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抗战研究 > 抗战文献数据平台 > 平台动态 > 内容正文

【资料推介】《妇女生活》
来源:抗战文献数据平台   2022-07-26 10:14:19

  1935年7月1日,《妇女生活》半月刊在上海创刊。上海沦陷后,刊物迁往武汉,随后又迁往重庆出版,1941年皖南事变爆发后被迫停刊,前后共出版100期。《妇女生活》最初为月刊,自第3卷第1期起改为半月刊。1935年底,上海妇女界救国会成立后,《妇女生活》成为该会主办刊物。沈兹九任主编,彭子冈、季洪先后担任编辑。1940年,沈兹九前往新四军后,曹孟君接任主编。

△《妇女生活》创刊号封面

  该刊的创办缘起于1935年《申报》副刊——《妇女园地》停刊前,沈兹九和杜君慧已预感到《园地》寿命不长,随即商定着手筹备出版《妇女生活》。杂志起初由上海书局出版,后改由生活书店出版。除原《妇女园地》的撰稿人外,在左翼作家联盟支持下,中共党员和进步人士夏衍、沈志远、张仲实、沈西苓、柳湜等均为刊物撰写了大量稿件。此外,何香凝、郭沫若、邹韬奋、金仲华等也曾为刊物撰写文章。

  《妇女生活》在发刊词中写道:“妇女既是人,得过人的生活;妇女既是社会的一份子,得做健全的‘社会人’,可参加一切社会的活动,享受社会一切的权力;同样也可担当社会上发生的一切祸患。”“《妇女生活》将做你的先导,使你知道怎样脱去重压,怎样做人,怎样做社会的人。”由此可见,刊物创办的目的是为启发广大妇女的觉悟,号召妇女积极投入社会活动以谋求自身解放。

△《妇女生活》发刊词

  《妇女生活》先后辟有多个专栏。在“短评”专栏中,有沈兹九写的《妇女与救亡运动》《爱国犯联合起来》等短评文章,尖锐地评论了当时发生的有关妇女的各种社会问题,向广大妇女指明妇女的出路应是投入社会的一切活动。在“常识讲座栏”有沈志远的《社会科学讲话》连载,帮助妇女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社会科学,正确地认识世界、认识社会。在“世界妇女生活栏”与“著名妇女访问栏”中,有《金元帝国主义下的针织女红》《苏联妇女的参政》等文章,向妇女介绍世界上不同制度国家的妇女情况,以及我国一批先进妇女的事迹,使妇女们认识只有在民族得到解放、根本改变了国家制度后,妇女才能得到真正解放。在“望远镜栏”内有张仲实撰写的《最近国际局势的鸟瞰》及翻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前夜》等文,使妇女们了解当时的国际局势,认识我国抗日运动与国际局势之间的关系。“生存线栏”有朱文央的《第三条生路》、白薇的《三等病房特写》等文章,反映了在生存线上挣扎的各种妇女所受的痛苦,反映了大批受屈辱妇女的心声。“小说栏”里有茅盾的《第一个半天的工作》、沈西岭的《船家女》、司徒慧敏的《自由神》等文,揭示了我国妇女在谋取职业中所受到的种种歧视与偏见。刊物发表的文章中分析了中国妇女运动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使妇女看清民族解放是中国妇女运动开展的首要条件,积极引导妇女投入抗日救亡运动,进而求得自身解放。

△沈兹九撰写的《宪政与妇女》一文

  刊物文笔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多彩,便于各个层次的妇女阅读,深受妇女群众欢迎。《妇女生活》以上海妇女界救国会为依托,在左翼作家联盟的支持和中共领导下,肩负起宣传、动员和组织妇女群众参加抗日救亡运动的历史任务,成为唤起上海妇女的一支响亮号角,为上海妇女投身抗日救亡运动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参考文献:

  上海市妇女联合会编:《上海妇女运动史(1919-1949)》,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田景昆、郑晓燕编:《中国近现代妇女报刊通览》,海洋出版社,1990年。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