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不合理的事,真所谓比比皆然,“习非成是”,“积重难返”,如果在这种大环境里要把种种事态,一一改正过来,真是谈何容易!对于事物的评定及见解,又何独不然?关于这种事例,实属不胜枚举,现在且略谈二三事,藉作佐证:
(一)乌鸦和喜鹊
照普通的说法,乌鸦是对人报凶的,喜鹊是对人报喜的。所以人们听喜鹊叫,便觉得周身舒畅,以为有好事来临;听到乌鸦叫便会周身不自然,引起无限的愁闷;于是普通人们的心理,都喜欢喜鹊而厌恶乌鸦。固不论喜鹊和乌鸦的叫出声来,纯是动物必有的自然表现,根本与人类的祸福无关,便是承认有的话,也不应该对喜鹊和乌鸦,特别有此好恶。进一步说,我们还得尊重乌鸦,才是道理。因为乌鸦能对人们的灾祸,预下警告,好让人们有所警惕,防备,这有如人们的诤友和畏友,是最忠实不过的。至对于喜鹊我们又何必表示一种欢欣?假使本有好事来临的话,便不必一定要喜鹊报喜!然而人们往往是喜欢锦上添花,受人奉承的,至于苦口的良药,明明知道可以起死回生,却病延年,倒有些怕吃。甚至听信庸医的说话,拒绝了苦口的良药,误服有甜味而可以快意于一时的毒剂,以致丧失生命。然而乌鸦是不会没有的,如果世界上充满了喜鹊,而独缺乌鸦、则将不成其为世界了。
(二)灯蛾和螳螂
灯蛾是在黑暗中活动而喜欢趋集光明的小动物。因飞扑灯火,常自焚其身,以致死灭。为求光明而死,本是最伟大不过的,但有些人却常以“自不量力”和“不识时务”等等字眼作为讥笑和批评他人的比喻,所谓“飞蛾扑火”便是。
和这种事件相类似的,还有所谓“螳臂挡车”。螳螂也是细小的动物,在车轮碾毙它的一刹那以前,仍挥它那双如大刀般的前足,抵拒车轮的雷霆万钧之力,这是何等果敢的行为!但有些人却讥笑为“不知利害”的蠢货。
中国传统的处世哲学,是“识时务者为俊杰”,要能“见风使帆”,这本不算坏,成为问题的,便是在所“识”的“时务”和所“见”的“风”,应该加以审辨和研考。如果不顾是非,只讲利害;只尚浅见,不加深究;则冤屈人家的事,未免太多,灯蛾和螳螂,便是好榜样。谁还愿意做汹涌狂澜的中流砥柱?于是“顺水推舟”,便成为传统的风尚了!中国人在世界上,是以聪明见称的,像灯蛾和螳螂般的事例,虽然历史上并不是没有,但终觉得这种做法,未免太傻,“不足为训”!然而聪明的人太多,据说也不是好现象,诚所谓“非党国之福”!尤其在这抗战的时期!
(三)蝼蛄和蚯蚓
蝼蛄是夏季活跃的动物,有翼能飞,而穴居于地面阴湿的处所,常与蚯蚓为邻,昼伏不出,晚间常飞翔于灯火之旁;并能发出粗笨率直的鸣声,当它晚间仍穴居的时候。但是照普通人的见解,当蝼蛄鸣时,却硬指蚯蚓唱歌,弄得张冠李戴。我乡间的童谣,便有“蚯蚓唱歌,唱到大哥”的话头。当童年时代,随着祖母,在夏晚纳凉,常听到这种粗笨而率直的歌声,向她发问时,也总是回说蚯蚓在唱歌。但我在那时,便已发生怀疑,因知蚯蚓一名曲嬗,是一种没头没脑而由无数环节构成的下等蠕形动物,它能唱歌的话,究从何处发出声响呢?后来入学读书,读到礼记月令篇:“是月也,蝼蛄鸣”,经先生的讲解,才恍然大悟,夏晚的蚯蚓唱歌,原来是蝼蛄鸣声。特地将这件事告诉祖母,祖母当时也很高兴。及今言之,这种张冠李戴的传说,不禁要为蝼蛄叫屈。
时代的车轮,虽不断地前进着,蝼蛄每逢夏晚,依然是发出它始终不变的粗笨而又率直的鸣声,普通的人们,也始终是指为蚯蚓在唱歌,蝼蛄却不能声诉说:“朋友,不要弄错了,蚯蚓兄并不会唱歌,是我在哼着这个怪难听的调调儿”。然而无声无息,毫无关系的蚯蚓,却无意中获得会唱歌的名誉,并且已流传了很久!不过,话又得说回来,天下的事情,像这一类的,也不在少数,又何必斤斤于替蝼蛄鸣不平呢。
作者吴明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