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时,天津的学生组织起初是男女分开的,这就是天津学生联合会和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随着新文化运动的进展,这两个组织的一些积极分子,感到需要一个比较紧密的、不分男女界限的组织,以便作一些新思潮的研究与宣传工作,于是就组成了“觉悟”社。据北京《晨报》报导,当时天津的青年学生组织了许多团体,然而其中“由纯粹的分子来结合而具有特别色彩的,确是微乎其微了,记者敢对诸君说,天津只有一个这种的团体,可以说是天津的小明星,……这个团体就是‘觉悟社’,该社产生了三个月,会员是天津学界中最优秀、纯洁、奋斗、觉悟的青年结合的小团体,……他们抱了时时觉悟,刻刻觉悟的决心,所以叫做觉悟社。”
▲《觉悟》第1号目录,1920年1月20日
觉悟社成立时共有社员二三十人,后来略有增加。周恩来、邓颖超和已经牺牲的马骏、郭隆真等是这个社的主要成员。“觉悟”社成立后,北京大学一些进步教授如李大钊等曾经到该社讲演。李大钊还向他们提供了意见。“觉悟”社正式成立于一九一九年九月十六日。成立后出版一个不定期的刊物叫做“觉悟”。“觉悟”原定于十月中旬出版第一期。由于社员忙于实际运动,所以延到一九二〇年一月二十日才出版。第一期上曾预告第二期“准于二月二十日出版,决不愆期”,但我们还没有见到这一期,而且在当时的其他期刊上也没有见过。“觉悟”成立后短短的几个月的时间,由于政治环境的恶化,领导骨干的被捕入狱,社员的分散,因此,到一九二〇年夏天就结束了。估计这个刊物的期数也不会多的。“觉悟”第一期是大三十二开本,一百余页。比较重要的文章都是经过社员集体谈论后写成的,个人发表的文章又都用数目字的代号代替署名,因此作者无法考了。邓颖超同志在《五四运动的回忆》中谈到:“这个团体的社员常在一起谈论研究一些新思潮。那时我是年纪最小的一个,不常参加正规的讨论,但常听到比我年长的男女社员谈论着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等,大家都还没有一定的信仰。也不懂得共产主义,只听说最理想的社会是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目前仅有的这一期“觉悟”,提供了不少能说明“觉悟”的活动和它的思想倾向的材料。《觉悟》和《觉悟的宣言》是两篇纲领性的短论。从这两篇短论中,我可以看出,正像当时大多数的进步学生赴团一样,“觉悟”社也是处在由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发展和分化的过程中。一方面认为“我中国自从去岁受欧战议和的影响,一般稍具普通常识的人,也随着生了一种很深刻的‘觉悟’;凡是不合于现代进化的军国主义,资产阶级,党阀,官僚,男女不平等界限,顽固思想,旧道德,旧伦常……全认他为应该铲除应该改革的。”这已表现了反对封建主义,憎恨一切剥削和压迫的彻底的民主主义思想,实际上已不可能满足于任何的资产阶级思想体系,这就为接受马克思主义作好了准备。
▲八、十二、二九:《觉悟的宣言》,《觉悟》第1号,1920年1月20日
但另一方面,他们又给自己规定的目标和宗旨,只是“本着反省、实行、持久、奋斗、活泼、愉快、牺牲、创造、批评、互助的精神,求适应于‘人’的生活”。可见他毕竟还没有找着真正能保证实现自己的理想的科学理论,仍旧不能彻底摆脱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影响。他们把“人”的自觉看做社会发展日益进步的出发点。它说:“人在世界上同一切生物最大的区别,就是人能够‘觉悟’,一切生物不能够‘觉悟’。‘觉悟’的起点,由于人能够知道自己。因着自觉,遂能解决人生的人格、地位、趋向,向进化方面求种种适应于‘人’的生活。”又说:“人生的环境,因着时间、空间,种种的不同的变迁,遂逼着人生出‘觉悟’;或者人因为各种事理的不同的变态,也生出许多‘觉悟’。”同时他们还把“思想改造”,首先是学生的思想改造,看作根本解决中国问题的办法。例如在《学生根本的觉悟》一文,他们列举了学生在心理上、态度上、行为上的三十二种弱点,说“总起以上种种的弱点来看,我们可以知学生界弱点不除,一切的觉悟全是空谈。没有觉悟,学生真正的责任也是永远做不到的”。“觉悟”对于当时流行的一些改良主义和空想主义的思潮,如“新村理想”“工读主义”还是有吸引力的。第一期发表的《工读主义》一文,长达二万字之多。它对于“工读主义”的理解、主张,以及实行的办法,都作了系统的、具体的论述。它在解释“工读主义”时说:“工”是“劳心的人,运用他的脑思去主使一切动作;劳力的人,运用他的五官百骸去发生一切动作,一同去解决社会上种种问题”;“读”是“从文字中得到种种的知识,去做一切的‘工作’。”它认为“工”和“读”是有密切关系的。因为“人类的进化,是由‘工作’集成;成‘工作’的要素,知识是一个主要条件。我们要多促进人类进化的‘工作’,我们必须得有充分的知识”。因此,它主张:“人人应当‘工作’,人人应当接续不断的‘读书’”。
▲《工读主义》,《觉悟》第1号,1920年1月20日
“觉悟”社和当时其他一些进步社团比较,它具有下列几个主要特点:首先,它在组织上是比较严密的。社员姓名一律不公开。它说:“社员用抽签法,决定代表个人的号数,好替各人对外的姓名。”在吸收新员时,为了要“预防名实不符的弊病”,因此,采取“严格的主义”,规定必须有社员三人以上的介绍,并且介绍人要报告被介绍者的优劣点,然后经大家的批评,得全体社员的允许,方得加入。所以它的条件是要具有牺牲奋斗和批评同受批评的精神。
▲《三个半月的“觉悟”社》,《觉悟》第1号,1920年1月20日
其次,是初步运用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经常在社员间进行互相批评,这是“觉悟”社最大的特点。因此,它具有坚强的战斗力。《三个半月的‘觉悟’社》这样说:“那一天(按指十一月二十九日)的互相批评,结果是非常之好,颇能引起各人的兴味同奋斗。”第三,它充分发挥了民主精神。对于一些重大问题,如该社的目标、宗旨,以及家庭改造,共同生活,工读主义等问题,都是经过共同研究和反复讨论的。例如“学生的根本觉悟”和“工读主义”就是经过讨论后集体写成的,因此,就保证了它在思想上对一些根本问题能有一致的看法。
参考文献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研究室编:《五四时期期刊介绍》第1集上,三联书店 , 1985年。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