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界》周刊于1920年8月15日创办,32开本,每期16页,铅字竖排,1921年1月23日出版第24期后停刊,它是第一本面向普通劳动工人的通俗刊物,比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份党刊《共产党》月刊的创办早了近3个月,为中国共产党的筹备和建立做出了重要贡献。
《劳动界》是中国第一个专门向工人进行马列主义宣传的通俗刊物,主要撰稿人有陈独秀、李汉俊、沈玄庐、陈望道、李达、邵力子等。其宗旨是向工人阶级宣传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价值,启发工人阶级的觉悟,进工人阶级的团结,改良劳动阶级的境遇。刊物内容有国内劳动界、国外劳动界、时事、调查、演说、通信、小说、诗歌等几个专栏。文章篇幅简短、语言朴实、事例生动、通俗易懂。该刊物的出版发行在全国劳动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受到了各地工人群众的欢迎和支持,称赞其为工人的“喉舌”和“明星”。
《劳动界》周刊的创办,响应五四运动后“劳工神圣”呼声,面向劳动者发声,用通俗平实的语言,向社会传递出劳动者所遭受的不平待遇。此外,刊物中有大量篇幅来记述国内外发生的工人罢工情形,试图以此激励和唤醒劳动阶级,使之觉悟,使其为自身权益而努力奋斗。
纵观这历时半年的刊物可发现,在中共建党前期,中国知识分子凭着敏锐的远见卓识及内心对劳苦大众的同情,顺应时代潮流,欲改造中国社会的美好愿景。我们通过对此份期刊的梳理,也可发现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早期,当时的知识分子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还不甚熟悉。《劳动界》周刊中有关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文章为数不多,且多为日文译著。因此大致可推知,在建党前,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尚不充分,且理论资源的来源多为日本渠道,距离后来中国大批知识分子留俄,从苏俄直接输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资源上有较大差别。
通过此份刊物,我们可以了解中共建党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情况,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水平,以及马克思主义者是如何向平民进行宣传的。此份刊物对我们研究中共早期历史有其不可否认的价值。《劳动界》从1920年8月15日创刊到1921年1月23日停刊,共出版24册,抗战文献数据平台已上线除第13册外的前20册,免费供所有读者进行阅读下载。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