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抗战研究 > 民间抗战研究 > 综合资料 > 内容正文

援闽粤军的缘起、发展及特征剖析(五)
来源:公众号:粤桂民国历史探微   2025-04-29 10:15:02

援闽粤军总司令陈炯明

援闽粤军第二军从军纪念章

  五、孙陈联姻下的援闽粤军干部来源、成分特征

  孙中山视援闽粤军为革命党支柱武力,对于其发倾注大量精力,派遣了大批干部充实其军队。但陈炯明更多视其为其自身发展的助力。

  1918年2月26日,孙致电陈:华侨义勇队数十人,皆好同志,愿赴前敌,尊处或汝为兄处可收用否?3月18日,陈致电孙:不特(戴)季陶请留,即执信兄亦请其速来。

  1918年10月1日,陈炯明函孙报告粤军在闽情形:现任介(指蒋介石)补汝为之缺,充第二支队司令, 因汝为已升第二军军司令官也。俟厦门下后,仍拟以粤军精锐之梁、谢两统领所部,划归介统辖,期成劲旅。振洲(龚振鹏)昨来行营,亦即任为第三预备队司令.

  1919年2月18日孙致函林森“顷有同志梅培君自汕头来函谓“竞存对于飞机事业拟竭为扩充,尤注意于罗致飞机人才”“闻有杨仙逸、张惠长二君,于斯学甚为优长,请兄祝张、杨二君赴汕襄助,望就近敦促,以助粤军飞机事业之进行为盼”。

  孙中山先后派出参军、参议、秘书、特务委员、军事委员蒋介石、吴忠信、龚振鹏、杨福田、蒋国斌、罗翼群、欧阳豪、万黄裳、尹骥、张国桢、左新辉等十余人,充实粤军,而陈炯明将其中大部分人安排在第二军,仅有少数人进入总部或直辖部队。1919年 “上海环龙路国民党总部,曾寄交蒋司令入党愿书多份,请他介绍所部的革命忠实同志入党”“多观望不前,仅有少数旧党员进行登记。”可见孙中山一腔热忱,但由于陈炯明的刻意布置,革命党并不能控制粤军骨干力量,许崇智所部福建地方力量过半,实际控制部队较少,援闽粤军实际的指挥权、主导权皆系陈炯明。

  援闽粤军重要将领派系分析

  援闽粤军将领分为三大派系,陈炯明系(包括嫡系及依附者)、孙中山系(含许崇智系)、福建地方派.其中粤军总部中高级官员中陈炯明嫡系占半数(陈炯明、黄强、练演雄、何国樑、周演明、陈国伦),依附陈炯明者亦占多数(丘君一、张兆辉、吉廷献、袁臻明、缪霖雨、罗惠群、莫昌藩、冯启民),而属于革命党及依附者仅有数人(邓铿、蒋介石、李章达),而许崇智系及福建地方派鲜有。

  粤军第一军的支队正副司令里全部是陈炯明嫡系(熊略、洪兆麟、李云复、邓本殷、李次皋、陈炯光、翁式亮、陈小岳)及依附陈炯明者(李炳荣、罗绍雄),而不允许革命党、许崇智、福建地方派染指;其统领情况也类似:陈炯明嫡系(杨坤如、丘耀西、黄凤纶、钟景棠、马永平、翁式亮、杨秉为)、依附陈炯明者(许廷杰、饶寿平、王春林、李汉隆、李荫轩、罗炎、张化如、黄昭荣、黄得珍、周南煌、罗应平)占了绝对多数,属于孙中山派革命党(梁鸿楷、尹骥)、许崇智派(徐军雁)仅有三人;

  粤军第二军军部除军长许崇智外,黄国华系福建地方派,梁翰昭系依附陈炯明者;支队正副司令中没有陈炯明系人员,全部来自孙中山革命党(吴忠信、林祖密、龚振鹏)、许崇智系(关国雄)、福建地方派(朱得才、孙本戎、陶质彬);统领一级情况也类似,全部来自孙中山革命党(罗翼群、张国祯、万黄裳)、许崇智系(谢文炳、许济、杨秉为)、福建地方派(杜起云、张乃武、林安国、吴威、刘汉臣、张兆鹏、温浩、温彦斌、徐岳嵩、陈国华、林定中、卢兴邦、林师肇)

  由此可见,陈炯明对于孙中山系革命党人员、许崇智派人员不允许过多染指其总部及第一军,而第二军许崇智人员缺失,许自己派系人员和革命党人员仍不够分配,大量吸收了福建地方派及其部队,这也导致回粤战役时福建本地军队多未跟随返粤,第二军实力和第一军相比相差悬殊,失去了对陈炯明的制衡和控制,也是导致之后陈炯明系粤军叛乱时,革命党势微的重要因素。

  结语:在孙中山的认知里,援闽粤军为革命党核心武力,而陈炯明视之孙中山实力有限,其三大支柱,民军不足恃,华侨募款及革命干部仅是其发展壮大路上的助力,纯属阶段性政治联姻。其后孙中山对于粤军恃为北伐主力,而陈炯明则视粤军为维护乡梓、驱逐客军、保境安民的力量,两者认知的偏差,导致粤军内部将领大多与民党隔膜非浅,不久即分道扬镳,最终分裂为陈炯明和许崇智两系粤军,不复携手。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