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线》复刊词
《前线》创刊的目的“首先是供给八路军的工作同志以政治和军事上的指导;其次是对一切抗日友军,抗日的朋友,忠诚的贡献我们的经验与教训,理论与方法。”这份刊物刊载了不少中国共产党军政首长的文章,结合战争的实践经验,以指导当时的抗日战争。如朱德的《论抗日游击战争》(朱德写于1938年的一部军事著作,部分章节刊载于1938年2月25日、3月25日《前线》周刊第5期、第6期)、邓小平的《动员新兵及新兵政治工作》(1938年1月12日作,载于1938年2月12日《前线》周刊第3、4期)、左权的《论坚持华北抗战》(1939年3月1日《前线》复刊第3期)等。
左权:《论坚持华北抗战》,《前线》复刊第3期
《前线》创刊、出版仅一个多月后的1938年3月初,日军在攻陷临汾后企图渡过黄河,向陕甘宁边区进攻。如日军成功攻占渡口或渡过黄河,将直接阻断在山西抗日的八路军主力同延安的联系,极不利于抗战的大局和国共关系。如何最大程度地动员各种力量,以打破此时的困局,避免极端情况的发生,成为八路军领导人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1938年3月25日,《前线》周刊出版6期后,因“战局丕变,交通不便”停刊。
1939年2月1日,《前线》复刊,改为半月刊,逢1日和16日出版,同年出至第13期停刊。
刊登关于《论新阶段》的书讯,《前线》复刊第3期
1940年3月16日,《前线》再次复刊。1940年底,皖南事变发生后,国民政府中断了对八路军和新四军的财政拨款,加之日军对中共抗日根据地的“坚决围剿”政策,根据地经济面临空前困难的局面。与此同时,由于各个根据地的报纸、杂志大多数“显示出分工不明,彼此重复,数量多而质量差,形式铺张而内容贫乏的严重弱点”。在经济困难条件下,如何利用有限的力量,整合党内舆论,以便对内团结同志,对外统一宣传,逐渐成为党的领导人需要考虑的问题。
1941年3月26日,《中共中央关于调整刊物问题的决定》指出:“由于目前技术条件的限制,与某些书籍小册子的急于出刊,决定《中国青年》、《中国妇女》、《中国工人》自四月起暂时停刊,以四个月为期。”以此为标志,以延安地区为首的各个根据地开始对自身出版的报刊进行调整。在此背景下,1941年6月,《前线》出版至第14期后停刊。
抗战文献数据平台目前上线了1939年第一次复刊后的4期,供广大读者朋友免费阅览、下载。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