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抗战研究 > 抗战文献数据平台 > 中国抗战 > 内容正文

民间抗战/淞沪会战中,民间的伤兵救护
来源:原创: 戚昱明 抗战文献数据平台 2018-01-17   2019-08-26 19:44:51

  “此间医院,设备简陋,秩序紊乱,数日来伤者身心未得稍安,于是迟至今日,始能握管”。

  ——国民革命军第三师部分官兵

 

  蒋介石认为,病院对于士兵的生活影响很大,故而“医疗设施必须力求完善,管理看护,必须亲切周到,以后各连如有病兵入院治疗,我们官长尤其政工人员至少每星期必须要前往探视一次,以安慰其精神。”由此可见战时医疗的重要性。

  而在其历史研究方面,陈默则指出,“迄今军事史的研究者们对此问题的关注仍然不够;而在方兴未艾的医疗社会史大潮中,关于军队医疗的研究也明显相对薄弱”,足见今天战时军事医疗史研究的重要性。于是,本期介绍的史料是《上海第十四伤兵医院纪念册》,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战时国军的医疗。

  《上海第十四伤兵医院纪念册》一书封面为朱庆澜题签。朱庆澜,曾先后任国民政府赈灾委员会、国民政府行政院赈务委员会常务委员,抗战爆发后,“常往来前线后方,视察灾况,量情赈济。西出玉门,东走汴梁,南临巴渝”。序文则由许崇智等人所作。此时,许崇智虽然任国民政府监察院副院长,不过一直住在上海,未参加党政重要活动。全书主要分为院务概况与收支实况两部分。附录中并摘录有该院相关文件、受伤官兵出院后的来信与各种统计、新闻通讯。

  第十四伤兵医院存在的时段与淞沪会战的时间大致相当,该医院筹备于1937年9月6日,19日正式成立。同年11月国军撤退,医院自然也随之取消。该院院长、创办者为田淑君,其丈夫杨虎(字啸天)时任淞沪警备司令,负责上海防务。此前,鉴于日军侵略日亟,田淑君于8月1日创立中华妇女互助会,其中即办有医疗训练班,该伤兵医院正是在此基础之上成立的。

  耐人寻味的是,杨虎长期被认为他与陈群曾在1927年的四·一二政变中“以杀人不眨眼为能事”(雷震语),大肆屠杀共产党员与国民党员,被呼为“羊虎成群”,而为国共两党所不齿。但至少在这件事上,体现出了历史人物的复杂性。

  该医院受红十字会上海市救护委员会指导,序列为十四,因此名为第十四伤兵医院。院址乃是借用当地的中德助产医院之房屋,并利用中德医院的医师和部分器械。组织机构上,该院日常管理分为总务、庶务、会计、文书、保管、收发、警备、统计等股。其经费来源大半来自“淑君十余年来家中所有什物变价”,此外,沪上各界也纷纷捐助,捐款的明细载明于该书的收入部分中。

  从医疗及护理角度看,该医院具有比较优良的条件。根据当时一位记者的考察,该医院中“病院有6间,每间18只床铺”,其中收治的战士精神均较佳,“一切设备相当的好”。医护人员共计40余人,分为外科、骨科、内科等科室,并配备有“爱克斯光检验”。同时,医院内有一只麦克风以及收音机,每日均可收听时事报告以及前线长官的激励演讲。

  就护理工作而言,有专人负责换药、喂饭、清洁、写家书等,据记者所述,对于医护人员,“将士们时常是赞不绝口的”。再看伤兵们的伙食:主食有干饭、稀饭、汤面、馒头,按病情分配,同时则有大头菜、酱豆和汤来佐食,而菜品则是由城内的一家川菜馆负责提供,在当时的艰苦环境中不可谓不佳。

  该书对于救治伤兵的统计十分详细

  虽然该医院只存在了2个多月,但取得了一定的医护成效,据统计共有三百多将士被送入医院治疗。据中德医院院长所说,该医院“医治疗养,得回复健全而重莅战场者,亦未尝无人”。至少据该书中的相关统计来看,此语确非虚言。同时,这一说法尚且只是两个月内的情况。此外,《申报》、《新闻报》甚至国外媒体也对医院的情况进行报道。

  平台上《申报》对该医院的报道

  值得一提的是该书附录中收录的受伤官兵出院后寄来的信函。其中主要分为寄给医院领导与寄给曾经照顾自己的女护士两类。首先这些书信都表示了为国杀敌的决心,并且基本上言之有物,而非士兵或者是院方敷衍的产物。第一封信中,迁至杭州一家医院的士兵11月16日称“杭城市面大非昔比,每日警报频传,人心慌慌,繁荣之区,颇显萧条之象,昨日敌又在杭州湾登陆,人心尤感不安,此种情形,多为愚民自扰,盖杭州湾方面,永久的国防工事早已做好,如平湖乍浦早有妥善之准备,即敌来亦决无虑”。

  然而,一个月后,杭州即告沦陷。类似的事并不局限于抗战初期,解放战争期间,直至1949年,仍有部分知识分子抱有两党划江而治的幻想。同样是在上海,上海解放前夕,一名国军士兵在家信中亦称“京沪线战乱发起后,南京、镇江、无锡、苏州相继失守,然地方秩序尚安定,上海即为重要反攻基地,政府是决心死守到底”,“上海经济尚佳,百货稳定”,“我们已发银圆,待遇稍为提高”。尽管我们事后看来,这类言论或有浅陋之处,但是这至少反映了具体历史情境中相当一部分人的心态。就抗战而言,正是这种今天看起来见识短浅的心态,支撑着一个个士兵,不问将来,为国牺牲。

  此外,这些信函亦反映出了后方军事医疗的条件。第一封信中,迁至杭州的士兵即指出当地医院“设备简陋,秩序紊乱,数日来伤者身心未得稍安,于是迟至今日,始能握管”。同时,不少人在信中均向第十四伤兵医院打听上海前线消息。由此可见,许多后方医院,自无第十四伤兵医院有麦克风、收音机,每日均可收听时事报告以及前线长官演讲的条件了。当然,除了这些例子以外,也有些来信指出部分后方医院条件尚可。

  有意思的是,迁至玉山、衢州等地的士兵给护士的回信中有“别后数日,甚为惦念”、“上海消息请多多告知”、“倘不弃,尚请赐示(回信之意)”等语,受伤官兵的个人情感亦可从中体现。

  当然,作为纪念册,其中的记载难免有美化之嫌,而该医院也只是抗战初期民间医疗力量的一个小小组成部分,不可以偏概全。更重要的是,该医院坐落在经济繁荣的上海,同时一方面有国民政府的军政要员的家产作为依托,另一方面则离不开抗战初期社会各界踊跃的奉献热情。随着战争的不断进行,战火的不断蔓延,我军并退守经济条件较差的中国内陆地区,我军的军事医疗如上所述,不可能不会出现折扣。在这之后,我军,包括民间提供的医疗护理实况如何呢?有待大家继续在本平台查阅相关史料了。

 

  往期回顾:抗战时期的儿童保育:战争熔炉外的一方蓝天净土

  南京大屠杀罪证之一:《外人目睹中之日军暴行》

  1933,一个医生眼中的对日作战

 

  (若在我们平台上发现好的史料,也欢迎写点介绍给我们投稿呀)

 

  【抗战文献数据平台】

  ID:modern_history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