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抗战文化 > 〖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文学书系〗 > 内容正文

〖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文学书系〗广告及其他
来源:原载1942年12月22日《新华日报》   2019-12-18 16:55:24

  乡下住得太久了,进城时,真有点刘姥姥进大观园目迷五色的感觉,似乎什么都很新奇,什么都值得欣赏。感谢上帝,一切这样的繁荣和热闹。商店里装点得那样富丽堂皇,炫人眼目;洋化了的吹鼓手,在不动感情的吹奏着进行曲;扩声器唱着《何日君再来》的调子。一幅幅的布招告诉人们,这里在举行冬季的倾销,拍卖,廉价,牺牲……等而下之的小摊贩,拉着嘶哑的喉咙,涨红了脸孔喊着“再要公道买不到……。”转过一条街,依然是廉价,牺牲,拍卖。似乎人间最高贵的自我牺牲的精神和诚恳的正义与公道全集中在这里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聪明的生意人学会了这种廉价、倾销的本领,他们在九折,八折的口号下面,冷静的敲着加二、加三的算盘;在货真价实的广告掩盖下,贩售着劣质的膺品。上当的次数多了,购买者自然不会像过去这样的热心。聪明人又绞着心思更换了新鲜的花样。于是,扩声器里响出《何日君再来》,金钱雇来的助威的吹鼓声,在这种软绵绵的音乐里,说不定会有人飘飘然的走进店来。

  经验容易把人教得聪明,对于这些可疑的勾当,我总先存点戒心。因为跟从在欺骗与吹嘘后面,往往是鬼蜮的心胸和审缜的阴谋,正如罪恶在镀金后也可以炫人眼目一样。谁如果把广告,吹嘘当真,那是不折不扣的大傻瓜。虽然传统的中庸之道,使我不愿去戳穿这些纸糊的面具,但总始终保持着“心照不宣”的态度。

  纸糊的面具,总有被戳穿的时候,欺骗者的谎言,会产生教聪明了“别人”的后果,对于清醒的人,一切空有的吹噓,动人的谎语,吹鼓手们的摇旗呐喊是不能使他们满足的,他们需要的是“拿出货色来”。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