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俗谚叫做:“看三国掉眼泪,替古人担忧”。看而至于掉泪,是可见感人之深了。艺术原是一种传染,它可以叫人一同笑,一同哭,一同悲哀,一同欢跃。
替古人担忧,也许是一种愚蠢的事,但所以掉眼泪的原故,怕还是由于唤起了同情,使他置身其中一样的感觉着了。这里倒不想谈艺术鉴赏的问题。
使我想起来的是:那天在山东省立剧院看歌剧《岳飞》的事情,演到万俟呙审岳飞父子的时候,台下观众就有人朗声痛哭了起来,如果不是劝止,恐怕一时还难抑止那沉痛的悲哀。而且那天的观众为那阴惨凄厉的景象所感动的怕不止一个吧。
但是,这悲哀是个人的悲哀么?我想应该不是的,那演剧的节目单上明明写着民族悲剧。是的,这是民族的悲哀,由这悲哀所唤起的,应该也不止于是个人的悲哀了。
不是么?岳飞正在大破朱仙镇,直捣黄龙的时候,秦桧倡主和之议,以十二道金牌,三道伪旨召回岳飞,而加以谋叛的罪名杀害了。
这里就存在两个冲突,一个是坚持抗战,一个是主张妥协投降的。秦桧的阴谋胜利了,他必然为了他的主子而屠杀忠勇的战士,必然加紧压迫民众,必然的造成凄惨恐怖的局面。正如剧作者所说的,岳飞是代表着抗战的统一物的,而当主和派胜利的时候,这统一物是必然要遭受到惨酷的屠杀。
作者非常强烈的表现着这主题,在全剧中,没有一个金人,而这里所表现的敌对物是主和者与主战者。
而使人哭泣的,唤起人以同感的,令人有如置身其中的感觉,不仅是那阴惨的景象,而是阴惨景象所透过的“现实”感。
在万俟呙的背后有敌人,有秦桧,有主和者的一群……,在岳飞父子的背后是民众,是民族抗战的统一物……。由于后者被阴谋所毒害了,前者在执行着敌人的意旨了,箕豆相煎的悲剧,奴隶的命运……,凡这些,透过了那阴惨的景象,而在观者的脑子里活动着了。
因为历史教训着,大宋的命运已经由秦桧的手断送了,妥协投降是绝对灭亡的道路。
所以我想,“掉眼泪”之故,实在并非“替古人担忧,"倒是常常有“设身处地”的想法的。
二月尾,一九四〇
作者罗荪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