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抗战文化 > 〖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文学书系〗 > 内容正文

〖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文学书系〗“这中间”
来源:选自《冯至选集》第2卷   2019-12-01 15:59:48

  在一千七百五十年左右,瑞典中部的法隆( Falun)地方有个青年矿工,他在一个愉快的日子里和一个少女订了婚,订婚后仍然和平常一样,天天到矿坑里去做工,但是忽然有一个晚间却不和平常一样,工作完了没有从矿区里回来。人们在矿区内外到处寻索这个青年的踪迹,都是徒然;那个少女日夜期待她的未婚夫的归来,也是徒然。岁月如恒地过去,这失踪的青年也渐渐被人忘却,只有他的未婚妻从少女变成中年女子,从中年女子变成一个白发的老处女,时常到礼拜堂里去为那个想像的亡灵祈祷。直到一八○九年,矿务局要改造矿坑,工人们往深处挖掘时,无意中发现了一个青年的尸体,全身没有一处腐烂——原来他被含有防腐性的绿矾水浸透,看来和一小时以前才死去的一般。这事哄动了远远近近,可是没有一个人能够知道这个死者是谁。最后那龙钟的老处女也来了,她一看便认出这正是五十多年前失踪的青年矿工。这是怎样一个意想不到的奇迹;一个历尽忧患的白发老处女对着一个神色泰然的二十多岁的青年的尸体,而这青年是她的未婚夫!

  这段故事发生后曾经传遍欧洲,后来也有不少的作家把它写成小说和戏剧。我读过一篇在当时写下的短篇记载,那位作者在青年失踪与又被发现的五十多年的大空白中间,运用了他的神来之笔填实了这个空白。他写着:“在这中间葡萄牙的里斯本城被地震摧毁了,七年战争过去了,……耶稣会被解散了,波兰被瓜分了,……美国独立了,法国和西班牙的联军没有能够占领了直布罗陀,……瑞典的国王古斯塔夫征服了芬兰,法国革命和长期的战争也开始了……拿破仑击败了普鲁士,英国人炮轰了丹麦京城,…农夫们播种又收割,磨面的人在磨面,铁匠在打铁,矿工们不断地挖掘………”这是一个变的时代,一个变的世界,但是那个青年矿工却在地底下湮没了五十多年,仰仗着一个偶然的机会(在绿矾水里浸着),保留住他的青春的躯体。

  死者无知,万一他有知,万一他的精神和身体一样完好地被保存了这么久,那么他一旦醒来,看见有这么多事迹从他身边滑过,他不曾有过一分一厘的分担,他或者会感到无限的惆怅吧。由于这段故事,我不知怎么总联想到道教里烂柯山上一局棋世上已是百年和“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一类的传说。我不知这类的传说含有什么意义?我不知道亲临其境的人会觉得是幸呢还是不幸?人生的意义在乎多多经历,多多体验,为人的可贵在乎多多分担同时同地的人们的苦乐。假如有意或无意地躲开了许多人间的苦乐,而在所谓“仙境”里同些没有人性的仙童仙女们混了一些时候,纵使是又带着意识和感觉回到人间,这又与那个法隆青年矿工的尸体有什么分别?

  但是在这艰苦的时代,我们却遇见不少梦想、寻索,或是自己以为已登“仙境”的人们,这些人也就等于想把自己的身体浸在矿坑深处的绿矾水里,——任那些天灾人祸在矿坑以外的世界一幕一幕地演变,而自己听不见,看不见,好像是矿物似地存在着。听说在美国的大都市里中国人一天比一天增加,有无数的老爷太太少爷小姐在那里享受所谓“仙境”里十年如一日的生活。在国内也有无数的人在自己的周围画出一个神秘的魔圈,让一切痛苦的声音不能侵入,好像多少人的死亡病痛都与己无关。这些人都使我想起那个矿坑里的尸体——不过只有一个分别:那个尸体是偶然的、无意的,而这些人是故意寻求的,自以为得到处乱世的真谛。

  经过相当的岁月后,这些人像求仙者似地翩翩归来也好,像那矿工的尸体似地被人发现也好,我们经历过的无数苦乐将要对于他们是一块空白。到那时我也要模拟那个短篇记载的作者的笔法把那块空白填起来:“这中间河南经过了大饥馑,敌人打通了平汉线,……失掉了长沙,失掉了衡阳,湘桂路上、桂黔路上充斥了流离失所的难民,…收复了密支那,收复了腾冲,……饿死了、冻死了无数出自农村的老百姓,……专家们又作了许多篇关于战后的论文……”以外当然还有许多尚未发生的事。

  一九四四年,昆明

  (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年8月版)


作者冯至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