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抗战研究 > 抗战文献数据平台 > 中学历史学习优秀作品 > 内容正文

平台与中学历史教学 | 中国红十字会与上海南市难民区
来源:抗战文献数据平台   2022-08-25 10:44:29

  本期作者章悦茗 肖琼 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

  1937年8月13日,黄浦江畔,硝烟滚滚,战火纷飞,淞沪抗战爆发。中国军队英勇战斗3个月,给日军以沉重打击,但无奈实力对比悬殊,11月12日上海失守,东方第一大都市就此沦为“孤岛”。但是3天前的9日,一个由上海国际红十字会组织,面积约占上海老城厢 1/3的南市难民区成立了,给战火中的难民带来生的希望!

  一、缘起

  战争是残酷的。战地周边数十万中国和平居民遭受战火折磨,纷纷涌入上海,成为难民。此时的上海,只有少量难民收容所及租界可以收容部分难民,大量难民聚集在租界周边,寄希望于能穿过租界与华界之间的铁栅门,以寻求“生”的保障,毕竟当时的日军还不敢公开威胁租界的安全。随着战事进展,紧邻法租界的南市地区成为难民的主要聚集地,他们的饮食、卫生、安全状况牵动着许多慈善人士的心。特别是随着冬天到来,如果不能解决好难民问题,必然会产生极大的人道灾难。在这危急时刻,身为上海国际红十字会副会长的饶家驹神父,积极运作,计划在南市地区成立一个保护难民的安全区域,即“饶家驹难民区”。

  饶家驹,1878年出生于法国,1913年来到中国传教。他会说一口流利的上海话,除了传教外,还非常热心慈善事业,有丰富的难民救助经验。“八一三事变”发生后,饶家驹担任上海国际救济会常务委员,在淞沪抗战初期收容了大量难民。

  二、过程

  淞沪战事扩大,难民如潮水般涌入上海城内,人道危机一触即发。10月2日,中国红十字会联合在沪的中外慈善人士成立了“中国红十字会上海国际委员会”(亦称“上海国际红十字会”),选举中国红十字会原会长颜惠庆为主席,饶家驹等3人为副主席,全面承担起上海地区难民救助的责任。上海国际红十字会下设5个分委员会,其中饶家驹负责最为重要的难民委员会工作。在从事难民工作的过程中,他提出了在南市地区成立难民区的主张。南市与法租界接壤,但法租界当局很早就将租界、华界完全隔离,并关闭了大部分进出铁栅门,严格控制进入租界的人数。此时,25万难民徘徊在南市大街小巷,惶惶不可终日,若不及时收容,后果将不堪设想。

  目睹了这一切,10月底,饶家驹牵头成立了南市难民区监察(管理)委员会,秉持红十字运动“中立、人道”的原则,积极奔走于上海市政府与日本驻沪领署、侵华日军司令部之间,各方就对在沪难民实施救助问题达成初步共识。随后饶家驹起草了一份协议,首先表明为保护非战斗人员,特别是妇女和儿童的生命与安全,请求中国政府在南市划出一处安全区域设立难民区,由中日双方保证不在此区域展开军事活动。其次拟定难民区的大致范围,同时声明此区域仅为暂时性质,直到中日战争结束为止,不得以任何方式损害中国主权。任何没有携带武器的平民,都可以进入此难民区避难。

  当时中日两国正处于战争状态,不可能坐在谈判桌前商讨难民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饶家驹充分利用其高超的交际才能,克服种种困难进行斡旋。首先,他多次与上海市政府磋商,表明难民区性质只是非常时期的救助之策,并非变相之租界,内部治安由中方负责,并最终确定了难民区的边界。接着,他又获得了英、法、美等国驻沪领事的支持与协助。最后,通过多种渠道,饶家驹与日方反复多次进行洽谈,终于使其基本同意了难民区的设置。

  11月8日,上海市政府发出公告称:“据中国红十字会上海国际委员会建议,在本市沪南区……之区域划为难民区,以为战区难民暂时寄托之所……绝不损害我方丝毫领土主权。”9日,南市难民区监察委员会发布声明:“难民区设立之提议,现已获得中日双方之同意。三方面此项努力,纯出于人道动机。此项办法绝不损害中国主权。”当日下午5时,难民区举行成立升旗仪式。3天后,上海失守。

  南市难民区成立后,饶家驹和上海国际红十字会同人进驻安全区,在一线直接为20多万难民服务,并按照日常办事、粮食分发、难童管理等方面需求设立机构,由专人负责管理,难民区的组织工作渐渐成形。其间,他们与日本占领当局多次交涉,挫败了日军企图进入安全区、封锁安全区、取消安全区的种种图谋。同时又多方联络国内外慈善人士积极募捐,为维持安全区的运转殚精竭虑。饶家驹还受中国红十字会委托,前往美国进行募捐,他受到了罗斯福总统接见,筹集到的大量捐款源源不断汇到国内……

  三、回响

  在中国红十字会积极运作之下,南市难民区一直延续到1940年6月30日结束。在900多天时间里,它为30万上海难民提供了保护。正如英国著名记者田伯烈所言:“成千成万的难民,为死亡所威胁,为黑暗所包围,他们的一线曙光,只是希望能够达到一个外国人管理的安全区域。去年十一月间,上海饶神父曾在南市设立难民区,容纳二十五万人,这是一个不可掩饰的功绩。”

  由南市难民区的设立而形成的“上海模式”,之后在南京、杭州、汉口、香港、广州、福州等地得到“复制”,50多万难民得到救助。"当时人们亲切地称饶家驹为“人道的战士”“上海难民的保姆”“难民之父”。1938年3月,蒋介石还专门致函饶家驹,“代表全民敬致最诚挚之谢忱”。

  1946年9月,饶家驹在德国柏林逝世。1949年8月,《关于战时保护平民之日内瓦公约》(即《日内瓦第四公约》)公布,其第十五条“一般背景”中明确指出:“1937年中日战争期间,一个中立区也在上海建立起来……它被称为饶家驹区,是为了纪念成立这个区的人。”《日内瓦第四公约》是国际人道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模式”作为战时难民救助成功的典型案例,被国际人道法所吸收,既是饶家驹的创举,也是上海国际红十字会的贡献。

  饶家驹有一句名言:“我将为不幸的人,尽最后的力量!”这是他的大爱和伟大之处,也是红十字运动始终散发着人道光辉的原因所在。抗战期间,像饶家驹、白求恩、柯棣华等来自世界各地的红十字工作者们,用他们的努力拯救了数十万饱受战火折磨的中国人民。他们支持了中华民族抗战,也为抗战胜利后中国的建设做出了贡献。国际红十字会诞生于战火之中,却用双手帮助了一个个无辜的难民远离战争。他们用赤诚之心,为每一场残酷的战争带来温情与人道。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红十字组织是全世界影响范围最广、认同程度最高的国际组织。红十字是一种精神,更是一面旗帜,跨越国界、种族、信仰,引领着世界范围内的人道主义运动。”

  注释从略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