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抗战文化 > 〖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文学书系〗 > 内容正文

〖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文学书系〗妙哉,亡国论也
来源:原载1938年3月31日重庆《新民报·血潮》   2019-12-16 11:23:05

  前几天,开始取缔奇装异服与烫发,有论客立即跳出来,乘“前方吃紧,后方紧吃”之空隙,写文为“新生活”招魂曰:“不取缔可以亡国”,妙极了。其实还不算,更妙是他们引而伸之,谓四川有骄奢淫逸之风,乃受“下江人”的影响,似乎这样一丢,什么责任都丢掉了。我看,移罪于人,面子既不光彩,四川人也不见得就赞同。闭关自守,排外思想,应该“改朝换代”了。

  这种论客担心“世风日下”,其情可悯,其意可谅。唯独“抗战必败之流,”也闻风而动,扩而夸之,煞有介事的说:

  在欧洲紧急风云中,奥国被希特勒吞并了,这是法西斯集团的第二次胜利(第一次莫索里尼侵阿)。其道理的论据,认为维也纳是欧洲又一个骄奢淫逸的大本营,奥国人只晓得一天到晚讲穿讲吃,不如德国人能埋头苦干;正像梁启超笔下的朝鲜人,每天清早起来就只知道坐在门口抽烟吃茶,作无聊消遣,所以,亡了!

  历史真是这样的吗?扯淡。

  骄奢淫逸,当然坏事;埋头苦干,应该好极。但若谓此即“亡国主因”以及“强国要诀”,未免偏见,也可说荒谬,如稍具点社会科学常识的人,恐怕不会放这些黄腔。把一个国家的强弱归咎于社会风气,而忽视其政治经济体制的好坏,本末颠倒,舍实质谈皮毛,这种观察与分析自然就很肤浅。论客之中还有的在某种场合发表讲演,振振有辞的把阿比西尼亚败于意,和中国将会亡于日相提并论,这种逻辑,更是妙不可以酱油了。

  不是吗,“我国自与欧西通商以后,所谓舶来文化,载骄奢淫逸以俱来”,论客进而诅咒舶来文化了。前者谓四川充斥骄奢淫逸,是“下江人”带来的,后者谓中国充斥骄奢淫逸,是欧西带来的,两者均将弄的民弱国危。于是,他们主张复古运动,大讲四维八德,紫微星高照。不亡国,只此路一条。

  妙哉,亡国论也已矣!

  作者李华飞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