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界》创刊于1931年3月10日,由上海北新书局出版发行,石民、赵景深、李小峰等担任主编。1937年6月,杂志出版至第十二卷第一期(总第五十六期)后,因抗战爆发而休刊。1946年1月复刊,卷期另起。1949年1月,杂志出版至第六卷第五期(总第三十期)后停刊。起初为32开本月刊,自五卷一期起,改为16开本,自复刊号起又改为32开。该刊是一本适合青年阅读的综合性刊物,自创刊之初就承诺“给一般青年供给一些精神的食料”,同时为“这个食品贩卖所的伙计们”,“只是向各方面采办一些食品来供给惠顾诸君而已”。
《青年界》第一卷第一期封面
在《青年界》创刊之前,北新书局先后发行了《北新》和《现代文学》两份刊物。但在编辑过程中,两份刊物的内容交叉重合令书局颇为困扰。因此,合并成为大势所趋,《青年界》则是《北新》和《现代文学》合并后的继承者。自《青年界》创刊后,北新书局没有再创办其他同类性质的刊物,仅出版儿童读物《小学生》,共同承担起北新书局一直致力的青少年文化启蒙责任。
《青年界》复刊词(1946年)
作为北新书局的核心刊物,《青年界》的发展思路吸取了《北新》半月刊与《现代文学》的经验教训。《北新》半月刊编辑方针在综合性与侧重文学之间左右摇摆,使刊物发展顾此失彼,但当确立文学路线后,又陷入与《现代文学》同室操戈的尴尬局面。《青年界》则明确了以文学为基石,创办综合性刊物的办刊思路。赵景深曾记述了刊物编辑思路的变化:“《青年界》改变我侧重文学的偏见,针对大中学生,编成综合性的刊物,改成十六开。内容每期请陈清晨写国际时事述评,主张对日抗战;自然科学方面,购买美国通俗科学杂志,请贺玉波翻译欧美科学方面的新发明,并翻印原来机器的插图,作为补白;特辟‘青年园地’,发表青年的创作,选刊他们的日记和游记;又请人写学校生活的小说;每半年的第1期请我所认识的文艺界人士写千字以内短文章。”
第八卷第一号“我在青年时代所爱读的书”特辑目录(1935年)
在《青年界》设置的栏目中,处处体现着1930年代的社会气息,西方文化成为时人竞相了解、模仿和学习的对象。刊物内容十分丰富,力求迎合青年特点。所设栏目有读诗杂记、文学闲谈、西洋音乐故事、近代绘画代表作、作家介绍、书评等几十种。刊物初期偏重于文艺,复刊后注重青年修养辅导,并曾出版多种特辑,如“学校生活之一叶”“青年作文指导特辑”“日记特辑”等。该刊出版也一直受到众多名家关注和供稿,主要撰稿人有老舍、郁达夫、周建人、周作人、沈从文、朱湘、胡适、鲁迅、臧克家等。
第十卷第四号“鲁迅先生逝世纪念特辑”(1936年)
从以上栏目设置来,《青年界》实现了与《语丝》等刊物不同的走综合之路的办刊设想,邀请各领域撰稿人充实提高稿件质量,使杂志成为大百科式的刊物。《青年界》包容一切门类的姿态,一方面拓展了《北新》《现代文学》的编辑思路,另一方面也是北新书局在1930年代生存策略的反映。
参考文献:
陈树萍:《北新书局与中国现代文学》,上海三联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08年。
廖玲玲:《<青年界>杂志中30年代“失意”知识分子及其文学书写》,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年。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