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7月7日,《北洋画报》在天津法租界诞生,由冯武越创办,吴秋尘任主编,是一家独资经营的刊物。画报为4开本,每期一张4版,一经问世后,立即成为天津乃至整个华北地区的热销画报,起初为周刊,后改为三日刊,最后变为隔日刊。1937年7月29日,抗战爆发后,画报因财力不支停刊,共出版1587期,刊载各类照片2万余帧。《北洋画报》是北方画报中刊行时间最长、出版期数最多的画报,被称为中国传媒界的“北方巨擘”。
△《北洋画报》1926年7月7日第1期第1版
《北洋画报》的办刊宗旨是要有“报”的新闻时效性,又要兼及“画”的唯美风尚感。内容包括时事、社会活动、人物、戏剧、电影、风景名胜及书画等,以照片、图片为主,兼有文字,其宗旨在于“传播时事、提倡艺术、灌输知识”。副刊专载长篇小说、笔记、名画、漫画等。刊物的代表性标志是在每期报头之下,刊登一幅人物肖像,如名媛闺秀、戏剧电影名流、学校女高才生、交际花、美女以及军政界名人,反映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社会生活的众生百态。
《北洋画报》的版面设计如下:“以最精美、最有价值或最与时事有关系的图片登于封面上方中部。第二页登新闻照片,时事讽画及与时事有关的人物风景照片,小品文字亦取切合时事者编入此页内;是可名为动的一页。第三页登美术作品:如古今名人书画,金石雕刻,摄影名作;艺术照片:如戏剧、电影、游戏;闺秀及儿童等照片;文字则取合于艺术方面;是可称为静的一页。第四页即底封面,刊科学发明,长短篇小说等。”但“遇有重要时事照片,必需赶速刊入者,则牺牲广告,登封面广告地位内。”正是由于对版面的细致规定,使《北洋画报》较之以往天津地区画报面貌为之一新,随后出现的如《商报画报》《中华画报》《风月画报》等编辑形式皆模仿《北洋画报》。
△《北洋画报》1934年11月24日第1171期“戏剧专刊”
清晰明朗的排版方式使《北洋画报》销路日盛,同时来稿日多一日。旧有版面难以容纳,稿件、图片开始积压。于是,《北洋画报》决定自101期起,增出《北画副刊》,“专载长篇文字,小说、笔记以及替版图画,漫画之类”。副刊的增设,虽使部分来稿得以刊登,但也使画报印刷负担加重。此外,四版正刊与副刊在内容上发生冲突,“副刊内容,偏重文字,与阅画报者之目的,稍为向左。并且,来稿者更看重正刊,多要求将作品附诸正刊。于是,自第121期起,《北洋画报》停止发行副刊。
《北洋画报》素以发扬艺术为职志,“一部分贡献吾国旧有之艺术的作品,一部分输入东西洋美术之创造物”。在宣扬艺术之外,“复有时事的写真,与社会间有趣新闻之记载”。画报所刊图片从中外古今青铜器、陶瓷、雕塑、书画,到素描、油画、人体美术,以及各地名胜古迹,无一不包。袁克文、方地山、陈师曾、徐悲鸿、颜伯龙都曾在该刊发表过书画、文字。所刊小品文字凝练精悍,多针砭事态之语。例如,老宣连载的《妄谈》《疯话》。画报的短新闻也极具特色,初期短新闻栏目名为《据说》,后改为《如是我闻》《曲线新闻》。在小说方面,《北洋画报》共连载八部长篇通俗小说,在作家数量和作品质量上都可圈可点。与此同时,《北洋画报》热衷于新知,经常报道国外农业、工业、考古、军事及科学等方面新事物、新发现,以此扩展读者视野。
△《北洋画报》第27期之《本报待刊之艺术作品一览》
《北洋画报》在办刊风格上,追求简净纯厚,使用现代视觉技术,采用铜版纸彩色页印刷,引领北派画报风气。在内容和形式上,画报都对民国时期北方现代都市文化观念的普及具有引导意义,也为考察天津及北方社会文化氛围提供了有意义的文献史料。
参考文献:
王晏殊:《民国时期天津<北洋画报>研究》,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年。
王形昀:《<北洋画报>出版编辑特色概述》,《新闻研究导刊》2015年第6期。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