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抗战文化 > 〖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文学书系〗 > 内容正文

〖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文学书系〗死了却还活着
来源:选自《许杰散文选集》   2019-12-05 16:21:24

  鲁迅并没有死,因为他至今还活在人们的心里。

  讨厌鲁迅的人,与讨厌鲁迅的社会,据我所知道的,他们一直到了今日,还认为鲁迅是活着的。他们如果在那里看到鲁迅这两个字,或者听见这两个字的声音,从某人的嘴巴中滑了出来,他们的感觉,立刻会如同受了什么交感巫咒似的,觉得鲁迅还活在他们的前面,好像还给予他们以极大的不安,因而就讨厌、咒诅,甚至痛恨了他,而同时也就讨厌、咒诅,甚至痛恨印上这两个字的书报,或是滑出这两个声音的那一张嘴巴。鲁迅是应该抓起来关集中营或者简直应该枪毙的罪犯呀,他们这样想着,因而也就推论到写说这两个字的人们,也应该赶快把他们抓起来送集中营,坐监牢,或者甚至于枪毙了才是。

  是的,鲁迅是活着的,但活着在反对、讨厌、咒诅,甚至痛恨他的人们的心里。

  在敬爱鲁迅的青年的心坎中,自然,他也是活着的。他们在设法找寻他的书,偷偷的看着,又偷偷的在相互告诉,相互转借。他们要在他的著作中发掘到一些什么东西,学习些什么东西。

  偷看鲁迅的著作,几乎是犯禁的,但他们却用书本遮着偷偷的在桌底下看,在寝室的角落看,带着它到野外无人迹的地方坐在树下睏在草地上看。

  碰到鲁迅的周年祭,说是在学校开会,要得到校方的核准的,因而用了什么另外的联谊会或是欢迎会的名义,选定一个偏僻的教室,在那里点起几支蜡烛、儿盏桐油灯,就开起会来了。

  这虽则是在学校里,但学校也就是整个社会的缩影,这里面并不简单,固然有敬爱他的人,但也同样有讨厌他的人,而讨厌他的人和敬爱他的人,也正如现实社会里一样,他们也成了对垒,相互的疑忌。但是,我们可得注意,如果他们真的能够旗当鼓正的相互对垒,这也罢了。我们所感觉到遗憾的,却是讨厌他的人在表面上也要装着很同情很爱慕他似的,而在回过头来的时候却以为自己已经发现一个暗室,他将用各种方法,去证明他自己的功劳,用别人的犯罪当作自己的报销。而在敬爱他的一面呢,也晓得自己所占的地位,并不能取得怎样的上风,一一自然,这是指的现实的背景与势力,并不是我们所说的什么真理或是正义;因为在有些场合,真理与正义,是值不得几个钱的,一但仍然又兴奋又机警,在极紧张极严肃而又极愉快的心情中,进行他们的工作。

  他们觉得鲁迅还是活着的,他们要在极困难的环境下,表示对鲁迅的敬意。

  曾经有过这样的故事发生过,地点在什么地方,那可以不管。

  有一位想以学者的面貌来完成他那政治家的风度的政治家在一个大学的讲台上讲演,说是现在的青年思想的堕落,都是因为看多了鲁迅的著作的缘故,而青年思想的堕落,也就影响到社会风气的不良。他的理由是:“鲁者笨也,迅者速也,笨人想学快,这哪里行呢?”在这种地方,自然他还得表示一下自己的渊博,话一滑开去了,就也连带的举出了茅盾和巴金。他说:“至于茅盾,根本他的名字就是矛盾,而巴金的什么三部曲,又是幻灭,又是动摇,你看,这又怎能不教青年堕落?”对于茅盾巴金,我们承认他是吃了棒边柴。但对骂鲁迅的新发明,却应该认为比苏雪林那一位女将还要高明(?)——你写着这高明的两个字吧!是的,我想,这种骂法,总算别开生面,应该算是高明得多的。

  在有些人的心目中,最好是无论在什么地方,都不会看见鲁迅这两个字。无论是报纸也好,是杂志也好。如果是要人吧,他根本就不高兴看这些东西,在略一浏览的时候,如果给他发现到这两个字,那末,不管你说好说坏,一概加以反对。而还有一些人呢,譬如他是坐办公厅的,他除了签到,坐在办公桌上画圈圈以外,看看报纸之类,也算是一种消遣;但万一在这上面,碰到这两个碍眼的字样时,他立刻又可提笔做报告,这就是他的专门的工作。

  曾经有一个报纸,登载过一篇关于鲁迅的作品研究的文章。但只登了一天,下半段便被腰斩了。问问原因,说是接到了通知,不许续载。而编辑先生对于作者呢,则自行告罪,说是他的疏忽,没有把这两个字除去,如果没有这两个字印在上面,那末他们根本也就不看这些,倒也没有什么问题了。但这事并不简单,据说这报社的一位主编就因为这事而被找去问话了,说是为什么老是鲁迅鲁迅,刊登这些东西。当时这位主编回答,说这是种学术研究,并无什么思想问题。但对面的人却说,我不晓得鲁迅两字有什么可以研究的,总之,你以后不再登这些就是。事过以后,有人谈起这件事情,说是如果批判鲁迅,或是大骂鲁迅,替他们说话,难道也不许写?而这位主编,却倒说得痛快。除非你在题目上写明,论鲁迅是个王八蛋,那末一目了然,他们才能放心。不然的话,他们是同样不放心的。这就反映了痛恨鲁迅的人,只是奉旨痛恨而已,究竟鲁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该骂,该批判,甚至该枪毙的理由在那里,他们是不管的。我上文所说鲁者笨也的拆字先生的骂法,还比较是高明的,就是为此。

  鲁迅自己,是希望死了就算了的,但他却的确还活着。如果他真的死了也就算了,这倒也算罢了。但正因为他虽则死了,而却还有一部分被人误解的活着,被人如活着时一样的含糊的反对着、痛恨着,这倒是使我们伤心的事,而同时也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极大的悲哀。要是你真的了解他,而在你的立场非反对他不可,这倒也罢了。但他们却不肯这样做,奈何?

  我们将怎样使鲁迅不被人们误会、曲解甚至莫须有而活着呢,我们这一批活着的人们,却也不能没有责任吧!

  一九四四年

  (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


作者许杰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