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在杂志上,看到一篇标题《中华民族改造问题》的文章,既然为中华民族一分子,自然非常关心。果然,“开卷有益”,长了不少见识。
中华民族的衰落,据这位作者说,原因之一是由于“米麦分家”。
为什么米麦分家就影响民族的衰落呢?
古代中国成长于产麦之区,身体雄伟,精神饱满,到了文化中心南移以后,吃米的渐渐多了,麦类为蛋白质,容易消化,所以人民好动,容易求进取,而米饭淀粉甚多,吃多了就压迫胃部,易于偷安求静,粮食关系民族健康可说相当的大……
国为体质衰弱,进取之心就小,进取心既小,自私观念于是就发达……有人批评说:中国人的短处,在利已心太重,私人企业往往成功,国体企业往往失败。’这几句话可说一针见血,是有见之论”。
近来,研究这类问题的文章也不为少,但这类意见可算是最新奇独到的,不能不叫人佩服!
对于米麦的营养问题我不清楚,但我知道北方人至今还是不大吃米的,按说不会有过多的淀粉“压迫胃部”了,但为什么作者又说:“就民族的能力来说,从前北方民族体格个个高大而今,一代不如一代,体力渐渐衰弱”了呢?既然“粮食关系民族发展相当的大”,又为么文化中心由食麦的北方转移到食米的南方去了呢?作者没有说明,真是美中不足的憾事。
社会上的确有不大好动,偷安求静的人物,他们吃得肥胖胖的,也不大需要去动了,就是动,也必乘汽车,坐滑杆。至
于他们胃里装的什么,虽难以确知,但鸡鸭鱼肉和作者所说的米饭必定是有的。因而压迫他们胃部的已不只富于淀粉的米饭而已了。另外单靠米饭为生的人却不少,而且还“渐渐多了”起来,这批人在半天的牛马生活之后,往往坐在饭摊上,交出血汗挣来的法币,换两碗帽尔头充饥,老是吃了上顿愁下顿,天天过着半饥饿状态的生活。也许幸运来临,胃里能装满淀粉,甚至达到了压迫胃部的程度了。按照“米麦分家”原理,他们该“偷安求静”,经营私人企业成功了。但他们却“偷安求静”不得;也无私人企业足资经营,团体企业足资揩油。实在说,淀粉对于他们也是太容易消化了,就是天天为米饭奔跑,也还是混不饱肚皮,把生命保存着已经很不错了。能够说这些营养不足,体质衰弱的人,乞求保全自己的生命,就是自私观念太重吗?难道他们背的“罪名”还嫌不够吗?
不过,利已心太重的人是有的,应该说,这种人的本领也太高,他们不仅经营私人企业往往成功,而且惯会把团体企业甚至国家财库挖空,变成私人企业,不达目的是决不休止的。这种“进取心”也够大了。论本领通天;论体质,因营养优良,也是健壮(至少是肥胖),他们该是作者民族改造之理想的目标吧!(作者纪明)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