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抗战研究 > 民间抗战研究 > 综合资料 > 内容正文

拨开“革命圣人”朱执信遇害的迷雾
来源:公众号:粤桂民国历史探微   2025-04-27 16:38:22

朱执信

广州市执信中学

民国时期的朱执信墓

  朱执信(1885-1920),原名大符,字执信,原籍浙江萧山,生于广东番禺(今广州市),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革命家、思想家。1905年加入中国同盟会,任评议部评议员兼书记。1910年,参与策划广州新军起义。次年4月,参加广州黄花岗起义。广东光复后,先后担任了军政府总参议、广东核计院院长、军法处处长等职务。1915年12月,任中华革命军广东司令长官。1920年9月21日在广东虎门因调停邱渭南部和邓钧部的矛盾时牺牲。孙中山对于朱执信的牺牲,十分痛惜:“使我党失此长城”,他一再称赞朱执信是“最好的同志”、“为中国有数之人才”,更赞誉他是“革命的圣人”。

  朱执信之突然身亡,众说纷纭。有云系民军冲突中被流弹误杀,有云桂系军阀谋杀。那段波澜诡谲的历史,今天作一个详细的阐述,拨开层层迷雾。

  虎门是珠江主要入口之一,也是广东最重要的军事要塞之一。1918年10月,肇军首领、广东省省长李耀汉(新兴县人)因受桂系军阀排挤,被迫辞去省长等所兼各职,所部肇军也被桂系吞并和改编,其旧部邱渭南(新兴县人)被收编后兼任虎门要塞司令。

  1920年7月间,李耀汉派其叔及党人周之贞由四邑潜回新兴收拾残部,此时邹鲁亦以广东救国军第二军总司令名义组织民军起义。8月,援闽粤军总司令陈炯明率领援闽粤军回师广东,驱逐桂系军阀。

  邱渭南系以陆军第二旅旅长兼虎门要司令,曾派所部陆军一团赴惠助战,归刘梅卿节制,在平山被包围击散,黎启明一营尽降粤军洪兆麟。马济由惠州来电告邱此间黎营叛变各营长均降洪,内有连长谭振华系沙角台总台长谭振汉之弟,着加以上严防。

  粤军誓师后,孙中山令朱执信担任讨贼军总指挥,策动地方军队和民团发难,以牵制桂军。1920年夏,朱执信奉孙中山命到香港设立主持讨伐桂系军阀之办事处,并指派古应芬、孙科、吴铁城、李朗如、胡毅生等协助策反工作。决定李朗如、胡毅生负责策反魏邦平、李福林两部分,朱执信兼负虎门要塞司令邱渭南。

  虎门原辖六炮台,以沙角为总炮台,余为上横档、下横档、威远 、鹅儿。其中上下横档均在海心;虎门要塞司令邱渭南,所部两营,一驻虎门、一驻厚街,营长冯德辉、徐文辉;另有各炮台台兵。

  新编粤军第六军总司令李耀汉早已运动邱渭南,许以副司令,又运动要塞司令部副官潘文绍,由周之贞接洽;邱渭南与周之贞等密商独立,因主缓进,布置稍迟。讨贼军司令黎义运动吴礼和(前威远总台长、安徽人)、沙角台总台长谭振汉(即谭耀堂、惠州人),立决于朱执信得同意,遂许吴礼和以虎门要塞司令,谭耀堂亦同时受钟鼎基运动;旧肇军中人魏复邦运动营长冯德辉(旧肇军),初介绍于朱执信要求发难费五百元,朱不肯给予,始往见新编粤军第四军总司令钟鼎基,受钟委任;而新编粤军第四军之第五支队钟德贻亦运动驻该地护沙营冯营长,第二十支队梁耀荣则运动徐文辉营长。吴礼和、陈光耀(前威远分台长、安徽人)、谢淮(下横档台前分炮长、湖南人)等受指使运动威远、沙角两台下级兵士,吴礼和主急进,周之贞商于朱执信,朱急令吴礼和首先发难。

  此时参与运动虎门要塞的共有新编粤军第六军总司令李耀汉(助手周之贞)、新编粤军第四军总司令钟鼎基(及其第五支队钟德贻、第二十支队梁耀荣)、讨贼军司令黎义、旧肇军中人魏复邦、前炮台总台长吴礼和等多股力量,朱执信并无统辖权,仅从事联络协调工作。因利益各异,为事后的冲突埋下了种子。

  而此时邹鲁改以粤省义勇军总司令(救国军第二军改称)名义亦开始组织民军。时有邓钧(虎门人,京师大学堂及广东黄埔水陆师学堂肄业,同盟会员)由京返粤经沪,晤见朱执信,慷慨陈说东莞民军可用。朱介绍邓见邹鲁,委为南路挺进军司令,奉命后派友人谭浩(虎门人)往莲花山及霄边沙头一带走访绿林首领戴沛(又名万沛),组织东莞民军,亦窥视虎门。

  8月间,党人在东莞联合匪首陈大茂、戴沛等部千余人响应起义,并以滇赣联军维粤第五军(司令陈某)名义在附近贴布告,8月27日即拟进窥虎门,该队至东莞沙头墟时,与驻防该处之邱渭南部相遇,邱部不敌,伤毙三十余人。

  邱渭南此时秘密邀请朱执信到沙角他的司令部谈判。朱执信即刻从上海到香港,亲自率领蒋光鼐、吴礼和等几员干将由香港秘密进入东莞太平圩去策动虎门要塞官兵起义,但与朱执信会面后的邱渭南仍然举棋不定。

  1920年9月11日,广东督署暗探访闻威远等台不稳,即经商由云瀛洲课长遣委员借口东江军事需调用炮械,乘坐兵轮分赴各台起运小炮多尊回省,并饬各台限于14日以前将所有大炮炮山一律缴省,嗣炮山不便运输旋将撞针概行收回。15日,邱渭南欲试探部下意向,对部下宣言云现在有人运动本部独立,诸君意见如何,部下各人均沉默而散。

  9月16日晨四时,太平附近有党军五百余人起事,扑攻虎门;党人协同虎门要塞之威远、沙角两台陆军及虎门驻防陆军举事,由营长冯德辉、徐文辉督队进攻,沙角炮台防兵将台台长谭耀堂(振汉)软禁,防空炮二响表示宣告独立,后台长张爱标将其释放离台;威远炮台亦响炮举义,威远总台长任震借口巡河离开;后山炮台应之,共发炮七响;有一二炮台开炮对抗,后经沙角炮台猛攻,遂降服。现威远、横桑、沙角等六炮台均已宣布独立。

  是日,邱渭南适在虎门,电话约吴礼和明日同到虎门商议,邱召集各军官在虎门署内会议设法收回各炮台,各连长表面上多赞成大都中途折回始终未接战。驻军营长冯德辉集合官长逼司令邱渭南离虎门,邱即将冯德辉软禁,派徐文辉营长率兵攻沙角炮台,与粤军第二三新编队接仗。粤军第四军第五支队长钟德贻赴厚街着连长苏瑞祥、李耀南、刘彬即时举义,并令集中虎门,沙角炮台发炮协助;邱渭南因攻炮台不下,厚街军队又进逼,于16日晚逃香港,饬应生舰长邱某(邱之胞弟)到部委托其驻台料理;

  9月16日早,军署派派军事稽查员王懋廷、李委员等三人乘坐克虏兵轮前往虎门,会商邱渭南,中途探悉事已发生,旋即折回。9月16日,虎门要塞司令邱渭南电督军:本日闻威远所属炮台连放空包炮四响,司令即电询该总台长任寰,并探沙角各台亦有浮动,立即派步队驰赴制止。17日,督军署命李福廷、黄茂廷等先赴威远各台调查情形,该员18日乘坐江防司令巡轮出发。

  虎门要塞独立后,虎门太平一带均悬挂白旗。连日以来由虎门太平以达东莞厚街一带均纷竖白旗,占据厚街者皆绿林也。

  钟鼎基、周之贞相继到虎门,新编粤军第四军总司令钟鼎基即设立第四军司令部。9月16日,朱执信从香港回虎门,同行有何振(即何仲达)及卫士杨安,驻沙角炮台。

  营长冯德辉、徐文辉由党人钟鼎基、朱执信接洽,委任:第一统领冯德辉、第二统领徐文辉;营长李学瀛、要塞司令部副官潘文绍由党人周之贞接洽,委任:第四统领李学瀛、第三统领潘文绍。

  9月17日,钟德贻以新编粤军第四军第五支队司令名义宣布独立,虎门原驻陆军两营又一连另护沙一营改编为粤军第四军,司令部设于旧讲武堂;钟司令并饬令是晚出发赴厚街进攻东莞城,民军蜂起,该司令部收编者已有六七营;19日,新编粤军第四军军长钟鼎基电陈炯明等称:本军16日四时袭击虎门,幸告成功,现在虎门东莞悉已收复,拟刻日以主力会同海军进攻广州,另派支队截击石龙。

  此时虎门要塞司令之职多方(吴礼和、钟鼎基、邱渭南、邹鲁派的邓钧、朱执信倾向的何振)争夺:吴礼和欲自为,冯德辉拥戴钟鼎基,潘文绍欲推邱渭南,党人罗某提议现在粮食紧急非款三万不可,多出者则让之,众无言议决,但印信仍在邱手由潘保管;钟德贻又拟利用冯营长收编徐部,第二十支队梁耀荣不同意,邱渭南因被逼交代,亦愤愤不平。吴礼和乃联钟鼎基,请邱渭南议于威远炮台,由周之贞磋商许以新编粤军第六军副司令着令回虎门将印信移交,同赴虎门,即被吴礼和胁迫勒交印信;潘文绍闻后将往攻东莞之兵调回,周之贞保护邱渭南离虎门;虎门要塞司令遂以吴礼和接任。民军首领梁琦臣献议调其部下邓钧所部绿林前往保护,邓乃率队开赴虎门。

  徐冯两营先赴厚街进取东莞,袭攻石龙,既经出发;邓钧所部绿林欲乘机图劫太平墟,原日要塞司令部之黄副官通报徐冯亲率两连旋太平。9月20夜,邹鲁策动的东莞民军头领邓钧率戴沛等民军数百人潜近虎门寨新编第四军第五支队司令部(属钟鼎基,即旧肇军邱渭南所部);9月21日早,邓钧乘冯德辉部贾连长不备,进该练驻所,劫夺长枪四十余杆,邹鲁并委派邓钧为要塞司令。

  9月21日午,朱执信正在沙角炮台与吴礼和司令等议论防守事宜,闻东莞方面有两连人退却,未悉何事。遂与副官何振乘舰到第四军司令部,询李哲夫参谋了解情况。一面派人到大校场邓钧所部民军处磋商调和及编队办法。邓钧请朱执信就商,时钟鼎基部梁营长适在座,希望能将枪支劝还,以免两伤和气。朱执信遂携何振与李参谋、卫士等同往,先赴太平圩附近的虎门乡司令部与桂军参谋长叶伯侯议和,邓钧接受了朱执信的调停建议,并愿意送还所收缴的枪械,军队之编遣亦悉愿听朱指挥。据说宣布虎门要塞司令由何振接任。

  9月21日下午三点四十分,冯德辉部突然前来反攻,将民军包围,民军不支纷纷走散,邓钧被击毙;朱执信偕何振跳墙随民军而走,因草地平坦无障碍遮蔽,两人同卧地下。当事人何振回忆“大队散兵已到面前,时先生亦急起坐,扬手疾呼曰,我系朱执信,请勿放枪…众兵果不放枪。不意有绕出余前十步左右者,竟举枪向先生一轰…忽见有一穿绸衫裤者…该统领(后查为喻统领)即挥手令众兵向前追敌去。”可见并非流弹误击,而是有预谋的行为。

  胡汉明所著《粤军返粤虎门事变记》称:“桂军将领麦廷楷、霸王某来自绿林,与戴配有着深重的仇恨,在那妥协的情势里,心殊不满,暗里力怨叶伯侯和自己的意志相左,乃俟朱执信、邓钧正在上台训话时,暗使一小部的桂军,竟然暴动起来,枪声卜卜的子弹射向台上…对方听到这声,不只是不停放枪,还且有上尉军官走过来,用左轮枪连放数声,竟把朱执信、邓钧和戴配的两位兄弟,当场一起杀身成仁,为国牺牲了。”

  朱执信先生追悼大会通告(载于1920年12月1日,中国国民党驻三藩市总支部刊行)亦称:“遽为宵小所害,以身殉国。”

  此事发生后,冯德辉等人声称系邓钧部图劫虎门寨之司令部,朱执信被流弹击毙。时周之贞适从香港到沙角炮台,遂与吴礼和司令、何振三人商议善后,拟定办法:不信任第五支队,即晚离开太平,否则开炮轰击。

  后来上任广东省省长的陈炯明与政务厅长古应芬根据事变调查报告,认定为原虎门要塞司令邱渭南受莫荣新贿赂,假作起义,制造炮台起义官兵与邓、万所部绿林的冲突骗朱执信到虎门谋杀。一年过后,待朱执信丧仪结束,根据案情调查结果,将两名降军军官指为凶手,枪毙于朱执信墓前。《新兴文史》记载:“9月21日,诈降的桂系炮台军排长、邱渭南的妹夫龚士珍(新兴县簕竹镇官田村人)率兵突袭,杀害了朱执信......龚士珍在桂系军阀失败后,被国民革命政府缉获,于广州朱执信墓前伏法。”《申报》上海版1921年4月3日载:“暗杀朱执信之龚士珍,昨陈即令枪决。”龚士珍又称龚金。

  此案中绿林首领戴沛1933年11月10日在东莞被捕。

  朱执信的突然去世,使孙中山失去了一个懂得军事的重要依靠。孙中山只好召回在上海的蒋介石,由他来处理军事事务。受到孙中山赏识的蒋介石,从此崛起于民国军政界,地位不断提高。蒋介石后来在《祭总理文中》也坦陈:“朱执信死后,吾师(指孙中山)并以执信之责任归诸中正”。

  备注:此短文节选于待出版之《民国广东旧军阀史》,原文备注了引用来源,此短文不予注明。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