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力量。
——题记
探遗迹,学党史
“岁月失语,惟石能言”,红色文化遗产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拉开时光之窗,走进红色革命旧址,仿佛看到战争年代弥漫的硝烟,听到红军战士对新中国的呐喊。红色遗址是永不熄灭的革命精神,是催人奋进的战斗力量,是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
在国庆之际,有幸近距离聆听和了解那段光辉的历史,参观南昌八一广场纪念馆,一日之计在于晨-清晨,我从抚州出发,一路向北。我和我的小伙伴们一样,既怀着崇高的敬意又激动的心情一路满怀期待,之前,也了解过江西的红色著名景点,南昌是一个英雄的城市,也听过一些红色文化的事迹,但我的记忆是模糊的。行车两个小时,我们终于到达了南昌西站,转完车,预约了八一纪念馆,排着队有序进入,天空下着毛毛雨,但这并不影响我们激动的心情。走近八一纪念馆,在讲解员姐姐的带领下,我们开始了我们红色之旅。一幅幅震撼人心的图片出现在我的眼前,一次次讲解,我的内心都会涌出无限的感动。我认真倾听着姐姐用坚定的声音讲述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在我逐渐沸腾的热血中一一启封。翻阅那段历史,难忘那些可亲可敬的革命先烈用自己生命换来了我们今日的和平生活,看到那些历史的记录,心中随之一震,在如此艰苦卓绝的条件下,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讲解员姐姐说:“那时候我们国家又贫穷又落后,常常遭受外国的欺负,为了不被欺负,我们的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他们战天斗地,不畏困难,书写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巾帼女英雄——赵一曼女士 ,赵一曼原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出生于四川省宜宾县北部白杨嘴村(现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白花镇一曼村)一个封建地主家庭。她本可以享受安逸的生活,但面对国家的危难,她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投身革命,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1926年,赵一曼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踏上了为民族解放事业奋斗终身的不归路。她先后在宜昌、南昌和上海等地从事地下工作,多次身陷险境,但她从未退缩,始终坚定信仰,勇往直前。1935年,赵一曼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二团政治委员,带领部队在林口车站附近与敌人展开激烈战斗。尽管身负重伤,她仍然坚持指挥作战,最终因伤势过重不幸被俘。在狱中,赵一曼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和威逼利诱,始终坚贞不屈,展现了共产党员的钢铁意志。她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甘将热血沃中华”的崇高精神。她在儿子的遗书中写道:“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这封遗书充分体现了赵一曼对儿子深沉的爱和对国家无限的忠诚。赵一曼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是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学习的榜样。她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爱国、什么是真正的英雄。她的事迹告诉我们,只有真正为国家、为人民、为民族的利益而奋斗,才能赢得人民的尊敬和爱戴,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像赵一曼这样的英雄儿女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应该更加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继承和发扬他们的光荣传统和崇高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赵一曼,这位不朽的红色女英烈,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她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让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都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为了民族的崛起,为了祖国的强大,一代代优秀的中华民族的英雄儿女无私奉献,前仆后继,如果那些革命先烈看到这些,会是多么欣慰啊!一想便也不觉泪目。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
在六一儿童节前夕,习近平爷爷的回信中写到:“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把家乡建设好,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我们这一代人奋斗,希望我们树立远大理想,争做自立自强,奋发向上的新时代好少年,努力成长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通过这次参观学习,我更加深刻理解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我们要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务实的作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向前发展,深入学习专业知识形成综合性知识结构,参与科研项目,进行创新性研究,推动科技进步增强国家意识,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和历史观学习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深入基层参与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了解社会需求,服务小区,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树立法治观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负先烈的期望,不负人民的信任,不负时代的重托,我们将先辈们的精神化作动力,努力学习,找准自己人生的方向,努力成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