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本期文章作者梁宇,为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本科生,我们的公众号,欢迎有更多的读者投稿。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她的文章吧!
抗日战争是反侵略战争,是民族解放战争,由其展开的光明面多且大,但现实总有光明和黑暗两面。正如本期介绍的《在祖国的原野上》一书所言:“旧中国变为新中国是要经过相当的历练的,对日抗战也不过是变革中的一个阶段。……今日的抗战是:不但袭击敌人而已,也剖露了自身的疮疸”。
《在祖国的原野上》一书分报道、特写和通讯三个板块,共23篇文章,由须旅从《战时青年》半月刊中摘录出来,编辑成册,并于1938年8月通过战时青年出版社出版。“没有那种架空的歌颂,只是老老实实的报道,见黑暗就写下它黑暗”。
书中大量反映了当时的现实状况。如在李璞所写的《壮丁这样们不逃了》一文中,就可看到抗战初期征兵中存在的问题。“有权有势的可以不抽,有钱的可以买人来代替,碰到土财主就让他只有一个儿子也要抽,好逼迫着他拿出钱来赎;有病的或者残废了的有些时候也逼着去;应该被抽的人,要是能够买通村镇学校的校长,到学校去上学,也可以不抽,居然有廿到卅岁的壮年人在初级学校里听讲的稀奇事;抽壮丁的时候……武装警察只管要威风逼着人走;……方法竟然是在黑更半夜里去打开门说:‘该你去死啦,躲也躲不掉!’”
过往许多历史书写都对“全民族抗战”这一概念进行渲染,称每个个人都应当对抗战充满激情,勇于捐躯献国,而从这则报道中不仅可以看到普通民众对于民族国家概念的淡漠,导致其对于参与抗战的逃避;也可以看到政府在宣传和动员工作上的缺失,与基层政治的腐败。
此外,这也使得一定数量的乡村青年的背井离乡,他们进而变成了城市中、集镇中的游民,加剧了社会的动荡。对于征兵中存在的问题,国民政府各级并非一无所知,至少试图有所改变,对此,可参见我们此前曾推送过《1942年,国民党中层干部的观察与思考》一文。
在陈一沛所写的《长沙临时大学见闻》中,可以看到当时知识青年的彷徨,矛盾与无所适从。“‘中国必亡——君不见埃及罗马…?历史是没有怜悯的。’说完话搓搓手,好像在学术上有了重要的发明,这是一类。”抗战爆发前后长期流行的“中国必亡”的观点,我们亦曾在《1933,一个医生眼中的对日作战》一文中加以介绍。
“喝酒,竭力不谈国事,也不念书,拿甜蜜的琐屑的回忆来弥补巨大的创伤,那是一类。浑浑噩噩,跟着别人恐怖、愤怒、高兴,这又是一类。大多数同学则一面抱着讲义,可是不太爱这讲义,一方面对战局略有关心,可是并不‘非常’关心!一方面做梦太平日子的到来,就可以按部就班的飞黄腾达。同时却又愿意舍身救国,死而无怨。”
毕竟,每个人都可能在脑海中想象、在太平生活中渴望报国杀敌,但是有些人的这一热情一旦面临战场中血淋淋的残酷现实,就会显得惨白无力。同时,对于许多人来说,这一热情,也难敌日常生活中的琐碎与长期战争带来的物质匮乏、颠沛流离与看不到胜利而导致的绝望。
书中的木刻插图
这些大学生也许在今天看来是软弱的,是逃避的,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之下,他们的软弱却未必完全不能让人给予同情。学校的校舍借用于美国圣经学校,空袭一来,屋顶上就要扯起美国国旗;宿舍借用的是四十九标兵营的一部,远不如意,而这样不如意的环境也不能保证,还会碰到要全部腾出给抗战伤兵住的情况。在这样的环境下,要求他们对国家抱有期望,要求他们拥有战争必胜的信念,多少有些困难。在这军事、战争为第一的大时代当中,他们作为书生,毕业之后何去何从?想要参与到战争中去,却不想放弃所学;想要继续学习,却又认为无用武之地。
同时,随着战争的进行,无家可归的同学也越来越多,摆在每个人面前的是越来越严重的生存问题,使得读书与其他追求变得更为奢侈。战争不仅仅是对于生命的摧残,也是对人精神的摧残,本该是祖国最有希望的年轻人,却无法在时代的洪流之中感受到自己的力量,感受到自己所能发挥的作用,故而许多人选择了随波逐流。
嘉明所写的《孤岛上的年轻人》写出了在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后,中方在后方工作的不足。首先是对人员的组织上。此时的上海有许多愿意为民族解放尽一份力的年轻人,然而,政府并没有将这些人员有效组织起来。这些青年的满腔热情无从发泄,只好做一些他们认为有意义的事:组织别动队。然而他们缺乏装备,只把在街上游走作为“巡查”,一旦遇到真正形迹可疑的人不仅无能为力,还将给自己带来生命危险。
政府也曾试图组织这些青年,“十月初,上面委此地的文救征求一百五十名游击队员”,然而征求到人员后,“他们在乡下居住半个月,明目上是训练,实际上除了吃饭睡觉外一点无所事,有时难得到乡镇上做些宣传工作。关于技术和政治上的训练是没有的。”虽然这些说辞有待进一步确认,但此种情形还是反映了部分政府工作的失误。更严重的问题是,政府还将这些并无作战能力的人送上战场,并且,让他们“上前线打冲锋,正规军队倒放在后面防守”,造成了许多无意义的牺牲。
其次,战事发生后,上海各界还组织了许多救亡团体,而同样,这些团体没有被政府有效组织,大量工作无序进行,没有章法,消耗了人力、物力却没有收到成效,造成无意义的浪费,其中甚至不乏人员借此谋取私利。此文所写的情形,有助于我们研究与反思凇沪会战中,我军后方工作的实际情况。
必须指出的是,本书中所谈到的相关事实,需要读者参照其他史料进一步鉴别。首先,本书写作有较为明显的立场和意识形态色彩,且书中的许多消息来源于听闻,而作者则未必会对来源进行严谨求证。如君斗所写的《哭笑不得的捷报》一文中讲到在鲁北军事吃紧之时,一位行政专员在敌人未到之前已先逃跑,却向护送难民的义勇队缴枪,把难民当做敌方的便衣队,因此报捷请功。书中直指:“这并不是神话故事。这是实实在在发生在山东的事实——即那已经枪毙了的将军韩复榘治下。”由于此事来源于作者友人所闻,故而尚需进一步的甄别。
《在祖国的原野上》一书以多角度描写了抗战时期全国各地的情形,展示了战争状态中普通民众的生活,展示了青年们,特别是知识青年们在抗战中的所思所做,能够帮助读者以更宽广的视野来认识抗战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相比档案、政府与政党出版品等各类官方史料,这本书能更生动还原一个时代的具体风貌。同时,这本书中提到的许多事件既能作为史料补充现有研究,同时页可为研究提供更多的线索和思路,因此具有相当的史料价值。
往期回顾:民国首都是怎样疏散人口的?
抗战初期,阎锡山与八路军合作组建的地方武装
迫害?饥饿?反国民党?清华学生是被运动起来的吗?
抗战时期富人的义务
(若在我们平台上发现好的史料,也欢迎写点介绍给我们投稿呀)
【抗战文献数据平台】
ID:modern_history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