执行任务的同志密切配合,搞好掩护;崔东海同志以探亲为名混入村内,找他亲戚帮助了解村内工事和暗堡;吴崇山、吴艮山二人寻机散发传单。他们到达高村据点后,民工所分工段正好是西门路北一段,出入村庄很方便。西门内外,有几个厕所、草垛,西门内有枪口对准西门的暗堡一个。崔东海同志的任务完成得最为顺利,不仅在他亲戚的帮助下情况了解得很详细,并绘了一幅草图。吴崇山、吴艮山二人趁中午休息吃饭之机,便假装到厕所解手,把传单撒向村内,立即跑回工地跳下正在挖的围村沟壕,洗了洗手又故意向自己身上摸了一片泥土,假装一直在沟里干活。不大一会儿,敌人发现了传单,即持枪威逼民工说出撒传单的人,闹了很大一阵子,还打伤了一些民工,各村带队人员集体找到伪区长孙明远,担保不是民工干的,至天黑散工时才算完事。

  (四)诱敌深入,与“八路军”并肩作战

  1942年春季,"四·二九"大扫荡之后,由于我军受挫,敌人兵力增加,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原来不资敌的村庄也资起敌来。加之敌人在下堡寺以东村庄强行推行"连甲保坐"制度,挨户登记造册,发良民证。小股敌人也敢外出活动,气焰十分嚣张。这时,共产党员抗日村长薛洪俊同志又被敌抓去,庄科民兵鉴于枪支太少,没有足够的力度打击敌人,情绪十分低落。这年秋季的一天下午,八路军冀南某旅十一团进驻庄科村,兵力四五百人,并有轻重机枪多挺。全村民兵和群众见到我军正规部队的威武军容,加强党的建设创建抗日根据地的群众情绪登时振奋起来。这时的支部书记薛宪章和模范班长吴崇山找到十一团首长,商议派人去高村据点谎报有20余名游击队员进驻了庄科,枪支破旧,子弹不多,以此诓敌人来攻。团首长同意后,连夜就派伪村长崔玉庆去高村据点报告,结果第二天下午3时许,高村敌人约200人,前面是伪军,鬼子在后边,过周楼村向四分三路向庄科村夹攻而来。我军全埋伏在村东、东北、东南三面围墙下面,待敌人进攻到离庄科村不到半里路时,我军突然跳过墙头,全线向敌人出击。敌人一看兵力很多,又都穿着绿色军装,知道上当,立即回头向东逃窜。当时我军看到,前面打头阵的多是伪军,团首长立即通知全军只喊缴枪不杀,不真射击。

  此战击毙伪军1人,炸伤3人,都是庄科民兵用手榴弹炸的。

  但之后团首长命人买了一口棺材,把炸死的伪军装进去,并写了一封劝降信,之后送达王路寨村北去高村据点的路上。

  庄科民兵对首长进攻时只喊话不放枪,还买棺材成殓伪军尸首的做法,很不理解。认为,如果针锋相对全面打响,这次至少要杀伤日伪军百余人。随着革命的深入,庄科村民兵逐渐认识了部队领导“中国人不杀中国人”争取、瓦解伪军的用意。

  (五)有了6支枪和100多枚手榴弹

  第二天我军十一团离开庄科村时,团领导召见支部书记薛宪章、模范班长吴崇山两位同志,又把缴获的一支长枪和另外100多个手榴弹送给了庄科民兵。这次战斗结束后,县、区领导均表示满意,我抗日政府县长解莅民同志还专程到庄科召见参战民兵并进行了表扬,鼓励继续设法多搞枪支以进一步壮大民兵力量。而高村敌人却对庄科伪村长谎报军情大为不满,结果把伪村长崔玉庆叫去狠狠打了一顿了事。

  事后,根据解县长指示,支部研究如何购买枪支问题。正巧这时已经花钱把抗日村长薛洪俊同志赎了回来,抗日乡镇政府有了主持人。自卫队长吴体云报名,只要有钱有粮他可以买5支枪。但,钱、粮从哪里来?一是筹借,二是截获敌人的呗。

  后由抗日村长薛洪俊从本村筹借一部分。再就是截获庄科以西村庄资敌粮款。结果不到一个月就筹齐了钱、粮,买到湖北造、套筒各2支。这样,连同部队送的1支和原有1支独眼龙,共有6支枪,100多个手榴弹了。

  大约又过了一个多月,高村敌人知道了庄科村不但不交钱、粮、反而截获外村资敌的钱、粮,极为恼火,屡次想寻找机会报复。有一天上午高村敌人果然派出50余名伪军进攻庄科,走到周楼村东,即被庄科放哨民兵看到,立即鸣枪发信号。村上听到后,立即组织全体民兵埋伏在村东路沟内准备迎敌。这时为了迷惑敌人,早又搞到几套绿色军衣交给民兵,等敌人刚走出周楼村西一堆大坟窝时,庄科民兵中几个穿有绿色军装的民兵立即跳出沟外冲向前去,未穿军装的民兵则顺沟向东迎敌。敌人看到后误认为是正规八路军又来了,怕再上当,回头就跑,窜了回去。

  (六)抗旱救灾,民兵带头挖水井,度灾荒

  1943年春季,由于上年秋天久旱不雨,除个别有水的地块外,大部粮田未种上小麦。这年春天又一直未下透雨,全村群众除少数富裕户外,大部缺粮断炊,许多民兵没有饭吃。有一次民兵开会,开到中间,民兵吴艮山就晕过去了。经了解,他已两天没吃饭了,便赶快弄来点吃地把他救过来了。

  这时高村敌人也因缺粮吃,频频外出抢粮抢东西。民兵的抗击任务十分繁重,怎么坚持?一时成了最大的难题。经支部研究除了责成抗日村长薛洪俊、粮秣干事吴景云2人动员有粮户借出一点粮食分给断炊民兵暂时维持外,还派支部书记薛宪章、宣传委员崔东海、模范班长吴崇山3人和坐村干部赵同志,去抗日区公所,要求拨粮打井抗旱救灾,后得到批准。规定每打一眼井,政府无偿拨给50斤豆子支援抗旱救灾度荒。

  从此以后就动员全体民兵先从参加民兵之户起轮流打,一连打了十余眼,获得粮食七八百斤。这样不仅增加了抗旱能力,扩种了早熟作物和青菜,而且缓和了眼前吃饭的困难。

  由于这段时间,民兵每天下井挖泥比较劳累,对原有岗哨有点放松,结果有天黄昏时间,突然有十余名土匪窜进村内,牵牛抢东西,一时间闹得鸡犬不宁。正在休息的民兵听到后,立即赶到现场,冲向前去和土匪交了手,伪军看到民兵们来势凶猛,扔下耕牛和抢到手的东西,趁天黑狼狈逃窜。民兵才追到村东,就看不到这伙土匪的人影了。

  第二天又重新加强了岗哨。过后听伪村主任说那股敌人是伪区中队一个班,因吃不饱,饿极了,伪装土匪出来抢老百姓的粮,结果不但没有抢到粮食和东西,而且还有两个伪军被打伤。

  (七)区队规模,有了3把匣子,20支长枪

  1943年8月,下了透雨,旱情解除,灾情缓解。这时,庄科头任党支书吴文祥同志已调十二区任区委书记,第二任党支部书记薛宪章同志已调任十二区区长。为了进一步加强庄科民兵力量,为抗战发挥更大作用,经我党十二区区委研究决定,从下堡寺子堌村区队调给庄科民兵好枪12支,县武委会又发给了3支。这些枪多数还是"三八式"、"钩子式"、"捷克式"、"水连珠"等名牌好枪,并增发子弹数百发。

  为了适应抗战新情况,在原来"青抗先"、"模范班"两个组织基础上,又从群众中挑选了一部分有觉悟的青壮年,重新统一组织壮大充实了民兵队伍。时任的党支部书记崔东海同志任政治指导员兼民兵队长,下设3个班,共有长短枪支20余支,还有3把匣子枪。从此庄科民兵已经成为一个区队规模的民兵武装,抗日热情高涨,民兵组织更加活跃起来。白天放哨到高村据点西2里的邻村王路寨村西,夜晚放哨到高村据点南大门外。只要高村敌人外出活动,都以鸣枪为号,使后方早做准备。

  这样一来,高村敌人已把庄科民兵看成眼中钉肉中刺,时时妄想予以歼灭。但庄科民兵人熟地熟,又有群众基础,昼夜活动极为敏捷灵活,很不好对付。因此高村敌人只好每逢临清、威县、邱县、馆陶之敌配合夹击扫荡之时,才发狠趁机到庄科洗劫一番。日伪放火烧房屋,散发传单威胁庄科民兵,再抵抗将要把庄科村民烧杀干净。

  由于庄科村民兵并不屈服,在后来的两年内庄科被洗劫达7次之多,光烧掉房屋就达200多间,粮财物件不计其数。那时,为躲避日伪全村老幼不得不全部外逃邻村投亲靠友。

  村民们平时在外躲避敌人,春夏秋抢种抢收,再加上连年大小灾荒,粮菜奇缺,生活一度极端困难。村子空洞洞的,遍地草荒,井水臭得也不能吃,只有民兵坚守村子坚持斗争。

  (八)庄科民兵,有仗就打,每打必赢

  1943年秋后生活稍有好转,庄科民兵重新组合壮大以后,有天拂晓,高村敌人绕过庄科从段村以北悄悄由北路窜向西高尔庄、东王庄、下堡寺一带抢劫扫荡。庄科党支部得知有伪军中队长郝耀光带领100多名伪军,还有一小队鬼子兵。扫荡完后,他们经海尔寨、马庄村南从南路返回高村据点。这时田间庄稼刚刚成熟还未收割,有青纱帐掩护,便布置庄科民兵30余人埋伏在庄科村南马鸣堂通向丁庄的路沟内。等到敌人走过时突然枪声大作、手榴弹轰鸣,杀声四起,日伪军不知我方兵力多少不敢接战,狼狈逃窜。事后从伪村长口中知道,这次伪军被打死1人,打伤5人,还有1名鬼子受伤。

  1944年春,我九区、十二区奉命破坏临清至高村据点的公路。县委委员、武委会主任马毅同志任总指挥,九区区长陈建华和十二区区长薛宪章各带500名民工,在一天夜晚9点多钟到达目的地,两区分工是:九区在东分到卫罗庵村南一段,有九区中队在卫罗庵以东公路两旁埋伏,防止东来敌人袭击;十二区在四分到龙旺村南一段,有十二区中队埋伏在高村据点南大门外堵击高村敌人外出。庄科民兵埋伏在高村据点东北角,以防敌人跳墙下来偷袭。破路开始后,由于人多又是月黑头,互相看不见。不断发出铣、撅互相撞击声。开工后不久,就被高村敌人发觉,正当民工干得起劲时,高村敌人偷偷从围墙东北角上,用绳子放下30多名伪军来,准备向我民工偷袭。可是刚爬上沟沿就被埋伏在这里的庄科民兵发觉,立即用一阵排子枪和手榴弹楔了过去、已爬上沟沿的伪军吓得纷纷跳下深壕溜掉。天明后才被高村敌人用绳子拉上去,结果死伤各1名。庄科民兵这次堵击不仅保护了破路民工安全,还打死打伤各1名伪军。又一次受到县、区领导的表扬。这次破路任务完成以后不久,一天庄科民兵接到区武委会的命令,叫跑步到丁庄窑上集合,赶到后已有十二区中队一个排和丁庄民兵10余人也同时赶到。区武委会负责人说,今天早上有威县城东一带据点的治安军百余人已窜向东、西高尔庄、肖大寨一带抢劫。为了严厉打击这股敌人,有十二中队一个排和丁庄民兵埋伏在丁庄村西路沟内,只要敌人再向东来就坚决阻击。有崔东海同志带领庄科民兵30多人,埋伏在丁庄以北、窦庄村南路沟内打伏击,结果这股敌人抢完肖大寨后,正向东面丁庄进发,当场遭到十二中队和丁庄民兵的伏击,缩了回去、又扭头要向北面村子窜犯,待走到庄科民兵伏击圈内时,又遭到猛烈射击,一些敌人被击伤,再加敌人不知埋伏的这支军队究竟是什么军队,因此纷纷扔下已经抢到手的东西,狼狈逃窜。

  (九)伏击圈内打死日本鬼子两个,打伤一个

  这年冬,有次民兵出外执行任务过累,再加又没吃饭,派出的岗哨撤回得又早。黎明时全体民兵正在民兵班长吴文禄同志家里喝水。高村敌人突然窜进村内,抓人抢东西,也不知兵力多少,这时民兵已无办法,立即钻进早已挖好的洞内,待机行动。因为洞的通风口都在墙的砖脚内,能向四周窥看,发现在民兵班长吴文禄同志家院墙外,有站岗的伪军,并有挺机枪支着。几个民兵想冲出去搞到那挺机枪,刚要出洞口,就听到集合号声响了,敌人抢了东西又烧了一些房子,慌忙离村向东窜了。民兵知道后,迅速追向前去,并大声喊叫"我们是八路军,缴枪不杀"的口号,一直追到周楼村东,截回了被抢去的耕牛和行李。

  到了这年深冬,某天刮着东北风,天气很冷,全体民兵住在村东北角梁家院内,远处没有哨,只在梁家房顶上放了一个岗。到晚饭后,站岗的赵振奎同志,发现有敌人向庄科村围来,立即向敌人打了两枪。全体民兵起来后,立即掩护全村群众向西撤退至丁庄。因为事前知道县大队住在丁庄,十二区中队住在肖大寨,于是庄科民兵队长崔东海同志找到县大队政委付美文同志商量如何歼敌。副政委决定,县大队正面进攻,由丁庄顺沟向东从正面冲向庄科打击敌人;十二中队从肖大寨向东南方向迂回,绕到庄科村南侧击;崔东海同志带领庄科民兵,由丁庄、韩楼从北面绕道埋伏在段村通向周楼的路沟内,伏击敌人。战斗打响后,县大队非常勇敢,由丁庄一直插入庄科村内打得敌人鬼哭狼嚎,狼狈向东北逃窜,正巧跑到庄科民兵埋伏圈内,又遭到了庄科民兵一阵猛打,结果打死日本鬼子两个,打伤一个,还打死打伤伪军数人。这一仗虽然时间很短,但三支队伍配合得很好,尤其庄科民兵打死打伤敌人最多。

  (十)阻击日伪军扫荡,崔东友同志壮烈牺牲

  1945年麦收期间,县、区委指示以庄科民兵为主,组成联村护麦组织,严防敌人外出抢麦。这时庄科村群众纷纷从外地回来,准备收麦。可是高村敌人也在积极准备外出抢收小麦,敌我双方都在紧张地准备中。某天下午伪村长报告,高村已增加敌人,准备天明向下堡寺一带扫荡,并带有民工百余人准备抢劫。是夜庄科民兵除一面派人向县、区报告外,立即研究阻击方案,决定去庄科以西埋伏,在去丁庄、韩楼两条路沟内打伏击。第二天上午,高村敌人果然出来了,但兵力较大,且有鬼子百余人,走到庄科村后即停下来到处抓人、牵牛、抢东西,又烧掉一些房子,闹的全村鸡犬不宁。埋伏在村西路沟的民兵看到敌人只是抢砸庄科,无意再去西边扫荡,庄科民兵则兵分两路,向庄科村内敌人猛攻。丁庄一路民兵攻到村西大坑内,集中攻打西岗子(七猴住宅)守敌。经过15分钟战斗迫使敌人撤到村内,民兵随即占据了吴文轩、吴文儒、李长生、李长太四家。韩楼这一路民兵,顺路沟攻至吴文海菜园屋时,这里有一个班的兵力把守,且有一挺轻机枪,民兵发起数次攻势,都被机枪封锁在路沟内难以前进。模范民兵崔东友,班长吴文禄二位同志,从北边洼地绕过机枪口,打算用手榴弹炸掉守卫着菜园屋的敌人。他二人刚刚爬到离菜园屋不远的地方,被敌人发现了。立即调转机枪口对准他二人射击,结果他二人各掷出一个手榴弹后,崔东友同志牺牲,吴文禄同志挂了彩。可是两颗手榴弹正落到菜园屋根前,炸伤了两个敌人,于是守卫在这里的一班敌人,立即向村内逃窜。逃跑时,又被我民兵打死一个,打伤一个,由于庄科民兵攻势很猛,敌人又不知后边还有多少兵力,跑到村内后,未来得及紧急集合,很快就向东逃回据点。其实这次战斗只有庄科民兵30多人干的,其他部队均埋伏在下堡寺周围,没有来得及进攻,高村敌人就跑掉了。当天下午,县、区主要领导人以及县大队、区中队都赶来庄科为壮烈牺牲的崔东友同志召开了追悼大会,同时为庄科民兵的英勇杀敌庆了大功。称赞庄科民兵30多人打败数百敌人的英勇事迹。

  后记, 胜利在望,庄科民兵没有停歇

  1945年初春,我临清县委指示,要抓紧时机把德苏战场上的大好消息,宣传给伪军。于是在某日夜间,有十二区区委书记吴文祥、区长薛宪章、武委会主任王殿奎、十二中队指导员高学义四位同志,带领十二中队和庄科民兵去高村据点,宣讲国际国内形势。具体分工是:十二中队深入高村据点东北角上,距高村百米左右的地方,挖两个单人掩体,选一名文化程度较好的班长王同志和指导员高学义藏在单人掩体内用铁皮喇叭筒向高村喊话,讲解国际上打败希特勒的大好形势,其他队员分散到附近做掩护。

  庄科民兵30多人,其中手榴弹队1人,深入到高村据点南门外,分散埋伏在附近田间,枪口对准高村南门,准备迎击出来的敌人。准备好后,晚9点左右均已到达目的地。因为这次选的讲话人系本地人(以前多是从县大队聘请四川籍的战士喊话,装作八路军的大部队),敌人听到喊话的是本地人,猜中系游击队民兵所为,因此,未等喊话讲完,高村敌人即放下吊桥冲出南门,准备围歼我游击队。他们刚涌出南门,当即被埋伏在南门外的庄科民兵,用长枪加手榴弹一齐猛打,敌人顿时慌成一团,立即缩回据点,拉起吊桥。乱打了一排子枪,未敢再出来。事后听伪村主任说,那夜打伤2人,其中有个班长。

  1945年夏天高村据点被拔除。9月日寇投降后,庄科民兵还被调去打临清、打聊城、打安阳、打南和等,一直战斗到1946年年底才回家。而后,其中的许多人又被调到县、区武装和公安部门开始了新的工作。

  文章来源:河北临西政协编写的《临西文史之抗战岁月》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