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抗战文化 > 〖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文学书系〗 > 内容正文

〖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文学书系〗《发微集》后记
来源:选自《发微集》   2019-12-03 11:40:31

  把去年的短文集结起来,回头看了一遍,虽然说不出的感慨,却又好像无话可说。

  这仍然不是一年来所写的全部,内中几篇为了一些无法避免的原因失散了。就是这二十七篇中也有的删略得模模糊糊,吞吞吐吐,不过也只好让它这末残缺下来了。留着一点伤痕,以窥当时的情景,也不无意义罢。——所以一年中只写了几十篇的缘故,我想主要的原因是《青光》编者廷斌先生去西安了,没有再隔一两天即来信催逼我,因而就懒散下来了;其次,也实在因为下半年生活过于不安定,九月后的三个月中,我的工作就变动了两次。先到某一个委员会里当了两个多月的公务员,为了那种生活过于不适合于自己的性情,而且长久做下去,前途将全埋葬在里边,才又离开了那里,过教书生活。如今,我比较有自己的时间了,盼望在这目前的一年中我能多多的看,多多的想,能够写出一点更有意义的东西来。

  当前可写的真是太多了;在这二十七篇短文中是连一隅或面也没有表现出来的,只写了社会的零零星星的某几点。不过,这几点,或竟是某一点,倘是值得注意的,那末这工作就不是多余的了。名为“发微”,也是这个意思。微,可解为精微或细微,说精微深到,见人所未见,我没能做到,只不过揭示出了一些别人或是不屑注意的地方,所以我是只取用第二义的。

  诚然,我没歌颂什么,而是指出了某些缺陷和黑暗,并打击了它们,也许这些文章使某些人头痛。把它们集结起来,是更使人不快意的事情。记得鲁迅先生好像说过这样的话,白血球应当和病菌一同死亡,它的存在便证明病症还待医治。我也希望我的短文和社会的疾病一同死亡,不敢存着丝毫偏爱。可是它存留了下来,所以这并不是我的喜欢,而是和别人同样感到难过的。固然,对于某些方面我是痛心疾首,对于某些方面我是作了无情的揭露。但我并不是说我是超出了这些以外,我明白这丑恶也是我的,仅为了我不愿讳病忌医,无论什么不名誉的疮疖我是坦白的呈现在大家的面前了。

  没有爱便没有憎,我供认我对这些丑恶是彻骨的痛恨,可是完全为了爱。秋郎先生在《骂人的艺术》的自序上说:“这集里面没有文学没有‘艺术’,也没有‘同情’,也没有‘爱’,更没有‘美’。里面有的,只是‘闲话’,‘絮语’,‘怒怨’,‘讥讽',‘丑陋’和各式各样的“笑声’。”我不能这末超脱,不敢说这是“文学”或“艺术”,也不说里面有什么“美”;固然是“闲话”,是“絮语”,其中也充满了“怒怨”和“讥讽”,然而这都是基于“爱”,基于“同情”,倘若没有“爱”也是没有“恨”的。我更不会不由衷的发出没有喜悦的“各式各样的“笑声”。

  我所以痛恨的丑恶,演化到今天的结果,一般的说来是加剧了,这是摆在面前的事实。把这里留下的过去的一点痕迹,拿出来和目前的一比,是谁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的。不过,我深信抗战熔炉中的净火是会净化一切,所有的丑恶会逐渐被烧化,被忘记的。

  在这已来到的一年中,虽不敢这末希望,我是暗祷祝着。因为迟早会实现的。

  一九四二,三,十四日,歇马场。

  (建中出版社1944年2月初版)


作者田仲济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