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刘学达代表刘雪庵五子女向抗战文献数据平台捐赠其父刘雪庵的音乐文献,授权平台对捐赠文献进行高清扫描;7月,平台建立“刘雪庵抗战音乐专题库”。截至目前已上线"刘雪庵文献"19种,其中包括刘雪庵照片集1种、刘雪庵演出文件合集1种、音乐手稿与著作等文献17种。
“刘雪庵抗战音乐专题库”界面
刘雪庵(1905~1985),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四川(今重庆)铜梁人。1926年考进成都私立美术专科学校学习钢琴、小提琴和作曲并学唱昆曲。1929年转入上海私立中华艺术大学。1930年考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师范组,随萧友梅、黄自学习作曲与和声学。1931年转到上海国立音专主修理论作曲师从黄自,与陈田鹤、江定仙、贺绿汀被并称为“黄自四大弟子”。1934年起,先后在中央航空学校、上海音乐艺文社《音乐杂志》任教或作编辑。1937年10月1日,在上海创办抗战音乐刊物《战歌周刊》(后改名为《战歌》)。并先后在重庆担任中国电影制片厂音乐顾问、军委会政治部郭沫若领导的第三厅少将待遇设计委员继续负责《战歌》的编辑与出版工作、中央训练团音乐干部训练班教员、国立音乐学院理论作曲组副教授,国立社会教育学院教授《音乐月刊》主编。40年代以后在苏州社教学院任教。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在苏南文化教育学院、江苏师范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北京艺术师范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任教。早年创作《飘零的落花》《踏雪寻梅》《采莲谣》《布谷》《淮南民谣》等乐曲曾在当时的东京、巴黎、纽约等的出版界和音乐界广为传唱,并名列《大英百科全书·世界名人辞典》的世界级音乐大师。代表作品有《长城谣》《流亡三部曲》之二《流亡》、之三《战场》《红豆词》、原版的《何日君再来》。刘雪庵为历史剧《屈原》谱写的《橘颂》《礼魂》《渔父吟》《招魂》《惜诵》《雷电颂》等插曲在群众中广为传唱。此外,刘雪庵还创作了《中国组曲》,又根据古曲《平沙落雁》创作了钢琴曲《飞雁》等广为流传。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